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7HZ041)
-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3
- 相关作者:房清敏孙兆忠仲江波邢建强王大巍更多>>
- 相关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下腰椎侧方入路中静脉及神经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下腰椎侧方入路中静脉、神经的应用解剖学特点,为该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显微镜下观测21具成人尸体标本髂腰静脉(iliolumbar veins,ILV)、腰升静脉(ascending lumbar vein,ALV)及L5、S1神经根前支、腰交感干的走行及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ILV和ALV缺失率高,形态学变异较大;L5神经根前支紧贴骶骨翼前方走行,位置恒定;骶骨岬前外侧缘到第1骶前孔上缘切线的垂直距离为(28.73±2.93)mm;L3-S1椎间孔前上缘到腰交感干的垂直距离分别为(27.21±2.04)mm、(27.40±2.11)mm、(26.89±2.33)mm。结论下腰椎侧方静脉、神经的走行及解剖学形态具有一定规律性,在下腰椎侧方手术入路中,可有效避开或牵开这些结构,避免术中损伤。
- 孙兆忠房清敏仲江波邢建强王光林窦永峰张汉立耿晓鹏王大巍
- 关键词:下腰椎侧方入路静脉
- 下腰椎侧方入路中相关静脉的临床解剖学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研究下腰椎侧方入路中相关静脉的应用解剖学特点,为该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观测21具成人尸体标本L3、L4节段静脉、髂腰静脉(iliolumbar vein,ILV)和腰升静脉(ascending lumbar vein,ALV)的出现率、走行、分支、分布及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 L3、L4节段静脉、ILV和ALV出现率分别为90.48%、85.71%、69.05%和54.76%,其汇入点、外径及形态均存在较大的变异。与L3、L4静脉相比,ILV和ALV变异更为显著,其缺失率高,形态学变异较大。结论下腰椎侧方静脉的走行及解剖学形态具有一定规律性,在下腰椎侧方手术入路中,可有效避开或牵开这些结构,避免术中损伤。
- 邢建强房清敏孙兆忠仲江波王大巍
- 关键词:下腰椎侧方入路静脉
- 下腰椎侧方入路中相关神经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 2011年
- [目的]研究下腰椎侧方入路中相关神经的应用解剖学特点,为该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观测21具成人尸体标本L3-S1神经根前支、闭孔神经及腰交感干的走行及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L3-S1神经根前支位置及走行相对恒定;骶髂关节间隙最上缘至L4、5神经根前支外侧缘及闭孔神经外侧缘的水平距离分别为(18.96±2.59)mm、(23.29±2.48)mm、(15.49±3.01)mm;骨盆界线与骶髂关节间隙交点至腰骶干外侧缘的水平距离为(6.20±2.08)mm;骶骨岬前外侧缘到第1骶前孔上缘切线的垂直距离为(28.73±2.93)mm。[结论]下腰椎侧方神经的走行及解剖学形态具有一定规律性,在下腰椎侧方手术入路中,可有效避开或牵开这些结构,避免术中损伤。
- 邢建强房清敏孙兆忠仲江波王大巍
- 关键词:下腰椎侧方入路解剖学
- 下腰椎腰动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研究下腰椎侧方动脉的分布规律,为减少下腰椎侧方入路中的术中出血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观测21具成人尸体的下腰椎腰动脉(lower lumbar artery,LLA)的起点至横突前的走行、分支、外径及其与椎间孔及横突前区的关系,对具有临床意义的数据进行解剖学测量。[结果]各腰动脉(lumbar artery,LA)出现率差异较大;L3A和L4A在椎体侧方走行较恒定,L5A走行变异较大;L3A及L4A主干及其分支多分别行于L3椎弓根外侧缘(71.43%)和L4、5椎间孔上1/3处(62.07%);在横突前区,L3A和L4A的横突前支多分别由横突间隙上1/3内侧斜向外下达中1/3外侧(60%)及由上1/3向下达下1/3处(58.33%)。[结论]腰椎椎体侧方、椎间孔附近及横突前区的动脉走行、分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掌握其解剖学特点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
- 孙兆忠仲江波房清敏王大巍王光林耿晓鹏张汉立邢建强
- 关键词:下腰椎腰动脉手术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