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作品数:27 被引量:177H指数:9
相关作者:干信王金华罗璇钟晓凌陈箐筠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天河机场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生物学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化学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酵母
  • 6篇红酵母
  • 5篇萝卜
  • 5篇类胡萝卜素
  • 5篇胡萝卜
  • 5篇胡萝卜素
  • 5篇发酵
  • 4篇活性
  • 3篇响应面
  • 3篇酵母菌
  • 3篇菌株
  • 3篇抗抑郁
  • 3篇海藻糖
  • 3篇发酵条件
  • 2篇芽孢
  • 2篇芽孢杆菌
  • 2篇抑菌
  • 2篇抑郁
  • 2篇鱼腥草
  • 2篇脂酶

机构

  • 26篇湖北工业大学
  • 4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武汉工业学院
  • 2篇湖北轻工职业...
  • 2篇武汉天河机场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湖北中烟工业...

作者

  • 6篇罗璇
  • 6篇王金华
  • 6篇干信
  • 5篇张迎庆
  • 4篇钟晓凌
  • 3篇谢爱娣
  • 3篇方尚玲
  • 3篇王永泽
  • 3篇王伟平
  • 3篇陈箐筠
  • 3篇彭其安
  • 3篇吴思方
  • 2篇刘彦昌
  • 2篇李世杰
  • 2篇袁金凤
  • 2篇刘枣
  • 2篇王志
  • 2篇龚乃超
  • 2篇杨宁
  • 2篇陈雄

