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60074)
- 作品数:20 被引量:212H指数:8
- 相关作者:李枝林王玉英余朝秀苏畅程利霞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辐射诱发叶艺兰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差异的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为阐明辐射诱发兰花变异体的产生,以黄色素花虎头兰与黄蝉兰F1代杂交组培苗经60Coγ射线辐射诱变,且经6次继代培养性状稳定的优良变异株系(叶艺兰株TRIR-2、TRIR-3)和原杂交苗F1代TRIR-1(叶片全绿)为试材,通过组织培养方式研究这3种兰株在形态和生理特性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与原杂交苗F1 TRIR-1相比,(1)随着叶艺艺象程度增加,植株矮化越明显,艺象最明显植株的生物量、株高、叶长、叶宽和根长都下降,但根数不减,叶片数增多;(2)叶艺植株增强了光合产物可溶性糖的合成,而叶片全绿植物有利于促进蛋白质的合成;(3)植株叶艺艺象越明显,叶绿素含量越低,对光能的利用和调节能力较低,同时植株的膜脂过氧化伤害增强,但叶艺植株能通过调节抗氧化物酶活性来应对。研究表明,辐射诱发了兰花叶艺型突变体新品系,可从中选育出叶艺兰新品种。
- 苏畅李枝林任智慧王玉英
- 关键词:叶艺兰生理特性诱变
- 野生‘沉香虎头兰’种子无菌萌发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对沉香虎头兰种子进行无菌萌发和快繁研究,结果表明:1/2Ms+6-BA1.0-2.0mg/L+NAA1.0-2.0mg/L可使种子萌发率达95%以上,效果最好;原球茎培育以1/2MS+KT2.0mg/L+NAA0.5mg/L为好,增殖培养以1/2MS+6-BA3.0mg/L+NAA0.2mg/L最好;而生根培养以10-6Y2[注]为宜。
- 李枝林余朝秀王玉英王卜琼
- 关键词:种子无菌培养快速繁殖培养基
- 叶艺兰辐射突变体的气孔特征与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为阐明辐射诱发的叶艺兰植株与未经诱变植株的差异,以经辐射诱发的叶艺兰植株(TRIR-2)与未经诱变的全绿植株(TRIR-1)为试材,运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叶片的气孔及根尖细胞的染色体并使用Photoshop软件对染色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TRIR-2的气孔数量、面积、密度值均小于TRIR-1;(2)TRIR-1植株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0m+24sm+6st,属较为对称的"2B"型;TRIR-2植株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0m+28sm+2st,属不对称的"2C"型。说明辐射诱变产生的叶艺兰突变体气孔特征和染色体结构发生了变化。
- 苏畅李枝林付永恒李夏媛王玉英
- 关键词:辐射诱变叶艺兰染色体核型
- 水分胁迫对兰花品种“霞光”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对兰花品种"霞光"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以兰花品种"霞光"为试验材料,在水分胁迫下研究植株开花初期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变化。[结果]兰花品种"霞光"植株MDA含量以及SOD、POD和CAT活性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每隔10 d浇水1次的处理已经对兰花品种"霞光"植株产生了膜脂氧化的伤害,每隔20 d浇水1次处理兰花植株的MDA含量以及SOD、POD和CAT活性均达到最大值,表明植株通过调节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合成代谢来应对水分胁迫。[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兰花品种"霞光"的生产栽培提供指导。
