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SKX201011)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尹锡南陈小萍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1篇印度人
  • 1篇深处
  • 1篇诗歌
  • 1篇泰戈尔
  • 1篇泰戈尔诗歌
  • 1篇中印
  • 1篇中印关系
  • 1篇脉络
  • 1篇吉檀迦利
  • 1篇钩沉
  • 1篇汉学
  • 1篇汉学研究
  • 1篇《吉檀迦利》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

作者

  • 3篇尹锡南
  • 1篇陈小萍

传媒

  • 1篇南亚研究
  • 1篇南亚研究季刊
  • 1篇东南亚南亚研...

年份

  • 3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泰戈尔诗歌在西班牙语世界的传播和接受
2011年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泰戈尔的以《吉檀迦利》为代表的诗歌对希梅内斯等西班牙语诗人有过深刻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以泰戈尔诗歌在西班牙语世界的翻译和传播为前提的。维多利亚.奥坎波和希梅内斯等人是翻译和传播泰戈尔作品的代表人物。泰戈尔诗歌所以能对西班牙语诗人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西班牙语诗界在这一时期正在脱离现代主义潮流并寻求新的创作风格。在对泰戈尔诗歌的接受问题上,西班牙语文坛也存在一些负面的声音。
尹锡南
关键词:泰戈尔《吉檀迦利》
在历史深处钩沉和思考中印关系——简评玛妲玉《在华印度人:1840—1949》被引量:1
2011年
印度学者玛妲玉的《在华印度人:1840—1949》是当前中印关系史研究的一部力作。该书对近代时期印度来华人士的三大群体进行研究,并对这三类在华印度人的复杂命运及其对中印关系的深刻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该书不仅是史学领域的创新研究,也是当前发展中印友好关系的极好参照。
尹锡南
关键词:中印关系
二十世纪以来印度中国研究的脉络和基本特征
2011年
二十世纪初,印度的中国研究开始起步。1947年独立以前,它以涉及中国文化的汉学研究为核心。独立以后,由于中印边界冲突和美苏冷战等复杂因素使印度的中国研究开始转型,汉学研究逐渐边缘化,让位于中国现实问题研究。随着中印关系逐步正常化,印度的汉学研究重见起色。
尹锡南陈小萍
关键词:汉学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