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3CB515500)

作品数:45 被引量:224H指数:10
相关作者:陈规划杨扬蔡常洁陆敏强李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肝移植
  • 15篇术后
  • 14篇移植术
  • 13篇移植术后
  • 13篇肝移植术
  • 13篇肝移植术后
  • 12篇细胞
  • 6篇肝炎
  • 5篇动脉
  • 5篇排斥
  • 5篇肝癌
  • 4篇凋亡
  • 4篇血管
  • 4篇乙型
  • 4篇排斥反应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细胞
  • 4篇角膜
  • 4篇肝动脉
  • 4篇T淋巴细胞

机构

  • 26篇中山大学附属...
  • 11篇浙江大学医学...
  • 4篇山东省眼科研...
  • 3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8篇陈规划
  • 24篇杨扬
  • 22篇陆敏强
  • 22篇李华
  • 22篇蔡常洁
  • 21篇汪根树
  • 19篇许赤
  • 18篇易述红
  • 14篇易慧敏
  • 13篇张剑
  • 12篇姜楠
  • 8篇张俊峰
  • 8篇郑树森
  • 7篇李敏如
  • 6篇姜华
  • 5篇梁廷波
  • 5篇谢海洋
  • 4篇谢立信
  • 4篇史伟云
  • 3篇陈瑜

传媒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华眼科杂志
  • 4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华器官移植...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9
  • 13篇2008
  • 9篇2007
  • 7篇2006
  • 9篇2005
  • 1篇2004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治疗
2008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治疗方式与时机的选择。方法总结2003年10月至2007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脏移植中心25例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临床资料,分析介入溶栓、经皮腔内血管成形(PTA)、支架植入和再次肝移植对肝动脉并发症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组患者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HAT)5例,2例患者因肝功能衰竭行再移植治疗,术后均1字活;3例接受介入溶栓治疗后,1例肝功能恢复正常,1例死亡,1例再次出现HAT,并再次移植术后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术后1个月内出现肝动脉狭窄(hepatic artery stenosis,HAS)者12例,因肝功能衰竭行再移植2例;支架植入10例(治疗后因胆道缺血性改变行再移植4例);6例再移植患者存活4例,因颅内出血和感染死亡2例。术后1个月后出现HAS者8例,行肝动脉支架植入5例,肝功能好转。因胆道缺血性改变接受再移植1例。另外2例行保守治疗,情况稳定未作处理。结论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治疗应根据并发症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HAT的治疗以冉次肝移植为主,HAS以介入治疗为主,一旦出现胆道缺血性改变,应及时行再次肝移植。
杨扬许赤傅斌生李华陆敏强蔡常洁汪根树易述红张剑张俊峰姜楠姜华姜在波单鸿陈规划
关键词:肝移植手术后并发症血栓形成肝动脉狭窄再移植
基因转移CTLA4-Ig对异种胰岛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基因转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对异种胰岛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用携带基因CTLA4-Ig的重组腺病毒转染人胰岛细胞,植入糖尿病大鼠肾胞膜下,建立人-大鼠异种胰岛移植模型,观察糖尿病大鼠移植后血糖变化、生存情况及移植物病理形态学改变,检测移植物CTLA4-Ig、胰岛素的表达和移植大鼠IL-2、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1)糖尿病大鼠胰岛移植后2d血糖降至正常,对照组和转染组血糖平均分别在移植后8d和25d升高。(2)转染组移植物存活时间(28±6)d,较对照组(10±2)d显著延长(t=10.52,P<0.01)。(3)移植大鼠生存时间:转染组(48±8)d显著长于对照组(21±6)d(t=12.23,P<0.01)。(4)对照组在移植后1周内,IL-2、TNF-α水平均急剧上升,较移植前显著升高(P<0.01);转染组则较移植前下降。(5)转染组移植物可见CTLA4-Ig和胰岛素的表达。结论基因转移CTLA4-Ig可抑制异种胰岛移植排斥反应,延长移植大鼠和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张剑陈规划陆敏强翁建平杨扬蔡常洁许赤李华
关键词:胰岛移植免疫耐受CTLA4-IG
