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0153)

作品数:10 被引量:35H指数:4
相关作者:杨坤杨国静朱宏儒周晓农吴锋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人民政府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钉螺
  • 5篇血吸虫
  • 5篇吸虫
  • 3篇血吸虫病
  • 3篇日本血吸虫
  • 3篇吸虫病
  • 3篇虫病
  • 2篇日本血吸虫病
  • 2篇尾蚴
  • 2篇灭螺
  • 2篇灭螺药
  • 2篇湖北钉螺
  • 1篇地理种群
  • 1篇血吸虫感染
  • 1篇血吸虫尾蚴
  • 1篇药物
  • 1篇疫情
  • 1篇疫情分析
  • 1篇撒粉
  • 1篇杀螺效果

机构

  • 10篇江苏省血吸虫...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市疾病预...
  • 1篇南京市人民政...
  • 1篇无锡市疾病预...
  • 1篇江苏省人民政...
  • 1篇扬州市人民政...
  • 1篇镇江市疾病预...
  • 1篇镇江市人民政...
  • 1篇汉寿县疾病预...

作者

  • 10篇杨坤
  • 3篇吴锋
  • 3篇杨国静
  • 3篇周晓农
  • 3篇朱宏儒
  • 2篇梁幼生
  • 2篇李石柱
  • 2篇黄轶昕
  • 2篇洪青标
  • 2篇孙乐平
  • 2篇张丽
  • 1篇吴蔚庆
  • 1篇贾铁武
  • 1篇杨坚波
  • 1篇葛均
  • 1篇张键锋
  • 1篇王显红
  • 1篇霍志萍
  • 1篇吴红辉
  • 1篇杨频

