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5037172)

作品数:9 被引量:46H指数:3
相关作者:张成申本昌苏全喜卢锡林王淑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肌营养不良
  • 7篇肌营养不良症
  • 7篇不良症
  • 6篇基因
  • 3篇突变
  • 3篇面肩肱型
  • 3篇面肩肱型肌营...
  • 3篇面肩肱型肌营...
  • 3篇DUCHEN...
  • 3篇DUCHEN...
  • 2篇点突变
  • 2篇突变检测
  • 2篇携带者
  • 2篇基因诊断
  • 2篇发病
  • 2篇变性高效
  • 2篇变性高效液相
  • 2篇变性高效液相...
  • 1篇点突变分析
  • 1篇遗传性

机构

  • 8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中山大学
  • 3篇广东药学院附...
  • 2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北卡罗莱纳州...

作者

  • 9篇张成
  • 7篇申本昌
  • 3篇苏全喜
  • 2篇姚晓黎
  • 2篇于美娟
  • 2篇曾缨
  • 2篇卢锡林
  • 2篇王淑辉
  • 2篇李婉仪
  • 1篇陈松林
  • 1篇孙筱放
  • 1篇王展航
  • 1篇冯善伟
  • 1篇尚延昌
  • 1篇张雅妮
  • 1篇吴金浪
  • 1篇李少英
  • 1篇梁颖茵
  • 1篇李洵桦
  • 1篇冯慧宇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50例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的基因诊断与临床特征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对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FSHD)患者进行基因诊断并总结其临床特征,以提高FSHD的诊断水平。方法以p13E-11为探针用EcoRⅠ+BinⅠ双酶切的Southern杂交方法对50例FSHD患者进行基因诊断,并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总结。结果50例FSHD患者的基因诊断结果为EcoRⅠ+BinⅠ/p13E-11片段大小介于10~33.5 kb,平均(17.70±6.628)kb。家族遗传性患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FSHD多在青少年期慢性起病,病情缓慢进展;选择性侵犯面肌、肩带肌和上臂肌,部分患者逐渐累及盆带肌和下肢肌肉,患肌常不对称受累;血清CK水平正常或轻中度增高,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肌活检呈肌病特征。结论以p13E-11为探针用EcoRⅠ+BinⅠ双酶切的Southern杂交方法可对FSHD患者进行基因诊断,识别FSHD的临床特征以及进行基因诊断可提高FSHD的诊断水平。
苏全喜申本昌曾缨卢锡林谢有梅李婉仪张成
关键词: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基因诊断
非缺失/重复型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患者的致病点突变分析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检测非缺失/重复突变型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musculardystrophy,DMD)的致病点突变。方法对6个家系的6个无关DMD男性患者的DMD基因的79个外显子及5′-、3′-非翻译序列进行PCR扩增,产物通过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进行突变筛查。结果6例非缺失/重复突变型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患者,检测出了5例患者的致病点突变,即697-698insGT,C616T,G1255T,C4279T和C2302T。第1个点突变引起移码突变,后4个致病点突变引起翻译的提前终止,最终导致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患者3除致病点突变外,在第39内含子还发现1个T5586+61A点突变;患者5还检测出了一个位于第8外显子的错义突变;而没有检出致病点突变的患者6,发现了2个外显子突变及2个内含子序列点突变,即C2168+13T、G5234A、C5280T和5740-13dupG。所有检出的突变有7个点突变未见报道。结论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结合测序,可用于检测DMD患者的点突变,该方法具有准确、灵敏的特点。
申本昌张成陈松林孙筱放李少英姚晓黎王淑辉卢锡林
关键词:变性高效液相色谱点突变
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及携带者的基因缺失和重复突变检测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利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PCR扩增技术检测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患者及其可能的女性携带者的dystrophin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方法利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PCR扩增对32例DMD患者及其27个可能的女性携带者的dystrophin基因缺失、重复进行检测。结果32个先证者中,共检测出了24例DMI)患者具有一个或多个外显子的缺失,l例DMD患者具有重复突变,l例患者为第19外显子的无义突变(R768X),6例没有检测出缺失、重复突变的先证者可能是点突变所致。17个先证者的18位女性亲属具有和先证者相同的缺失、重复突变。结论多重连接依赖探针PCR扩增技术可用于检测DMD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可以检测DMD基因女性携带者的基因杂合情况,在检测DMD基因缺失和重复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申本昌张成孙筱放张慧敏李少英
关键词: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及携带者的致病基因突变检测
2008年