环孢素对大鼠同种胚胎后肾移植的影响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探讨环孢素对胚胎后肾在同种异体成年大鼠体内生长发育及功能发挥的影响。方法将实验组60只行单侧肾脏切除的成年SD大鼠按照使用CsA与否以及移植不同时期(孕后第15、16、17天,E15、E16、E17)的胚胎后肾随机分为6组(E15CsASD、E16CsASD、E17CsASDE15SD、E16SD、E17SD),每组10只,对照组30只SD大鼠同法分组,每组5只,宿主肾脏不切除。Lewis大鼠E15后肾移植到行单侧肾脏切除的成年BN大鼠大网膜(E15CsABN和E15BN),按照使用环孢素与否分为2组,每组15只。术后首日起,使用环孢素组受体大鼠以环孢素8mg·kg-1·d-1皮下注射;不使用环孢素组以等量的生理盐水皮下注射。移植后2~4周开腹观察器官形成情况,并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后肾功能检查。结果(1)移植后28d,E16SD、E17SD组出现不同程度的排斥反应。E16CsASD、E17CsASD组后肾发育良好、无排斥反应;停用CsA后,原先发育良好的E16CsASD、E17CsASD后肾出现排斥反应。(2)移植后28d,E15SD后肾发育良好,无排斥反应,到100d检查时,发生排斥反应;移植后2周,E15BN组后肾即被完全排斥,而E15CsABN组后肾发育完好。E15CsABN组停用CsA后,原先发育完好的后肾被排斥。(3)移植时宿主肾脏不切除而植入后肾,其后肾不发育。(4)E15CsASD组移植后肾湿重、体积均小于E15SD组(分别为t=-3.
徐剑郑树森梁廷波谢海洋沈克震冯晓文金雯佳
关键词:环孢素胚胎成年SD大鼠肾脏切除生排斥反应肾发育
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防治新策略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病人真菌感染的菌群变化特点和相应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2004-2005年485例原位肝移植病人术后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和药敏结果。结果485例病人中79例出现术后真菌感染,真菌感染率为16.3%,共分离出菌株88株,其中念珠菌71株(白色念珠菌35株,非白色念珠菌36株),曲霉菌17株,在菌群分布上2004年和2005年差异有显著性(P<0.05)。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2005年(60.0%)较2004年(33.3%)明显上升(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非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感染的比例逐渐上升,临床上应根据分离培养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真菌药物。
蔡常洁李敏如陆敏强杨扬易慧敏许赤李华易述红汪根树陈规划
关键词:肝移植真菌感染流行病学
供肝动脉变异和植入前动脉重建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供肝动脉变异类型,术中损伤原因及植入前重建的方法。方法1993年10月至2004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移植中心共行供肝切取和修整术600例,术中记录肝动脉变异类型和术中动脉误伤,重建变异肝动脉,形成单一的备吻合血管。结果在600例供肝中,19·2%(115/600)供肝动脉变异。53例(53/600)变异动脉须血管重建,其中39例(39/53)代替性或副肝右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1例(1/53)代替性肝右动脉来自腹腔干,5例(5/53)代替性或副肝左动脉来自胃左动脉,2例(2/53)变异肝左动脉和3例(3/53)变异肝右动脉离断后来源不清,3例(3/53)变异肝左和肝右动脉双重替代。6例(6/485)供肝切取术中意外损伤正常肝动脉,需要动脉重建。变异肝动脉损伤19例(19/115),均行动脉重建。动脉重建方法包括变异动脉与脾动脉(36/53)、胃十二指肠动脉(12/53)以及复杂的吻合方法(5/53)。结论供肝快速切取过程中,肝动脉变异增加肝动脉意外损伤发生率,损伤变异动脉均须在植入前重建。变异动脉重建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肝动脉解剖学特点。
许赤陈规划陆敏强杨扬蔡常洁李华易述红汪根树
关键词:肝移植动脉变异
重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应答功能研究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抗原肽四聚体(Tetramer)流式细胞技术,分析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应答状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etramer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受人类白细胞抗原I类分子限制的三类特异性CD8+CTL细胞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斑点试验技术,测定经特异性乙型肝炎病毒(HBV)肽段诱导培养的特异性CTL表达膜内细胞因子IFNγ、TNFα、IL 4和IL-10等的水平;采用Promega CytoTox96非放射性细胞毒试验技术,测定经特异性HBV肽段诱导培养的特异性CTL杀伤靶细胞能力。结果急性乙型重型肝炎组外周血中针对HBVcore18-27表位的特异性CTL数量高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组(P<0.05),而低于急性乙型肝炎组(P<0.05);急性乙型重型肝炎组表达干扰素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较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组高(P值均<0.05);急性乙型重型肝炎组HBV core18-27特异性CTL裂解靶细胞能力高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组(P<0.05)。结论急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特异性CTL应答作用增强,而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特异性CTL应答缺乏。急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特异性CTL持续存在,可能与促进病毒清除等相关。
