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08361)
- 作品数:3 被引量:37H指数:3
- 相关作者:韩威张学余李国辉苏一军陆进宏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扬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5个地方鸡种肌肉脂肪酸相对含量比较及因子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以5个地方鸡品种白耳鸡(BAI)、狼山鸡(LAN)、萧山鸡(XIS)、北京油鸡(YOU)、泰和乌骨鸡(TAI)为研究对象,比较品种间13项肌肉脂肪酸组成指标的相对含量的差异,并对13项脂肪酸组成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泰和乌骨鸡的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最高(44.96%),其次为狼山鸡(43.26%)、北京油鸡(38.98%)、萧山鸡(38.56%)、白耳鸡(34.40%),其中泰和乌骨鸡、狼山鸡与白耳鸡相对含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白耳鸡的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最高(63.99%),其次为北京油鸡(59.76%)、萧山鸡(59.45%%)、狼山鸡(55.34%)、泰和乌骨鸡(54.43%),其中白耳鸡与泰和乌骨鸡、狼山鸡相对含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白耳鸡的必需脂肪酸相对含量最高(6.76%),且与狼山鸡(3.84%)、泰和乌骨鸡(4.17%)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与萧山鸡(5.98%)、北京油鸡(6.72%)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获得的前3个主成分可以解释全部变异的94.865%,其中第1、2、3主成分分别解释总变异的58.632%、22.479%和13.754%.将5个地方鸡种归入三大类,萧山鸡、狼山鸡和北京油鸡聚为一类,白耳鸡、泰和乌骨鸡分别形成独立分支.
- 张学余韩威李国辉
- 关键词:地方鸡种脂肪酸聚类分析
- 鸡GH和POU1F1基因多态性及基因聚合对产蛋数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0年
- 以GH和POU1F1作为影响鸡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白耳鸡GH外显子4和POU1F1外显子3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GH、POU1F1单基因型和两基因聚合基因型与72周龄产蛋数的关联.结果表明,GH基因exon4(C2338G\C2341T)的突变和POU1F1基因exon3的突变(A5331T)基因型CC与白耳鸡的72周龄产蛋数显著相关(P<0.05),基因型AA、CC对产蛋数的加性效应分别为3.80和3.57.聚合基因型AACC个体72周龄产蛋数(除基因型ABCC外)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基因间的互作效应不显著(P>0.05).扩繁F1代聚合基因型AACC个体72周龄产蛋数与前一世代相当.
- 李国辉魏岳张学余韩威屠云洁苏一军
- 关键词:GH基因POU1F1基因基因聚合产蛋数
- 饲料能量和蛋白含量对苏禽乌骨鸡日增重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0年
- 以苏禽乌骨鸡为试验素材,采用2因素3水平设计,分析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对苏禽乌骨鸡日增重的影响,试验分3期(0~4周龄、5~8周龄、9~12周龄)。结果表明:0~4周龄、5~8周龄、9~12周龄公鸡、母鸡各处理组间日增重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日增重为衡量指标确定的各期日粮最适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分别为:0~4周龄公鸡代谢能11.72MJ/kg,粗蛋白20%;母鸡代谢能11.30MJ/kg,粗蛋白20%;5~8周龄公鸡代谢能12.55MJ/kg,粗蛋白19%;母鸡代谢能11.72MJ/kg,粗蛋白18%;9~12周龄公鸡代谢能12.69MJ/kg,粗蛋白17%;母鸡代谢能12.55MJ/kg,粗蛋白17%。蛋白因素对0~4周龄公鸡、母鸡日增重的效应显著(P<0.05),能量因素对5~8周龄、9~12周龄公鸡、母鸡日增重的效应显著(P<0.05),各期中蛋白因素和能量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但交互效应对公鸡、母鸡日增重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
- 张学余韩威苏一军李国辉陆进宏
- 关键词:代谢能粗蛋白日增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