- 徐凌彦王瑞晶张亚玲王玉英凌青
- 关键词:水分胁迫抗氧化酶
- 兰花新品种‘曙光’被引量:4
- 2013年
- 兰花新品种‘曙光’是以西藏虎头兰‘黄素花’(CymbidiumtracyanumL.Castle)为母本和大雪兰(CymbidiummastersiiGriff.exLindl.)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植株四季常绿,叶片带状,14~20片,花葶高51~56cm,着花6~12朵。花朵自然水平展开9.5~13.0cm,有香味。萼片乳黄色至淡绿色(渐变),花瓣稍宽(1.6cm-4-0.2cm),淡黄绿色,具有淡红色纵脉,唇瓣左右两裂片之间有两行金黄色毛,合蕊柱腹面为淡红色。花期40~60d,瓶插期20~45d。适宜在亚热带或气候相近的温暖地区保护地栽培。
- 王玉英李枝林
- 关键词:兰花盆花
- 水分胁迫对兰花“霞光”花期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以兰花"霞光"植株为试材,研究水分胁迫对植株的花枝数、花枝长度、花期和叶片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每隔5d浇水1次)相比,每隔10d浇水1次有利于促进植株花枝数的增加和花期的延长(花期天数可达52d),有利于控制植株病害的发生。说明适当的控水灌溉有利于提高兰花植株的开花品质。
- 王玉英凌青师滢淇李光宏李志敏李枝林
- 关键词:水分胁迫
- 兰花远缘杂交育种技术研究被引量:24
- 2007年
- 选择了兰科六个属的兰花为试材,并以兰属的六个种为重点进行远缘杂交育种技术研究,培育出了四个杂交种试管苗。结果表明:建立兰花资源圃是杂交育种的基础,种间杂交结实较易而属间杂交较难,种子萌发是杂交育种的技术关键,选用适当培养基是种子无菌萌发的有效途径。
- 李枝林王玉英王卜琼余朝秀程利霞
- 关键词:兰花远缘杂交
- 云南野生兰属主要种间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被引量:27
- 2006年
- 采用AFLP技术对云南省兰属的14个种和3个变种中的38份样本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16对AFLP引物扩增的条带聚类结果表明,云南省国兰遗传多样性非常广泛,相同品种间的不同个体扩增出的条带模式相差很大。依据AFLP数据,在相似系数0·58的水平下,38个兰花样品分成3组:莲瓣兰、春剑、惠兰、寒兰分为第1组,建兰、豆瓣兰、春兰,墨兰、虎头兰、西藏虎头兰、大雪兰、碧玉兰、文山红柱兰、长叶兰和兔耳兰分为第2组,送春和蜜蜂兰分为第3组。
- 张俊祥李枝林范成明程少丽赵明富何月秋
- 关键词:兰属AFLP亲缘关系
- 野生黄蝉兰多倍体诱导初报被引量:9
- 2014年
- 以野生黄蝉兰无菌苗的丛生芽为供试材料,分别用浓度为0.008%、0.010%、0.030%、0.060%、0.120%、0.150%、0.200%的秋水仙素对其处理24、48、72 h。结果表明,以0.06%秋水仙素处理72 h的诱导效果最佳,诱导变异率达62.5%,死亡率为22.5%;多倍体黄蝉兰材料在形态上出现叶色深绿、植株粗壮和叶片增厚等优良性状,同时气孔和染色体数目都有明显变化,可作为新材料加以利用。
- 王玉英李光宏李志敏李枝林
- 关键词:秋水仙素多倍体诱导
- 辐射诱发兰花叶艺突变体的叶片叶肉细胞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5
- 2016年
- 以未经辐射的全绿植株(TRIR-1)和经辐射诱发叶艺兰植株(TRIR-2)的叶肉细胞为试材,对其全绿植株叶片的正常绿色区、辐射诱变植株叶片的绿色区(TRIR-2′)和白色区(TRIR-2″)叶片叶肉细胞进行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1)TRIR-1叶肉细胞中叶绿体数量最多,TRIR-2′次之,TRIR-2″中无成熟完整的叶绿体;(2)TRIR-1叶肉细胞中的线粒体呈椭圆颗粒状,TRIR-2′中的线粒体外膜破裂、线粒体溶解、嗜锇颗粒数量最多,TRIR-2″中有少量外膜完整的线粒体;(3)TRIR-2″部分叶肉细胞中无细胞器,只有少量细胞质。说明经辐射诱变叶艺兰与未经辐射植株叶肉细胞结构存在差异。
- 苏畅李枝林李夏媛王玉英
- 关键词: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叶绿体辐射诱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