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2009K12-01)

作品数:13 被引量:137H指数:4
相关作者:景桂霞吕毅霍雄伟丁晓英高燕凤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细胞
  • 3篇肺癌
  • 2篇蛋白
  • 2篇真核
  • 2篇真核表达
  • 2篇体型
  • 2篇肿瘤
  • 2篇小细胞
  • 2篇裸鼠
  • 2篇核表达
  • 2篇非小细胞
  • 1篇蛋白表达
  • 1篇蛋白激酶
  • 1篇地佐辛
  • 1篇凋亡
  • 1篇毒效
  • 1篇移植瘤
  • 1篇义齿
  • 1篇应激反应
  • 1篇躁动

机构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高新医院
  • 1篇西安医学院

作者

  • 3篇饶国洲
  • 3篇铁茹
  • 3篇曲萍
  • 3篇陈宝莹
  • 3篇于军
  • 3篇景娟
  • 2篇张光运
  • 2篇曹玉红
  • 2篇谷仲平
  • 2篇胡浩
  • 1篇高燕凤
  • 1篇魏龙晓
  • 1篇丁晓英
  • 1篇洪毅
  • 1篇钱新宏
  • 1篇霍雄伟
  • 1篇丁翠玲
  • 1篇袁伟
  • 1篇娄鸣
  • 1篇曹义战

