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08KJB310006)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戚晓红吴小玲段磊钟伟史慧慧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大学江苏建康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5-氟尿嘧啶-Fe/Fe3O4磁性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表征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制备以Fe/Fe3O4核壳结构纳米颗粒(Fe/Fe3O4 core-shell structural magnetic nanoparticles,FCSN)为磁介质的5-氟尿嘧啶(5-FU)磁性脂质体,并检测其表征。方法:使用Fe3O4纳米颗粒通过还原氧化法制备FCSN,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检测其形态、结构和磁性。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5-FU-FCSN磁性脂质体,通过L9(34)正交表试验得出5-FU-FCSN磁性脂质体最佳配方。用激光粒度分析仪(PCS)、TEM检测5-FU-FCSN磁性脂质体表征,并用凝胶层析法测定包封率。结果:FCSN粒径平均为70 nm,呈类圆形。XRD和TEM结果显示FCSN结构:外壳为Fe3O4,内核为Fe,磁饱和强度为107.54 emu/g。5-FU-FCSN磁性脂质体在TEM下观察为类圆形,平均粒径为202.5 nm,包封率为33.5%。放置在4℃冰箱中,1个月后包封率较为稳定,瓶底无磁性脂质体沉淀。结论:成功制备了5-FU-FCSN磁性脂质体,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备的磁性脂质体在4℃冰箱中可以长期储存。
- 黄波涛段磊吴小玲史慧慧杨再兴钟伟戚晓红
- 关键词:5-氟尿嘧啶磁性脂质体
- 缺氧状态下去乙酰化酶SIRT1对MHCⅡ的反式激活因子的调控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缺氧对SIRT1表达和活性的影响,及SIRT1对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机制。方法:将人的原代外周血巨噬细胞在常氧和缺氧(1%O2)条件下培养,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SIRT1的蛋白表达变化,Real-time PCR检测SIRT1、NAMPT、HLA-DRα的mRNA水平,检测SIRT1的酶活性及NAD+/NADH的值。结果:SIRT1蛋白表达随缺氧时间的延长先降低后升高,缺氧12 h蛋白下降最明显,24、36 h后回升,但表达量仍低于常氧;缺氧12 h后,SIRT1、NAMPT的mRNA水平与常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SIRT1的酶活性和NAD+/NADH的值显著低于常氧组(P<0.05);SIRT1激动剂白藜芦醇能够逆转缺氧诱导的HLA-DRα的mRNA表达下调。结论:缺氧通过调节巨噬细胞中SIRT1的mRNA水平、蛋白表达及酶活性,使得依赖Ⅱ类反式激活因子(classⅡtrans-activator,CⅡTA)的HLA-DRα表达下降,提示SIRT1可能是一个新的值得关注的免疫调节相关蛋白。
- 方明明吴晓燕戚晓红
- 关键词:缺氧SIRT1免疫功能
- Fe-Fe_3O_4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通过还原-氧化方法使作为前躯体的Fe3O4纳米颗粒具有Fe-Fe3O4核壳结构,以作为磁靶向药物载体。方法在管式炉中以H2还原Fe3O4纳米颗粒后,利用压差作用下进入的少量空气缓慢氧化还原后物质,以制备符合预期要求的Fe-Fe3O4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并分析产物的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VSM)表征结果。结果通过还原-氧化法制备的Fe-Fe3O4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形状近似球形,粒径主要分布在60~100 nm,比饱和磁化强度达108emu/g,比Fe3O4纳米颗粒高30emu/g,且稳定性良好。结论还原-氧化法制备的Fe-Fe3O4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比前躯体磁性强,并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
- 史慧慧段磊杨再新钟伟吴小玲
- 关键词:FEFE3O4核壳结构比饱和磁化强度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