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022035)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刘贤谦王丁王琼刘随存邓彩萍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多样性
  • 1篇枣缩果病
  • 1篇症状
  • 1篇生态控制
  • 1篇生物防治
  • 1篇缩果病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危害症状
  • 1篇物防
  • 1篇细交链孢菌
  • 1篇昆虫
  • 1篇交链孢
  • 1篇交链孢菌
  • 1篇果病
  • 1篇害虫
  • 1篇害虫生态控制
  • 1篇发病
  • 1篇发病规律
  • 1篇发病率

机构

  • 4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山西省林业科...

作者

  • 4篇刘贤谦
  • 2篇王丁
  • 2篇刘随存
  • 1篇邓彩萍
  • 1篇王琼

传媒

  • 1篇山西林业科技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太谷县枣园昆虫群落结构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对太谷地区枣园中昆虫群落及其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在4个样地的枣园中,有昆虫119种,它们分别隶属于12个目,55个科;不同枣区昆虫群落的科数、物种数及其丰盛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王丁刘贤谦
关键词:昆虫群落结构多样性
山西枣黑顶病的危害症状及发病规律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选取山西省晋中地区5个有代表性的枣园,系统调查了枣园枣黑顶病的症状、病果的分布型以及发病规律。结果显示:枣黑顶病在四卦、里美庄、王村、东崖、南流等枣区普遍发生,以四卦发病最重,主栽品种壶瓶枣发病率和发病指数分别达73.6%、63.45。发病症状为果实顶部失水萎缩,坏死,但不腐烂,果实病斑处味苦涩,病果无食用及商品价值。枣黑顶病在枣果膨大期、白熟期和成熟期均可发病,首先在果实顶部出现淡黄色的小病斑,随后斑块逐渐变大,呈黑褐色,皱缩。枣黑顶病的发病规律是树顶重于树下,外缘重于内膛;在病区内黑顶病病株呈均匀分布,不存在中心病株和中心病区;离砖厂距离近的区域发病重,远离砖厂的区域发病轻或者不发病。枣黑顶病的发病符合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病规律。
邓彩萍刘贤谦刘随存王琼范卫国阎宏晋
关键词:症状发病率发病规律
枣园害虫生态控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6年
回顾枣园有害生物防治的历史,介绍了生态控制的概念、害虫生态控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枣园害虫生态控制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害虫生物防治在害虫生态控制中的作用。
王丁刘贤谦
关键词:生态控制生物防治
枣缩果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依据柯赫氏法则进行分离、回接、再分离,证明枣缩果病(Fruit shrink disease)的病原菌是半知菌亚门中的细交链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Fr.)Keissler和聚生小穴壳菌Dothio...
刘随存刘贤谦高洁
关键词:枣缩果病病原细交链孢菌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