传媒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四环素严紧控制的真核表达系统
2011年
目的构建一种严紧调控的表达系统,用于在真核细胞内表达外源性兴趣基因。方法融合四环素诱导元件、人工细菌染色体(BAC)以及Gateway技术,建立了一种新的表达体系。并且将该体系进行了测试。结果兴趣基因编码的β-catenin-ERα融合蛋白经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和Western杂交分析,其表达被四环素或强力霉素严紧控制,在表达载体pE11-IGR-β-catenin-ERα中,EGFP的表达量恒定,可以作为流式细胞术有效的筛选标记。结论该系统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用于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外源性兴趣基因,并且实现严紧的表达调控。
铁茹陈宝莹曲萍戚朦杨东海于军
关键词:细菌人工染色体四环素强力霉素
人β-防御素4基因在HEK293细胞中的转染表达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人β-防御素4(humanβ-defensin 4,HBD 4)对多种病原菌有杀伤作用。HBD4的自然表达水平极低,体外获得难度较大且价格昂贵。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重组的HBD4成为研究的焦点。文中旨在构建HBD4真核表达载体,探讨真核细胞表达HBD4的可行性。方法用PCR法从已构建的重组克隆载体pMD18-T/HBD4中扩增出HBD4全长编码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2,构建pEGFP-N2/HBD4重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pEGFP-N2/HBD4导入HEK293细胞,采用RT-PCR、荧光显微镜、Western blot检测HBD4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并对表达的HBD4进行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结果构建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2/HBD4,经酶切鉴定、测序,证实插入的序列与Genebank中的HBD4基因序列完全相同。将pEGFP-N2/HBD4转染HEK293细胞,在转染细胞检测到HBD4mRNA表达。荧光显微镜下可在细胞膜及细胞质中观察到绿色荧光。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在pEGFP-N2/HBD4转染的HEK293细胞及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了HBD4蛋白的表达。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证实表达的HBD4蛋白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结论成功构建了HBD4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HEK293细胞中表达出具有抗菌活性的HBD4多肽。
曹玉红成胜权张光运钱新宏李如英丁翠玲
关键词:基因克隆真核表达载体基因转染
聚维酮碘对全口金属基板式义齿消毒效果的监测分析
2014年
目的为规范口腔诊疗操作行为,有效预防与控制口腔医疗感染,监测聚维酮碘浸泡法对全口金属基板式义齿的消毒效果。方法 2012年1-12月随机选取日常技工室制作的全口金属基板式义齿(上颌)30件,用1 000~2 000mg/L聚维酮碘浸泡全口金属基板式义齿3min,于义齿佩戴时消毒前与消毒后,分别进行采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 30件全口金属基板式义齿消毒前每件义齿菌落数范围为16~51CFU/件,均值为(31.07±10.97)CFU/件,消毒后细菌未检出;共培养出病原菌932株,其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59株、大肠埃希菌25株、肺炎克雷伯菌22株、铜绿假单胞菌12株,检出率为6.33%、2.68%、2.36%、1.29%,其余均为非致病菌;检出的病原菌分为5大类,革兰阴性杆菌占53.86%,革兰阳性球菌占40.56%,革兰阴性球菌占4.51%,革兰阳性杆菌占0.75%,真菌占0.32%。结论聚维酮碘浸泡法对全口金属基板式义齿表面的消毒方法达到临床消毒灭菌的要求,可有效控制义齿戴入前的潜在细菌污染,保证了医院和患者的医疗安全。
景娟晋兴饶国洲耶小伟洪毅曹义战
关键词:聚维酮碘消毒监测分析
人β防御素4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凋亡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人β防御素4(HBD4)对神经母细胞瘤(NB)细胞的杀伤作用,探讨HBD4对NB细胞增殖、凋亡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BD4作用于NB细胞,根据HBD4终浓度将NB细胞分为A、B、C 3组,浓度分别为5、10、20mg·L-1;HBD4作用时间分别为12、24、48h。噻唑蓝(MTT)法测定HBD4对NB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BD4作用于NB细胞后细胞凋亡情况;分光光度法检测HBD4对NB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检测结果:NB细胞抑制率均随HBD4浓度的升高而升高(P<0.01),随HBD4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1),提示HBD4对NB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A、B、C三组NB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三组NB细胞凋亡率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随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呈增高趋势;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显示:A、B、C三组NB细胞Caspase-3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三组NB细胞Caspase-3含量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随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Caspase-3含量呈增高趋势。结论HBD4对NB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HBD4可诱导NB细胞凋亡;HBD4可能是通过激活Caspase-3诱导NB细胞凋亡。
曹玉红张静怡张光运曹艳华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CASPASE-3细胞凋亡