陈瑜吴炜李兰娟
关键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流式细胞术
经保存的大鼠胚胎后肾同种腹腔内移植模型的建立
2005年
目的建立胚胎后肾大网膜内移植大鼠模型,并探讨其在受者体内生长、发育情况。方法取孕16d(E16)和17d(E17)的SD大鼠胚胎,切取胚胎后肾,以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盐液(HTK液)保存3d,然后移植到切除单侧肾脏的成年SD大鼠的大网膜内,另设未经保存的E16胚胎后肾直接移植对照组。术后给予环孢素A皮下注射,术后3~4周后开腹观察器官形成情况;术后8周,切除受者自体肾脏,观察移植后肾的组织学形态,测定后肾功能。结果移植后3周,移植后肾肾单位、集合管及输尿管的结构正常,组织中少有淋巴细胞浸润,电镜显示移植后肾发育的肾血管球细胞及基底膜、近端肾小管、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正常。移植后8周,移植后肾的湿重、体积、分泌尿量及内生肌酐清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16、E17胚胎后肾大网膜内移植,并辅以环孢素A皮下注射,可以形成器官,并发挥功能。
徐剑郑树森梁廷波谢海洋沈克震冯晓文金雯佳
关键词:大鼠胚胎成年SD大鼠组织学形态近端肾小管网膜内HTK液
环孢素或他克莫司联合表阿霉素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高金亭郑树森梁廷波吴丽花余松峰金晶吴李鸣徐世国
关键词:肝癌细胞增殖表阿霉素他克莫司环孢素术后肿瘤复发细胞生长活性
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菌群变迁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菌群变迁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对广州中山大学附属三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485例病人原位肝移植术后细菌分离株及其耐药性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移植术后256例病人出现细菌感染,细菌感染率为52.9%(256/485),共分离出菌株356株,其中革兰阳性(G^+)球菌占60.1%(214/356),革兰阴性(G^-)杆菌占39.9%(142/356)。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81%(66/82)和66.7%(28/42),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大肠埃希菌为66.6%(16/24),肺炎克雷伯菌为61.1%(11/18)。近两年G^+球菌的菌株构成无明显差异,G^-杆菌中肠杆菌科细菌与非发酵菌两者的构成比例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以条件致病菌及多重耐药菌为主。非发酵菌的感染率明显上升,应注意根据菌群变化特点调整抗生素的使用。
李敏如蔡常洁陆敏强杨扬易慧敏许赤易述红汪根树陈规划
关键词:肝移植菌群变迁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慢性失功移植片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慢性失功能移植片的超微结构改变及发生机制。方法角膜植片慢性失功(CCAD)组:穿透性角膜移植(PK)术后因CCAD导致移植失败的12只(12例患者)角膜植片;12例患者两次PK手术的平均间隔时间为69个月,10例患者初次PK术后曾发生1次或以上免疫排斥反应,2例患者未发现免疫排斥反应;正常对照组:由山东省眼库提供的5只角膜植片作为正常供体。对两组角膜片行组织病理学、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检查,结合患者的病史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透射电镜观察发现CCAD组较正常对照组角膜上皮层变薄,可见大空泡形成,角膜基质层纤维排列紊乱,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后弹力层与角膜内皮细胞之间可见异常的间隙及纤维增生;角膜内皮层萎缩变薄,细胞变形、核染色质浓缩,偶见炎性细胞与角膜内皮细胞黏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CCAD组较正常对照组角膜上皮细胞微绒毛数量明显减少,暗细胞增多;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减少,存在缺失区,内皮细胞可见凋亡小体。结论CCAD植片特征性超微结构改变是内皮细胞的萎缩性改变和非炎性细胞成分的纤维增生。慢性亚临床的抗原依赖与非抗原依赖因素可能共同参与了CCAD的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可能诱导和促进了CCAD的发生、发展。
宫华青高华谢立信史伟云
关键词:角膜移植术角膜移植物排斥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