传媒

  • 6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国际医学寄生...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下游3省湖北钉螺不同地理种群的群体遗传结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对长江下游江西、安徽和江苏3省湖北钉螺的不同地理种群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以探讨rDNA ITS分子标记在钉螺扩散路径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3省9个种群的钉螺样本,提取基因组DNA,PCR特异性扩增rD NA ITS基因并克隆测序,统计分析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遗传距离和种群遗传多样性等参数,利用单倍型构建家系网络图。结果9个种群共获得有效序列93条,检测到78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988和0.012 88,表明钉螺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其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种群间遗传距离为0.001 6-0.002 3,显示钉螺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较高;家系网络图显示所有单倍型虽可形成3个主要的家系分支,但各地理种群在家系网络图中无明显分化。结论长江下游江西、安徽和江苏3省沿长江分布的湖北钉螺群体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个体间,群体间未形成明显的遗传分化。rDNA ITS分子标记在钉螺扩散路径监测中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
崔斌霍志萍杨坤张丽杨频尤平李石柱
关键词:湖北钉螺RDNA-ITS种群遗传结构亲缘关系
湖区某县日本血吸虫病时空模型的构建与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基于贝叶基斯模型构建日本血吸虫病时空分布模型,分析血吸虫病时空格局变化,评估环境变化对血吸虫病疫情的影响。方法利用湖南省汉寿县1996-2005年的查病数据和遥感提取的环境因子,在考虑血吸虫病检查方法灵敏度和特异度的不确定性和血吸虫病时空格局的基础上,构建不同的血吸虫病贝叶斯模型,筛选最佳模型,分析10年间血吸虫病的时空格局变化,并评估退田还湖工程对血吸虫病疫情的影响。结果血吸虫病贝叶斯时空交互模型为最佳模型。10年间,汉寿县人群血吸虫感染率无显著时间相关性,每年人群血吸虫感染率的空间相关结构差异较大;血吸虫感染率预测变化图显示汉寿县沅水以南地区无显著性变化,沅水以北地区的感染率显著增加,提示本研究区域内单退型退田还湖对血吸虫病的影响程度可能要强于双退型。结论基于贝叶斯模型,构建血吸虫病时空分析模型是切实可行的。该类模型在分析和预测血吸虫病分布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确定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的重要工具。
杨坤周晓农王显红杨国静贾铁武何未龙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退田还湖湖区
10种药物室内杀灭钉螺的效果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寻找和筛选新的高效、低毒和使用方便的杀螺剂。方法采用浸泡法、喷洒法和撒粉法,在实验室环境下对10种除草类药进行杀螺试验,同时以清水作空白对照。结果浸泡法A-004、13—008和B-009,在0.5、1.0、2.0、4.0、8.0、16.0和32.0mg/L浓度下,其24、48h和72h的杀螺率分别为6.7%~56.7%、23.3%~86.7%和30.0%~100.0%:6.7%~80.0%、10.0%~96.7%和26.7%~100.0%;10.0%~66.7%、16.7%~100.0%和23.3%~100.0%;喷洒法B-009用0.5、1.0、2.0、4.0、8.0、16.0和32.0g/m^2喷洒,3、7d和15d的杀螺率为3-3%~90.0%、13.3%。96.7%和20.0%~100.0%;撒粉法A-001和A-002药样采用相同喷洒法剂量作撒粉灭螺,其3、7d和15d的杀螺率分别为6.7%~96.7%、10.0%-100.0%和16.7%~100.0%;6.7%~933%、6.7%~100.0%和20.0%~100.0%。结论10种除草类药样在各灭螺方法中均有一定的灭螺活性,撒粉法显示A-001和A-002具有较好的灭螺活性,故值得进一步研究。
吴锋朱宏儒杨坤
关键词:钉螺灭螺药杀螺效果
2005-2010年江苏省血吸虫病国家级监测点疫情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分析2005-2010年江苏省8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状况,掌握各监测点的疫情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在江苏省设立8个监测点,开展病情、螺情等疫情纵向观察。结果2005-2010年8个监测点居民血吸虫血检阳性率、感染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分别由2005年的9.04%和0.22%下降至2010年的4.34%和0.02%,下降率分别为51.99%和90.91%;农民、渔民和商业服务等职业人群感染率较高,低年龄组学生感染度相对较高,未发现本地急性感染者。共调查7 466.46 hm2环境,分别查出钉螺与感染螺面积2 213.98 hm2和247.91 hm2,活螺密度和感染螺密度逐年下降,2010年未发现感染性钉螺,总体钉螺面积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江苏省居民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并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对钉螺和传染源的监测和控制仍需进一步加强。
杨坤杨国静洪青标黄轶昕孙乐平高扬高原张联恒杨坚波朱宏儒梁幼生
关键词:血吸虫病疫情