目的检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及携带者的dystrophin基因致病突变类型,为防止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的再发提供信息。方法利用多重引物连接依赖式扩增技术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临床研究发现的20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的DMD基因突变。结果缺失突变10例,重复突变1例,终止密码子突变4例,5例未发现致病突变。结论通过致病突变的检测可以为防止患者家庭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的再发提供优生优育指导。
申本昌苏全喜冯善伟梁颖茵张成
关键词:点突变携带者
多轴空病患者一例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王淑辉张成尚延昌文剑明吴金浪于美娟张雅妮
关键词:病理特征先天性肌病肌张力低下关节挛缩
遗传性神经纤维瘤病Ⅰ型伴POEMS综合征被引量:1
2006年
POEMS综合征和遗传性神经纤维瘤病I型(NFⅠ)是不同病因不同发病机制致病的两种疾病,但均可引起多系统损害,症状体征有交叉,二者合并病例很罕见。本文报告了近期收治的以多发周围神经病和多发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遗传性神经纤维瘤病I型伴POEMS综合征的病例,并讨论了POEMS综合征和NFⅠ的多发周围神经病和多发脏器损害的特点。
赵翠萍张成李洵桦冯慧宇姚晓黎申本昌于美娟
关键词:POEMS综合征发病机制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1A的基因型与表型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FSHD)1A的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对来自33个无关家系的50名临床诊断FSHD的患者进行EcoRⅠ+BlnⅠ双酶切基因诊断以及临床表型评分,应用Spearman秩相关方法分析FSHD1A基因诊断的EcoRⅠ+BlnⅠ/p13E-11DNA片段大小与临床表型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0名FSHD患者的基因诊断结果为EcoRⅠ+BlnⅠ/p13E-11DNA片段大小介于10 ̄33.5kb,平均(17.70±6.628)kb,其中同一家系中不同患者的基因诊断结果相同。对33个家系各取一名患者的基因诊断结果与临床表型评分做相关分析,R=-0.34,P=0.03。校正控制年龄因素后做偏相关分析,R=-0.3775,P=0.017。结论EcoRⅠ+BlnⅠ/p13E-11DNA片段大小与FSHD1A的临床表型之间具有负相关性,它在判断FSHD1A病情预后以及遗传咨询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苏全喜申本昌曾缨谢有梅王展航刘晓蓉李婉仪张成
关键词: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基因诊断
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DMD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比较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法(MLPA)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检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DMD基因缺失/重复突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22位无关DMD男性患者,采用MLPA法对经DHPLC技术检测过的患者的DMD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进行突变筛查,同时对先证者的23位女性亲属进行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检测。结果DHPLC技术和MLPA法均检测出11位先证者具有DMD基因缺失突变,3位先证者具有DMD重复突变;MLPA法除能更精确地检测出上述突变外,还检测出DHPLC法未检测出的两位患者的DMD基因存在缺失突变。16个家系中18位可能的女性携带者中,12位经检测为缺失/重复突变携带者。两种方法均未检测到6位先证者及其女性亲属DMD基因具有缺失/重复突变。结论与DHPLC法和传统的多重PCR方法相比,MLPA法检测DMD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位置更为准确。MLPA法可用于检测先证者及家系中女性携带者DMD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
申本昌张成孙筱放李少英
关键词: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6年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至今尚未找到其致病基因。大部分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和4q35区域3.3-kb的串联重复序列Z4D4的整倍缺失紧密连锁,几乎所有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Southern杂交片段小于35 kb(少于11个D4Z4重复序列),而正常人群该片段为350 kb(11-150个D4Z4重复序列)。通过分子生物学研究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在4q35区域内,排除了FRG1、FRG2、ALP、ANT1、DUX4、YY I、HMGB2及Nu-c lolin等几个可能的候选基因;有关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发病机制的位置变异效应假说,需要更多的证据支持;另一假说认为,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D4Z4区域内类似沉默子的序列与转录抑制复合物相结合,由于D4Z4的缺失,该复合物不能形成并导致D4Z4上游基因的过表达,有关基因的过表达通过某种不明机制导致FSHD疾病的发生;D4Z4的缺失使4qter在细胞核内的定位异常,使许多基因的表达不正常,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并最终导致FSHD疾病的发生,也是FSHD发病的可能性机制之一。FSHD的发病相关基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有待深入。
申本昌张成
关键词:候选基因转录抑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