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ABB034)
- 作品数:7 被引量:105H指数:7
- 相关作者:汤亚杰李冬生李红梅李艳徐小玲更多>>
- 相关机构:湖北工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天然活性先导化合物生物转化被引量:8
- 2007年
- 天然活性先导化合物生物转化是利用生物催化剂(如:酶、微生物、动植物细胞)将加入到生物反应系统中的天然活性先导化合物进行特异性的分子结构修饰以获得高效、低毒新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已知的天然活性先导化合物的活性、降低毒副作用、改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也可以用来生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微量天然活性先导化合物,同时可用于药物代谢机制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经针对甾体、醌类、黄酮类、萜类等化合物开展了天然活性先导化合物生物转化研究,筛选出一批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生物转化反应类型,但针对天然活性先导化合物生物转化的机制、生物转化过程工程以及生物转化产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将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如:生物催化剂的定向改造、高通量筛选、组合生物转化、非水相生物转化)引入天然活性先导化合物生物转化研究中,必将推进天然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快速发展。
- 汤亚杰李艳徐小玲李冬生
- 关键词:生物转化生物催化剂
- 中药全成分生物转化被引量:10
- 2007年
- 中药全成分生物转化是指将中药中的多种成分加入到生物转化体系中,利用生物转化体系中的生物催化剂(如酶、微生物、动植物细胞)对所加入的多种成分同时进行生物转化,对中药中的多种成分进行结构修饰,以期提高已有的活性、降低毒副作用、产生新的活性成分,发挥传统中药中多成分的整体协调作用,为中药深加工提供有效的方法,为药物合成提供新途径,为中药复方代谢机制研究提供模型。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中药全成分生物转化的意义,并取得了些许进展,今后需加强以下领域的研究:中药多成分的整体协调作用机制、新型生物催化剂定向筛选、生物转化机理、生物转化过程的优化与放大等,从而充分利用中药全成分生物转化技术开展中药现代化研究,为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做出贡献。
- 汤亚杰徐小玲李艳李冬生糜志远
- 关键词:生物催化剂活性成分
- S-腺苷甲硫氨酸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1
- 2007年
- S-腺苷甲硫氨酸(SAM)是甲硫氨酸和三磷酸腺苷相结合的代谢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参与40多种生化反应,主要作为三种代谢途径(转甲基、转硫基、转氨丙基)的前体,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肝病、抑郁症、关节炎等。SAM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酶促合成法、发酵法三种。化学合成的SAM是消旋体,需进行光学拆分,且存在产率低、原料L-高半胱氨酸价格昂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酶促合成法合成的SAM纯度高,但原料ATP成本太高。发酵法已成为目前生产SAM最常用的方法,欧洲利用发酵法生产SAM已实现了产业化,但国内的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因此,应加强发酵法生产SAM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 汤亚杰李艳李冬生李红梅
- 关键词:S-腺苷甲硫氨酸肝病抑郁症关节炎发酵工程
- 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09年
- 番茄红素是由11个共轭双键及2个非共轭碳碳双键构成的高度不饱和直链型烃类化合物,具有预防癌症、防治心血管疾病、缓解骨质疏松症和提高免疫等重要的生理功能。番茄红素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由于番茄红素含量低,提取法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化学合成法存在收率低、产物不稳定以及合成成本高等缺点;发酵法被认为是生产番茄红素最有潜力的方法,文中对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的关键技术环节(如菌种选育、发酵工艺优化和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 柳巧宁朱丽雯王义华李冬生万端极汤亚杰
- 关键词:番茄红素发酵工程菌种选育发酵工艺优化分离纯化
- 瑞香狼毒化学成分与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9
- 2008年
- 汤亚杰徐小玲李冬生李红梅
- 关键词:瑞香狼毒化学成分抗肿瘤毒副作用
- 发酵法生产L-谷氨酰胺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08年
- L-谷氨酰胺(L-glutamine,L-Gln)是L-谷氨酸的γ-羧基酰胺化的一种条件性必需氨基酸,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胃肠溃疡、缓解运动疲劳、调节免疫力、增强脑神经机能以及辅助治疗癌症等,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新药。发酵法已成为目前生产L-Gln最常用的方法,但生产规模较小,生产能力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本文对发酵法生产L-Gln的关键技术环节(如菌种选育、发酵工艺和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详细阐述L-Gln生物合成代谢调控和新型过滤及其藕联技术在下游分离纯化过程中的应用。
- 汤亚杰张伟李红梅李冬生吴思方
- 关键词:L-谷氨酰胺发酵法菌种选育代谢工程发酵工艺优化
- 块菌活性成分及其人工栽培研究进展被引量:31
- 2007年
- 块菌是生长在森林地下的药食两用真菌,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子囊菌亚门、块菌目、块菌科、块菌属,其主要活性成分有α-雄烷醇、神经酰胺、块菌多糖等。α-雄烷醇是一种类固醇化合物,具有调节女性月经周期、引起女性性兴奋的功能;神经酰胺具有保湿(可以作为皮肤屏障)、诱导细胞凋亡、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功能;块菌多糖具有抗肿瘤并参与免疫调节等功能。在半人工模拟栽培中,块菌易受到其他外生菌根的影响,从接种到收获,一般需要7~9年的时间。块菌具有可培养性,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大规模生产块菌中的活性成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汤亚杰孔国平朱伶俐刘瑞桑李冬生
- 关键词:块菌神经酰胺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