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1SSXT102)

作品数:7 被引量:50H指数:4
相关作者:李涛邬志辉李茜邓泽军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纽约州立大学成都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社会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异地高考
  • 3篇高考
  • 2篇教育
  • 1篇底层关怀
  • 1篇学社
  • 1篇学术
  • 1篇学术批评
  • 1篇意大利共产党
  • 1篇议题
  • 1篇元概念
  • 1篇哲学社会
  • 1篇哲学社会科学
  • 1篇政治
  • 1篇政治社会
  • 1篇政治社会学
  • 1篇中国梦
  • 1篇中国哲学社会...
  • 1篇社会
  • 1篇社会科学
  • 1篇庶民

机构

  • 7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成都大学
  • 1篇纽约州立大学

作者

  • 7篇李涛
  • 4篇邬志辉
  • 1篇邓泽军
  • 1篇李茜

传媒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教育发展研究
  • 1篇江淮论坛
  • 1篇人文杂志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国“异地高考”政策开放的深层困局被引量:8
2013年
要求"异地高考"彻底开放的公共议题已在我国社会公众中产生了巨大冲击,但推进"异地高考"改革却步履维艰。具体来说,我国十年来有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的客观演进加剧了"异地高考"彻底放开的紧迫性,但我国区域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现状和高校财政供给关系则导致"异地高考"公共政策彻底开放困难重重,社会公众和各级政府内部不同利益诉求的分化也更进一步加剧了"异地高考"问题实质性破解的难度。因此,在疏通我国民间公共治理渠道的基础上加快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实现二者之间沟通的同步性与理解的有效性,几乎成为破解我国"异地高考"难题的唯一解决办法。
李涛邬志辉李茜
关键词:异地高考教育资源财政供给利益分化
再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风规范中的几项议题——兼对韩彩英教授、庞晓光副教授的回应被引量:1
2013年
我们合作撰写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风规范议题三论——问学于李醒民教授》[1](以下简称《三论》)一文自2012年第1期发表于《学术界》以后,陆续或公开或私下收到诸多学界朋友们的反馈意见,这些褒贬不一的反馈性意见无疑对于笔者进一步深入思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系列议题具有积极意义。在这些反馈性的意见中,韩彩英教授所撰《反对学术虚无主义——驳李涛和邬志辉的"不可断然拒绝‘平庸’论"》[2](以下简称"韩文")、庞晓光副教授所撰《也谈"学术"与"平庸"——与〈三论〉作者商榷》[3](以下简称"庞文")较具有代表性,两位学者在与笔者的商榷论文中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笔者在此深表谢意。但二位对《三论》的误读部分,笔者则有必要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什么样的学术批评""学术为什么不可‘断然’拒绝平庸的背后理据""重申学界‘无中心’和‘祛导向’的立论基点是‘方法论’层面绝非‘本体论’层面"三个维度来予以解释,并进一步推动该命题的深入思考。
李涛邬志辉
关键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批评平庸无中心
中国实施“异地高考”政策后亟待预防的三重风险被引量:10
2013年
中国"异地高考"公共政策议题的复杂性体现在利益群体主体分化的复杂性、利益诉求目标层次的复杂性、教育公平理论套用的复杂性、社会客观趋势判断的复杂性、道义责难与事实破解二元悖离的复杂性等方面,全面厘清这些复杂性需要对中国"异地高考"公共政策彻底放开或有限度放开之后的风险予以考虑,这种理性化的考虑是为更合理的异地高考公共政策的精细化设计而生,而非拒绝放开异地高考公共政策的天然借口。
李涛邬志辉
关键词:异地高考公共政策
中国“异地高考”公共政策议题争论的背后:一种政治社会学的分析被引量:19
2013年
"异地高考"公共政策议题成为2012年至今中国公共生活的话语热点,其背后具有复杂的生成缘由和发展逻辑。身处不同利益群体中的中国家长都纷纷打出"教育公平"的话语旗号,以完成对自我个体利益追逐的神圣化包装。但运用教育公平话语来期盼达到异地高考问题的各方满意性解决实则困难,因为其背后深层的公平观很难达成一致。要理解这种公平观难以达成一致的缘由就必须超越异地高考命题本身,去理解政策设计中针对该议题容易忽视的几项政治社会学发生根源,如底层政策设计的模糊、个体化中国社会的兴起、农村教育的政策误区以及"文凭中国"、"本科出生论"的思想共谋等等,从而为异地高考公共政策精细化设计提供另一条治本思路。
李涛邬志辉
关键词:异地高考教育公平政治社会学
“中国梦”的真正形塑:转向“底层”关怀的思想逻辑与理论表达被引量:14
2013年
"中国梦"要有持续的社会生命力就注定需要"接地气",从而不只是作为"形而上"的国家主义梦想表达而恢弘荣光,更重要的是与作为"形而下"存在的普通群体与个体同呼吸共命运,真正"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高度警惕因为社会底层发声的"无力"、"无效"、"无能"而被隐匿地置换为精英们的"梦想秀"。基于中国社会底层在实现中国梦现实"可能性"和潜在"可行性"方面的困难度最大的事实,在引入"相对底层"和"绝对底层"分析概念的基础上,以"工人"和"农民"为中心展开中国底层百年阶层结构变迁的讨论与解释,希冀将"中国梦"引入到一个核心观念塑造之中,即"中国梦"真正实现与否的现实主体和衡量标准在社会底层。同时,要想进入到真正"中国梦"的核心讨论区间,其办法绝不能只停留在宏大叙事与理论高调的抽象思考之中,还需要下落到对底层具体梦想实现的微观深层研究之中,而这甚至是"中国梦"能否真正实现的更重要因素。
李涛
关键词:中国梦农民
作为“庶民研究”传统的元概念:理解葛兰西的“subaltern”
2014年
庶民研究传统的底层思考肇始于作为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安东尼奥·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一书中,葛兰西使用了subaltern一词,该词意指“属下”和“下层”,中文学术世界一般将该词翻译为“庶民”或者“底层”。
李涛
关键词:庶民元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
国际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发展脉络、治理模式与决策参考被引量:2
2012年
全球化时代的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是当今大多数国家在进行宏观教育政策设计时所必须面对和回应的核心困惑,由此所催生的以城乡二元融合为焦点的教育公平政策设计问题事实上已成为了制约国际社会人力资本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要突围这些历史性与制度性藩篱,就必须从"世界教育公平史"与"全球化教育公共治理"的政治哲学路径出发,厘清国际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的整体历史嬗迁脉络,探索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治理结构中的不同国家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同治理模式与特征,进而为总体处于治理低态阶段的中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提供必要的国际决策参考。
李涛邓泽军
关键词:发展脉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