传媒

  • 6篇化学与生物工...
  • 4篇生物技术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酿酒
  • 1篇中国酿造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食品科技
  • 1篇粮食与饲料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红外
  • 1篇塑料工业
  • 1篇中国饲料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粮食与食品工...
  • 1篇武汉工业学院...
  • 1篇生物加工过程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1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酵母细胞壁中主要多糖含量和类胡萝卜素产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对红酵母菌株不同培养条件下类胡萝卜素产量和红酵母细胞壁中主要多糖-β1,3-D-葡聚糖、甘露聚糖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葡萄糖作为碳源、(NH4)2SO4作为氮源且添加量为10 g.L-1、培养时间为72 h、pH值为5时,类胡萝卜素产量、-β1,3-D-葡聚糖含量和甘露聚糖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4.98±0.12)mg.L-1、(38.89±0.21)%和(6.12±0.13)%。同时发现红酵母细胞壁中-β1,3-D-葡聚糖、甘露聚糖的含量与类胡萝卜素产量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这表明类胡萝卜素合成代谢途径和这两种多糖的合成代谢途径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罗璇王金华王永泽钟晓凌
关键词:类胡萝卜素甘露聚糖
海藻糖产生菌株发酵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海藻糖产量较高酵母菌株,对其进行最佳摇瓶发酵条件的研究。最佳的发酵条件为:碳源为2%蔗糖,氮源为0.2%酵母膏和0.1%牛肉膏,发酵初始pH为4.5,接种量为8%,装液量为40mL。该摇瓶发酵酵母内海藻糖的产量为381.190μg/mL,比优化前的180.870μg/mL提高了2.1倍。
方尚玲李世杰张科
关键词:海藻糖酵母菌发酵条件
有机介质中酶催化合成月桂酸甾醇酯被引量:9
2007年
初步研究了不同脂肪酶在有机溶剂中对月桂酸甾醇酯的催化效果,最终选定Novo435脂肪酶为催化剂,正己烷为溶剂,反应温度40℃,酶用量为底物质量的15%,底物摩尔配比为3∶1(月桂酸∶甾醇),反应时间为24h,酯化率达到36.5%。
姚晓玲黄琴陈茂彬
关键词:植物甾醇月桂酸酶催化
海藻糖产生菌株的化学诱变选育被引量:1
2007年
从土壤中分离纯化获得9株酵母菌株,并从中得到一株海藻糖产量较高酵母菌株,经初步菌种鉴定属瓶形酵母属。以其作为出发株,得出了以硫酸二乙酯(DES)诱变该株的致死率曲线,诱变剂用量为1%、诱变时间为50min时,该株的致死率达到75%。在该诱变条件下,采用三氯乙酸浸提酵母菌中的海藻糖,用硫酸蒽酮法在波长为620nm测定其海藻糖的含量。突变株经初筛和复筛,得到海藻糖高产菌株,其海藻糖含量较出发株高1.6倍,海藻样含量达到525μg/mL发酵液,干重比为19%,是目前报道海藻糖在酵母中干重比的1.2倍。
方尚玲游剑何文涛
关键词:海藻糖酵母菌硫酸二乙酯致死率
鱼腥草黄酮抗抑郁活性的研究被引量:24
2009年
采用高浓度皮质酮处理pc12细胞以模拟抑郁症病人脑神经元损伤状态;采用MTT法评价了鱼腥草黄酮的细胞毒性及其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采用小鼠悬尾实验、小鼠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小鼠的不动时间,探讨鱼腥草黄酮的抗抑郁作用。结果表明,在最大无毒浓度128μmol.L-1以内,鱼腥草黄酮对高浓度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有很明显的保护作用,最小有效浓度为1μmol.L-1,细胞毒性等级为1级;在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中,128 mg.kg-16、4 mg.kg-1、32 mg.kg-11、6 mg.kg-1剂量组鱼腥草黄酮均能显著缩短小鼠不动时间。表明鱼腥草黄酮有明显的抗抑郁活性。
龚乃超陈箐筠刘枣干信张迎庆
关键词:鱼腥草黄酮抗抑郁活性
产D-核糖菌株的选育研究
2007年
对发酵法生产D-核糖菌种的进展及选育条件等进行研究。
廖湘萍彭其安王伟平吴思方
关键词:D-核糖菌种选育
发酵法生产D-核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7年
对发酵法生产D-核糖的生物合成途径、菌种选育、发酵条件等进行了综述。
廖湘萍彭其安王伟平吴思方
关键词:D-核糖菌种选育发酵条件
红酵母细胞壁中几丁质及壳聚糖的红外光谱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本文用同一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分别以红酵母菌株A、B、C、D、F、R发酵所得的细胞壁制备了几丁质,测定了各类菌株的几丁质含量,并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对其脱乙酰几丁质(壳聚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几丁质在红酵母细胞壁中的含量比较低,不同种属红酵母菌株细胞壁中的几丁质含量差异较大。红酵母菌株D细胞壁中的几丁质含量为2.34±0.17%(w/w,干细胞),属最低,红酵母菌株C细胞壁中的几丁质含量为5.28±0.22%(w/w,干细胞),属最高。其六种壳聚糖的红外光谱基本相似,脱乙酰度相近(76%~80%),只存在个别峰值、峰位的差异,表明六种壳聚糖的基本结构相同,但其空间构象和结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赵颖罗璇钟晓凌王金华
关键词:红酵母细胞壁几丁质壳聚糖脱乙酰度红外光谱
槲皮素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0
2009年
利用pc12细胞的抗抑郁损伤模型,研究了槲皮素的抗抑郁作用。槲皮素、氯丙咪嗪与0.1 mmol.L-1皮质酮共孵pc12细胞48 h,用MTT比色法判断细胞损伤程度。结果表明,高浓度皮质酮处理pc12细胞后,细胞存活率比正常细胞降低;当给予槲皮素或氯丙咪嗪后,细胞存活率升高,表明细胞损伤减少或接近正常。与经典抗抑郁剂氯丙咪嗪的作用效果一样,槲皮素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有抗抑郁作用。
陈箐筠干信
关键词:槲皮素抗抑郁剂皮质酮PC12细胞
红酵母产类胡萝卜素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从提取溶剂及提取条件等方面对红酵母产类胡萝卜素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方法:用单因子实验对提取溶剂进行了筛选;用析因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最陡爬坡实验和中心组合设计实验,优化得到了最佳的类胡萝卜素提取条件。结果:结果表明丙酮和二甲亚砜组成的复合体系是理想的提取溶剂。溶剂添加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丙酮与二甲亚砜组分比例都对红酵母产类胡萝卜素提取产生一定影响,其中溶剂添加量和丙酮与二甲亚砜组成比例的影响最为显著(P<0.001)。最佳优化提取条件为:溶剂添加量为42.66%(V/V),丙酮与二甲亚砜组成比例为62.47%(V/V),温度为20℃,提取时间为90min,在此条件下红酵母产类胡萝卜素的最大提取量为5.51μg/ml。结论:实验得到了红酵母发酵产类胡萝卜素溶剂提取条件的一个非常合适的模型。
罗璇钟晓凌王金华谈丹
关键词:红酵母类胡萝卜素响应面优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