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卫生厅基金(20061022)

作品数:6 被引量:49H指数:3
相关作者:吴时耕姜青龙万本愿贺葵阳王文丁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省临床检验中心江西省人民医院江西省卫生厅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学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临床血液
  • 1篇临床血液学
  • 1篇肝炎
  • 1篇肝炎病毒
  • 1篇肝炎病毒标志...
  • 1篇标志物
  • 1篇病毒
  • 1篇病毒标志
  • 1篇病毒标志物
  • 1篇常规化
  • 1篇常规化学

机构

  • 5篇江西省临床检...
  • 2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江西省卫生厅

作者

  • 6篇姜青龙
  • 6篇吴时耕
  • 5篇万本愿
  • 3篇贺葵阳
  • 2篇王文丁
  • 2篇雷良华
  • 2篇吴茂红
  • 2篇曾黎峰
  • 1篇张鹰
  • 1篇熊玉根
  • 1篇李胜远

传媒

  • 3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医院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质量控制与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质量控制是保证临床检验结果准确并具有可比性的重要措施。通过江西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质量控制管理现状和室内质量控制(IQC)的调查,结合室间质量评价(EQA)成绩等资料作为依据,对HBV标志物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其研究结果为推进医疗卫生改革,落实卫生部有关文件精神,帮助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吴时耕万本愿贺葵阳姜青龙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县级以上医院临床血液质量控制与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我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临床血液专业质量控制与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现状及可行性。方法采用质控管理现状调查、室内质控(IQC)和室间质评(EQA)PT得分成绩等资料作为评价依据。结果在用的血液分析仪有37种型号、试剂有23种,使用统一质控品的实验室约占50%。IQC统计资料表明,临床血液4个项目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较大,特别是血小板误差很大;近两年各地市EQA成绩虽有提高但仍有20%左右不合格实验室。结论目前尚不具备在县级以上医院间广泛开展临床血液学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基础。但是,通过强化质量控制措施(统一校准、统一室内质控品、统一质控规则)和在联网实时监控的条件下,是可以进行区域性临床血液学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
吴时耕万本愿吴茂红姜青龙熊玉根
关键词:临床血液学
县级以上医院实验室质量控制与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研究被引量:27
2011年
目的探讨县级以上医院实验室临床常规检验项目质量控制与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可行性。方法通过统计"质量控制调查表"、"统一订购室内质控品"清单、室内质控(IQC)数据回收的相关信息和室间质量评价(EQA)统计结果,对200多家县级以上医院实验室2005至2007年在临床常规化学、临床血液、HBV标志物、临床出凝血、尿液干化学等五个专业科目的质量控制(IQC和EQA)与检验结果相互认可进行研究。结果研究认为,从相互关系看,质量控制与结果互认存在因果相互关系,即质量控制做得越好,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就越好;从可行性看,现阶段开展同级(三级)医院间的互认是可行的,但不宜在全省县级医院间广泛开展互认,理由是一些县级医院实验室IQC不规范甚至错误、EQA有10-30%的不合格率;从互认程度上看,临床常规化学可以先行开展,临床血液和HBV标志物可有条件开展,临床出凝血、尿液干化学因质量控制、量值溯源缺陷等原因暂不能互认;同时对质量控制与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有关问题(统一校准、统一质控品和质控管理等)及其对策进行了分析讨论。结论从专业技术角度,得出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IQC和EQA)及其管理在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实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技术保证作用等结论。
吴时耕张鹰万本愿王文丁姜青龙
室间质量评价与临床检验结果互认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分析江西省二级医院以上实验室的2004年至2011年连续8年的5个检验专业科目的室间质评数据,为检验结果在实验室间的互认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订购的无生物危害的质控品(包括临床化学17项、血液6项、出凝血4项、乙肝、丙肝标志物和尿液干化学8项)进行实验室能力比对检验(proficiency testing,PT),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测定并回报有效数据。结果三级医院在临床化学17项和临床血液6项检验的8年合并PT合格率强于二级医院,分别为94%对79%和87%对6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临床出凝血4项、HBV/HCV标志物和尿液干化学8项检验方面,二、三级医院的8年合并PT合格率分别为70%对83%、87%对94%、和86%对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室室间质评可以作为检验结果互认的认定依据。
曾黎峰雷良华万本愿姜青龙吴时耕贺葵阳李胜远
县级以上医院常规化学质量控制与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我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常规化学质量控制与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现状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室内质控(IQC)及其室间比对数据和室间质评(EQA)PT得分成绩等资料作为评价依据。结果:使用统一质控品的IQC统计资料表明,常规化学15个基本项目多数的检测结果是在临床允许误差范围之内,但一些项目仍然出现较大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近两年各地市EQA成绩虽有提高但仍有近20%不合格。结论:目前尚不具备在县级以上医院间广泛开展常规化学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基础。但是,通过强化质量控制手段和在联网监控的条件下,是可以进行区域性常规化学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
吴时耕王文丁吴茂红姜青龙
医疗机构间检验结果互认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医疗机构间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与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比较两次较大规模的现场调查(考核)资料,对全省部分县级以上及南昌地区医院实验室在临床常规化学、临床血液、临床出凝血、HBV标志物、尿液干化学等五个专业科目的检验结果互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常规化学和临床血液绝大多数项目检测结果符合PT得分(EQA)成绩,也即符合美国CLIA’88的误差允许范围。结论我省可以逐步开展同级(三级)临床常规化学和临床血液检验结果的互认。
雷良华万本愿吴时耕曾黎峰姜青龙贺葵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