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78040)
- 作品数:14 被引量:67H指数:5
- 相关作者:王荣辉邹锦华魏德敏黄娟黄永辉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刚性悬索加劲钢桁梁桥特殊节点模型试验被引量:23
- 2008年
- 为研究刚性悬索加劲钢桁梁桥刚性悬索与桁梁上弦杆的连接处特殊节点的力学行为,结合东莞市东江大桥,采用1∶2的几何缩尺比例,对其特殊节点S25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并进行了详细的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节点区域最大应力在材料的设计容许应力范围内,从而验证了节点设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试验结果对东莞市东江大桥的建设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工程节点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 谭明鹤王荣辉黄永辉谷利雄
- 关键词:桥梁工程模型试验有限元分析刚性悬索
- 新型轻轨车辆钢套橡胶轮轮缘大变形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基于橡胶大变形增量本构方程,构造了一个能较好地反映轮缘几何大变形特征的T.L.格式曲壳块体单元.在此基础上,根据Hertz弹性理论计算出轮缘接触面应力,由接触应力作为外荷载,进行钢套橡胶轮轮缘的大变形分析.通过在轴重荷载作用下的算例分析及小比例模型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邹锦华王荣辉魏德敏
- 关键词:橡胶大变形本构关系
- 考虑锈蚀影响的拉索状态UL列式分析法被引量:3
- 2008年
- 针对拉索在服役期间经常出现的钢丝锈蚀及索力松弛病害现象,通过求解拉索微分方程边值问题及讨论索的收敛迭代解,引入Lemaitre的疲劳损伤应变等价原理和几何损伤理论,提出了在工程中拉索的锈蚀程度可通过适当折减拉索材料的弹性模量来表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计入拉索锈蚀和索力松弛影响的拉索状态UL列式分析方法,并成功运用到实际工程的拉索状态分析中。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拉索的锈蚀和索力松弛在服役期间拉索结构状态分析中不容忽视。所提供的方法,考虑了拉索锈蚀及索力松弛病害影响,为大跨度斜拉桥服役期间拉索状态较为精确的非线性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
- 黄娟王荣辉
- 关键词:桥梁工程UL列式斜拉索锈蚀
- 索受外激励作用下索拱结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研究索拱结构中索受外激励作用下索拱之间非线性动力学问题.利用已建立的索拱结构非线性动力学耦合面内运动微分方程,采用Galerkin方法把索拱结构的面内运动方程进行离散,然后利用多尺度法对离散的运动方程进行摄动得到索主共振情况下的平均方程,研究在索受到外激励作用下索振动对拱的振动产生的影响,同时对索拱结构内共振时的稳定、分叉及混沌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索某阶频率与拱某阶频率接近时可能出现内共振现象,能量在索拱之间相互传递,原本静止的拱也可能出现共振现象,共振频域区间内索拱振动将出现跳跃、分叉及混沌等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 吕建根赵跃宇王荣辉
- 关键词:索拱结构非线性动力学混沌
- 一种求解弹性地基上矩形薄板弯曲问题的高精度单元
- 2006年
- 从Winkler弹性地基模型出发,以单位宽纵横向有限条带为位移模式,建立矩形薄板单元总势能泛函,由最小势能原理导出刚度方程。此单元有12个自由度,满足单元边界导数的连续性,并可直接得到单元显式刚度矩阵。数值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自由度少,计算精度高,可用于Winkler弹性地基板的计算分析。
- 邹锦华魏德敏王荣辉
- 关键词:矩形薄板
- 车辆/轨道系统动力相互作用模型及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分析了轨道交通中车辆与轨道结构动态相互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车辆与轨道结构系统动力相互作用方程;研制了一种1∶20的缩尺铁道车辆轨道系统模型,进行车辆模型的运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车辆和轨道系统的动力学性能指标计算值与试验值大体接近,试验结果能反映车辆和轨道系统的设计计算情况.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文计算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 邹锦华王荣辉魏德敏
- 关键词:模型试验
- 橡胶浮置板式轨道结构竖向振动分析模型被引量:3
- 2009年
- 应用轨道段组合单元,建立了能反映橡胶浮置板式轨道结构竖向振动特性的动力分析模型。在模型中,钢轨模拟为连续弹性支承的Euler梁;浮置板视为弹性薄板,用有限元法中的纵横向有限条带单元进行离散;钢轨扣件及橡胶支座模拟为线性弹簧和阻尼。基于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和形成系统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建立了地铁列车-橡胶浮置板式轨道竖向振动方程,并对车辆和轨道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地铁列车通过广州地铁二号线橡胶浮置板式轨道时,轮重减载率最大值为0.597,车体竖向振动加速度最大值为0.846 m.s^-2,浮置板式轨道系统的隔振效率为20%~27%,因此,车辆-轨道结构竖向振动分析模型能够准确描述地铁车辆和橡胶浮置板式轨道结构间的动力特性。
- 邹锦华姜海波夏晓舟
- 关键词:竖向振动
- 新型轻轨列车轮轨接触的数值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对于采用钢套橡胶轮的新型轻轨列车,其轮轨之间的力学行为有别于钢轮-钢轨、汽车轮胎-地面的力学行为。运用Ansys有限元程序,采用柔-刚面接触单元,模拟新型车轮与刚性钢轨之间的接触问题,分析轮缘橡胶的变形规律,建立橡胶变形与作用荷载之间的函数关系。引入等效刚度系数,将轮缘橡胶等效为三向弹簧,简化新型轻轨列车系统的力学模型。
- 饶瑞邹锦华池春
- 城市轨道交通连续刚构桥车桥耦合动力分析被引量:6
- 2006年
- 采用23个自由度的多刚体车辆动力分析模型、空间梁单元模拟桥梁结构,据位移协调原理,建立了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四跨变截面连续刚构特大桥沙湾大桥车桥耦合时变动力分析模型,并将轨道的竖向不平顺和方向不平顺作为系统的激振源,编制程序计算地铁列车通过时的车桥耦合振动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在地铁列车常用编组和运营条件下,车辆与桥梁的振动响应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而缓慢增大;列车舒适性与安全性各项指标均能满足要求;桥梁具有足够的竖向刚度与横向刚度,所得结果可供设计参考。
- 邹锦华王荣辉魏德敏
- 关键词:轨道交通刚构桥时变系统
- 橡胶浮置板无砟轨道过渡段动力学性能分析被引量:13
- 2010年
- 无砟轨道过渡段刚度不连续,导致车辆和轨道结构系统动力学响应差别很大。针对这种情况,采用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耦合模型分析方法,研究了设置橡胶浮置板无砟轨道过渡段对地铁车辆和轨道结构的动力学响应。算例结果表明,橡胶浮置板轨道过渡段的设置对地铁车辆和轨道系统产生较好的低动力响应,且使得轨面动位移变化平缓,同时降低了车体的振动加速度。
- 邹锦华王荣辉魏德敏
- 关键词:无砟轨道过渡段动力学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