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ZX036)
-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周接兵陈代湘刘依平更多>>
- 相关机构: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近代湘学对“夷夏之防”和“中体西用”的突破被引量:1
- 2014年
- 19世纪中叶,面对严重的内忧外患,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发动了旨在"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在兴办洋务的过程中,洋务派和顽固派先后进行了两次大的论战,顽固派的指导思想是"夷夏之防",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以郭嵩焘、曾纪泽为代表的湘学人物,坚持湘学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在实践过程中逐步突破了这两大指导思想,开维新变法之先声,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 陈代湘周接兵
- 关键词:中体西用
- 毛泽东、蔡和森走向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历程
- 2015年
- 马克思主义在湖南传播过程中,青年毛泽东和蔡和森无疑是首屈一指的核心人物和灵魂人物。他们俩志同道合,意气相投,在救国救民的道路上艰辛探索,在中西文化之间甚深抉择,最终找到并信仰了马克思主义,创建并领导了中国共产党,共同翻开了中国革命史和湖南革命史崭新的一页,同时也在湘学传承和发展史上写下了璀璨夺目的一笔。
- 陈代湘周接兵
- 关键词:毛泽东马克思主义
- 冲决网罗:谭嗣同、唐才常向封建制度宣战及其对民主自由的追求被引量:1
- 2015年
- 在湖南维新运动舞台上,被誉为"浏阳二杰"的谭嗣同和唐才常无疑是主角。谭嗣同从形而上的仁学出发,对纲常名教、君主专制、封建经济进行了激烈抨击,在政治思想上为维新变法开辟了道路。唐才常则从历史和现实出发,通过中西制度和文化的比较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进行了批判,并对西方民主制度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 陈代湘周接兵
- 关键词:谭嗣同唐才常封建制度民主自由
- 文化冲突与湘学的近代转型被引量:2
- 2015年
- 鸦片战争前后激烈的文化冲突促使湘学向近代转型。从其转型的历史过程来看,首先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内部的文化冲突,体现为湘学中的今文经学、理学和实学对传统文化内部各派别特别是乾嘉汉学、陆王心学的批判,这是推动湘学转型的内在因素。然后是西方文化冲突下湘学人物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及应对,这是推动湘学转型的外在因素。转型后的湘学获得了与传统湘学截然不同的思想形态和历史使命,并开始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 陈代湘周接兵
- 关键词:文化冲突湘学
- 马克思主义大论战与湘学的新民主主义转型
- 2016年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战胜其他社会思潮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从传入中国到其主导地位之确立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与实用主义、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三次大论战。湘学人物毛泽东、蔡和森、李达等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这三次大论战,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批判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学说,有力地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为中国社会以及湘学的新民主主义转型作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和文化贡献。
- 陈代湘周接兵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论战新民主主义
- 湖南守旧士绅的翼教与维新运动的转向
- 2015年
- 在近代维新运动史上,湖南无疑是维新变法的主要阵地。以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皮锡瑞、樊锥等为代表的湘学人物向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宣战,掀起了全面学习西方的高潮。与此同时,湖南守旧士绅也从政治上和思想上对变法进行了联合扼杀,导致了维新变法的失败,也促成了中国历史由维新向革命转变。
- 陈代湘周接兵
- 关键词:维新变法
- 胡寅的佛学批判与宋代儒学的自我认同
- 2012年
- 在宋代儒释文化会通、儒学遭遇身份危机的背景下,胡寅以灵魂不灭、佛性慈悲、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佛学、佛教基本理论为对象,从学理和经验两个方面展开了严正的批判,严格区分了儒学和佛学宇宙论、形神论、心性论、工夫论等理论的根本差异。他的批判上承二程、张载,下启朱熹,呈现出鲜明的理学特点,代表了儒释之间的文化冲突面相,对宋代儒学自我认同的重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刘依平
- 关键词:儒学身份危机
- 走向共和:湘学在革命与立宪之间的历史抉择
- 2015年
- 20世纪初的中国,为了挽救危亡,清廷与民间有识之士都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形成了许多救国思潮。在众多思潮中,革命派所主张的排满革命与立宪派所主张的君主立宪无疑是影响最大的两种方案。二者之间的交锋是中国资产阶级内部关于中国前途或者说中国现代化道路问题的根本抉择,也是中西文化之间在20世纪初的又一次大较量,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湘学人物也参与了在这场大交锋,对立宪派进行了猛烈批判,对清廷假立宪进行了无情揭露,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
- 陈代湘周接兵
- 关键词:民主革命君主立宪预备立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