survivin和bcl-2双基因敲减对人舌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survivin和bcl-2单基因与双基因敲减后对舌癌裸鼠移植瘤成瘤性的影响。方法:将筛选含有转染survivin siRNA-Tca8113;bcl-2siRNA-Tca8113;survivin/bcl-2siRNATca8113;Negative-siRNA-Tca8113细胞及未转染的Tca8113细胞分组进行培养,细胞数调成1×10~7细胞/ml接种于裸鼠左后肢股部,以无菌生理盐水做阴性对照,隔日观察裸鼠肿瘤发生情况,并测量肿瘤大小、体积。接种5周后处死并测量肿瘤体积大小、比较抑制结果及肿瘤组织切片HE染色病理分析。结果:肿瘤形成率显示空白对照、Lipofectamine和Negative-siRNA三组的裸鼠成瘤率100%,生长速度快、瘤体大;单基因敲减组(bcl-2siRNA、survivin siRNA)和双基因敲减组(survivin/bcl-2siRNA)瘤体较空白对照组小,生长速度慢;双基因敲减组成瘤率低(66.6%),注射生理盐水的阴性对照组接种后未出现肿瘤。肿瘤生长曲线显示空白对照、Lipofectamine、Negative-siRNA三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单基因敲减和双基因敲减组,而双基因敲减组不仅成瘤延长,而且生长速度明显慢于单基因敲减组。肿瘤抑制率显示双基因敲减(84.5%)明显高于单基因敲减(67.6%和69.8%,P<0.05);肿瘤组织HE染色镜下可见:空白对照、Lipofectamine、Negative-siRNA组肿瘤呈浸润性生长,有大片坏死区,survivin和bcl-2基因敲减后的肿瘤组织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未见明显浸润现象,肿瘤组织坏死区较少。结论:survivin和bcl-2基因敲减能有效抑制裸鼠移植瘤成瘤性,双基因敲减对裸鼠移植瘤抑制作用强于单基因敲减。
饶国洲娄鸣景娟牛洁
关键词:舌肿瘤肿瘤
131I-AS联合rAAV2/5-sTRAIL治疗荷A549肺癌裸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采用~(131)I标记特异性的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AS,同时构建rAAV2/5-sTRAIL载体,研究~(131)I-AS联合rAAV2/5-sTRAIL对荷A549肺癌裸鼠的治疗作用。方法从人新鲜血浆中分离AS,并...
袁梦晖魏龙晓徐海峰周润锁杨健王亚婷
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的118例未经治疗的OSCC患者(OSCC组),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证实。同时收集健康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S-300)对空腹ALP的活性进行评价,分析ALP水平与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26.3%(31/118)的OSCC患者出现ALP水平升高。OSCC组平均AL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85,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的血清平均ALP水平较Ⅰ~Ⅱ期明显升高,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血清平均ALP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LP在OSCC中表达增高,且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
陈鑫饶国洲牛洁刘亚东景娟
关键词:碱性磷酸酶口腔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
地佐辛术前给药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和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58
2014年
目的观察地佐辛术前给药对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男48例,女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每组20例。A组:术前30min静注地佐辛10mg,术毕缝皮时给予生理盐水2ml;B组:术前30min给予生理盐水2ml,术毕缝皮时静注地佐辛10mg;C组:术前30min给予生理盐水2ml,术毕缝皮时静注芬太尼0.1mg;D组:术前30min、术毕缝皮时均予生理盐水2ml。记录患者在PACU的RSS躁动评分、拔管后即刻Ramsay镇静评分、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记录用药前(T0)、手术结束时(T1)、拔管时(T2)的血浆皮质醇和血糖浓度。结果 T1、T2时,A、B、C组血浆皮质醇、血糖浓度明显低于D组,且A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A、B、C组RSS躁动评分明显低于D组,且A组和B组明显低于C组(P<0.05)。拔管后即刻,A组和B组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C组和D组(P<0.05)。A、B、D组苏醒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明显短于C组,C组有7例患者出现SpO2<90%(P<0.05)。结论与芬太尼比较,地佐辛降低全麻术后围拔管期躁动和应激反应的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少,且术前应用较术后应用效果更佳,其机制可能与超前镇痛有关。
高燕凤袁伟霍雄伟陈亚丽丁晓英景桂霞吕毅
关键词:地佐辛术后躁动应激反应
EPHB6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EPHB6对非小细胞癌(NSCLC)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体外的黏附和迁移实验以及小鼠体内转移模型来评价EPHB6在NSCLC转移中的作用。过表达和RNAi干涉技术用于对EPHB6生物学功能的分析。结果:恢复EPHB6在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可增强细胞的黏附能力、降低细胞迁移能力。在患肺癌的非肥胖糖尿病/严重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中,EPHB6的重新表达对肿瘤转移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EPHB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是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铁茹胡浩谷仲平曲萍于军陈宝莹
关键词:肿瘤转移
EPHB6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甲基化失活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B6(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epatocyte B6,EPHB6)受体酪氨酸激酶表达与癌细胞的远处转移的关系,及其EPHB6表达失活的机制。方法测定正常肺组织(n=9)、未发生转移的NSCLC肿瘤组织(n=39)和发生转移的NSCLC肿瘤组织(n=39)中EPHB6的表达水平。检测24例NSCLC患者的正常肺组织和肿瘤组织中EPHB6的表达水平,并比较分析EPHB6甲基化水平与其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的肺组织相比,NSCLC中EPHB6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降低的EPHB6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转移的危险性增加有关。EPHB6的表达失活与高甲基化有关,在非小细胞系中EPHB6的表达可以被5-氮-2'-脱氧胞苷激活。结论 NSCLC中EPHB6表达沉默的机制是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
铁茹胡浩谷仲平曲萍于军陈宝莹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甲基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