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重大科技兴渔项目(A200601A01)

作品数:4 被引量:63H指数:4
相关作者:曹煜成文国樑李卓佳刘孝竹李奕雯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兴渔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微藻
  • 2篇对虾
  • 2篇养殖
  • 2篇优势种
  • 2篇颤藻
  • 1篇氮磷
  • 1篇氮磷比
  • 1篇氮磷水平
  • 1篇氮磷吸收
  • 1篇低盐
  • 1篇低盐度
  • 1篇地衣
  • 1篇地衣芽孢杆菌
  • 1篇对虾养殖
  • 1篇多样性
  • 1篇新月菱形藻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盐度
  • 1篇养殖池

机构

  • 5篇广东海洋大学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5篇李卓佳
  • 4篇文国樑
  • 4篇曹煜成
  • 3篇李奕雯
  • 2篇刘孝竹
  • 1篇陈素文
  • 1篇王少沛

传媒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南方水产

年份

  • 4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对虾养殖环境中浮游微藻、细菌及水质的关系被引量:11
2009年
近十几年来,水产养殖迅速发展,对虾养殖已成为我国许多地方重要的经济产业,并随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出口的增加而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高密度养殖下的残余饵料及水产动物的排泄物易造成水质恶化、细菌孳生,增加了养殖对虾病害发生的机会。使用大量化学药物防治病害的效果不明显,并增加病菌的耐药性,
李卓佳李奕雯曹煜成文国樑
关键词:对虾养殖水环境细菌水质
两种微藻在不同氮磷水平下生长及氮磷吸收的比较
为探讨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和绿色颤藻(Oscillatoria chlorine)在不同氮磷水平下的生长及对营养盐的吸收利用情况。本实验以硝酸氨(NHNO3)为氮源,磷酸二氢钾(KH2P...
李奕雯李卓佳曹煜成文国樑
关键词:氮磷比
文献传递
地衣芽孢杆菌与3种微藻生长的相互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为弄清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有益菌——地衣芽孢杆菌和3种常见的浮游微藻的相互关系,本文采用陈海水配制的无机培养液和对虾养殖池水,分别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对微绿球藻、隐藻和颤藻的影响以及这几种微藻对地衣芽孢杆菌的反作用。以通径分析法分析微绿球藻、隐藻和地衣芽孢杆菌对颤藻直接和间接影响力的大小。结果发现,地衣芽孢杆菌对微绿球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隐藻的促进作用明显,而对颤藻的作用效果不明显;在与微绿球藻和隐藻混合培养时,地衣芽孢杆菌生长正常,仅在藻细胞密度较大时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在与颤藻混合培养时,地衣芽孢杆菌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通径分析结果发现,地衣芽孢杆菌与微绿球藻协同对颤藻产生抑制作用,而隐藻对颤藻的作用较弱。
李卓佳王少沛曹煜成陈素文文国樑
关键词:地衣芽孢杆菌微绿球藻隐藻颤藻
珠江三角洲低盐度虾池秋冬季浮游微藻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2007年9月—2008年1月,对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4口凡纳滨对虾低养殖池塘水体浮游微藻进行定期连续采样,分析了群落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共检出浮游微藻113种,其中绿藻55种,蓝藻21种,硅藻和裸藻各15种,隐藻和甲藻各3种,金藻1种。优势种有8种,主要为蓝藻门种类,有圆胞束球藻(Coelosphaerium naegelianum)、绿色颤藻(Oscillatoria chlorine)、假鱼腥藻(Pseudoanabaena sp.)、卷曲螺旋藻(Spirulina spirulinoides)、拟短形颤藻(Oscillatoria subbrevis)和粘连色球藻(Chroococcus cohaerens),其次还有硅藻门的角毛藻(Chaetoceros sp.)和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养殖早期浮游微藻个体数量介于7.9×105~6.2×107ind·L-1之间,生物量0.05~2.9mg·L-1,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02~2.68;养殖中后期浮游微藻个体数量介于37.2×107~2.1×109ind·L-1之间,生物量11.6~502.9mg·L-1,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39~3.36。浮游藻类的种类、个体数量、生物量及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养殖前期低后期高的变化规律。
刘孝竹李卓佳曹煜成文国樑李奕雯
关键词:微藻优势种多样性
低盐度养殖池塘常见浮游微藻的种类组成、数量及优势种群变动被引量:38
2009年
于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在广东珠海地区对低盐度养殖虾池水体的浮游微藻进行全程周期性调查分析。结果共检出常见浮游微藻5门31属49种,其中绿藻13属22种,蓝藻9属16种,硅藻6属8种,裸藻2属2种,隐藻1属1种。优势种有13种,主要是蓝藻,有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圆胞束球藻(Coe-losphaerium naegelianum)、卷曲螺旋藻(Spirulina spirulinoides)、假鱼腥藻(Pseudoanabaena sp.)、绿色颤藻(Os-cillatoria chlorine)、拟短形颤藻(Oscillatoria subbrevis)、粘连色球藻(Chroococcus cohaerens)、点状平裂藻(Mer-ismopedia punctata)和针状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 aciculari)。其次是绿藻和硅藻,有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多粒衣藻(Chlamydomonas.multgranulis)、角毛藻(Chaetoceros sp.)和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低盐度虾池养殖周期浮游微藻细胞数量为0.1×107~209.2×107ind.L-1,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5~3.2。浮游藻类的种类数、数量及多样性指数总体表现为养殖前期低后期高的特征。
刘孝竹李卓佳曹煜成文国樑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微藻优势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