应用微卫星DNA标记探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钉螺群体遗传结构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应用微卫星DNA分子标志分析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钉螺群体的遗传结构。方法利用6对微卫星DNA引物,对采集自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湖南汉寿县、湖北阳新县、江西星子县、安徽当涂县和江苏扬州邗江区的湖北钉螺的P84、T5-13、T5-11、T4-22、T6-27和P82等6个位点进行荧光标记通用引物PCR扩增。每个采集点采集20~50个钉螺标本,共165个。统计分析各群体的等位基因数(Na)、近交系数(FIS)、期望杂合度(He)、观察杂合度(Ho)、多态信息含量(PIC)、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和遗传距离,根据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并进行分子变异方差分析(AMOVA)。结果 5个湖北钉螺群体在6个微卫星位点等位基因数范围为3~33,平均为15.833。群体的平均He和Ho范围分别为0.600~0.883和0.308~0.759,两者在湖北群体最高,在江苏群体最低。群体的FIS范围为0.143~0.539。成对群体间的FST范围为0.0006~0.0531,由于FST值较小,提示群体间未出现明显遗传分化。各群体的平均PIC为0.511~0.850,除江苏群体外,均为高度多态。分级AMOVA结算结果显示,变异主要存在于个体间,占总变异的95.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群体与江苏群体首先聚为一支,然后依次同湖南、江西、湖北群体聚在一起。结论湖北钉螺多样性较为丰富;聚类分析结果符合湖北钉螺的地理分布格局;5个群体之间遗传差异较小,微卫星DNA的变异主要存在个体间。
李石柱张丽刘琴吕山王强钱颖骏杨坤周晓农
关键词:湖北钉螺微卫星DNA
云南省洱源县山区村级尺度的钉螺时空分布格局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基于贝叶斯模型构建山区钉螺与感染性钉螺的时空分布模型,分析钉螺与感染性钉螺的时空格局变化,识别其在村级水平的时空分布规律。方法利用云南省洱源县2000-2006年的现场钉螺调查与实验室检测数据及村边界等空间数据,采用贝叶斯模型构建村级水平间的钉螺与感染性钉螺时空独立与交互模型,分析钉螺与感染性钉螺的时空格局变化,并识别其时空分布规律。结果钉螺分布时空交互模型和感染性钉螺时空独立模型的拟合优度稍强于其它模型。钉螺时空交互模型的空间相关系数的95%可信区间包括0;感染性钉螺时空独立模型的空间与时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63和0.28,但95%可信区间包括0,提示钉螺与感染性钉螺村级尺度的空间相关系数与时间相关系数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区域的山区钉螺与感染性钉螺在村级间无显著性时空相关性,提示山区钉螺研究应开展更小尺度下的研究。
黄宁波杨坤施学文李红军周晓农董兴齐
关键词:钉螺
江苏省14个县(市、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的效果评价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考核评估江苏省14个县(市、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的防治效果。方法按照《血吸虫病防治地区达标考核评估方案》的要求,采取听汇报、查看资料和现场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评估。审核近2年以行政村为单位反映病情、螺情变化和防治工作等数据资料;按照分层抽样的原则,每县(市、区)分别在重、中、轻流行镇(乡、街道)中各抽取1个流行程度较重的行政村作为被考核村,调查常住人口和散养家畜病情以及近3年查出钉螺且人畜活动频繁环境的钉螺感染情况。结果 2007-2010年江苏省对14个县(市、区)进行了传播控制达标考核,现场抽查了39个镇(乡、街道)42个村。共计调查264个环境,1679.73hm2,39894框,捕获钉螺2179只;解剖全部活螺405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共计调查居民22147人,其中血清学检查22147人,阳性300人,阳性率为1.35%(0.30%~4.26%);粪检297人,未查到粪检阳性病人。共计调查家畜2931头(只),其中牛230头,猪2333头,羊368只,均未查到阳性。14县(市、区)均已建立了以行政村为单位,能反映当地血吸虫病病情、螺情等变化的血防档案资料。资料显示,14个县(市、区)均在考核前2年灭光了感染性钉螺,平均未查出感染性钉螺年份为2.71年(2~4年),所有被考核县(市、区)在考核前3年以上未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结论对照我国《血吸虫病控制和消灭标准》(GB15976-2006),江苏省14个县(市、区)均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孙乐平田增喜杨坤黄轶昕洪青标高扬吴蔚庆邱作君杨国静闵捷葛均梁幼生高琪吴红辉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
灭螺药筛选与杀螺效果实验观察研究
2012年
目的寻找和筛选新的高效、低毒又使用方便的杀螺剂,为现场防治提供新的杀螺措施。方法采集10种除草类药样,分别采用"浸泡法、喷洒法和撒粉法"进行室内杀螺试验,同时以清水作空白对照。结果通过初筛和复筛杀螺实验观察,其中浸泡法中显示一定杀螺效果的有A-004、B-008和B-009 3种药样,其24h、48h和72h的LC50分别为5.991 mg/L、1.598 mg/L和1.699mg/L;5.449 mg/L、2.728 mg/L和2.257mg/L;5.870 mg/L、3.787 mg/L和1.876mg/L;在喷洒法中显示杀螺效果较好的为B-009药样,其3d、7d和15d的LC50为4.949 g/m2、2.415 g/m2和1.701mg/L;而在撒粉法实验中显示较好杀螺效果的A-001和A-002 2种药样,其3d、7d和15d的LC50为分别为7.112 g/m2、2.498 g/m2和2.020 g/m2;4.717 g/m2、1.579 g/m2和1.093 g/m2。结论 10种除草类药样在各灭螺方法中均显示了一定的灭螺活性,但在浸泡和喷洒法中,各药样4.0mg/L(g/m2)及以下浓度和剂量的杀螺效果并不理想,其杀螺率一般或较低,而A-001和A-002 2种药样则在撒粉法中显示了较好的杀螺效果,故值得进一步研制和探索。
吴锋朱宏儒杨坤
关键词:浸泡法钉螺
漂浮式血吸虫感染哨鼠笼制作与现场应用测定效果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哨鼠在不同环境疫水测定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及时掌握江、湖、河水域中日本血吸虫尾蚴分布动态和规律。为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2号铅丝手工编制的长方形漂浮式鼠笼。将其分隔5间并配活动门盖,每间投放小鼠(哨鼠)2只。同时在其两端分别用(37cm×10cm)条形泡沫塑料作浮标并加以固定.使漂浮式鼠笼能随水位自由升降而不下沉.并观察其测定效果。结果漂浮式鼠笼在现场哨鼠疫水测定中.能使笼内小鼠四肢、腹部和尾巴正好接触到疫水。而且能使漂浮式鼠笼更加稳固于被测水域水面.使被测小鼠死亡明显减少。现场哨鼠测定效果十分满意。结论此法既安全、简易,又价廉、方便,值得各地在现场血吸虫病监测预警中推广应用。
吴锋杨坤李伟张键锋
关键词:监测预警血吸虫尾蚴
钉螺人工群体感染血吸虫时间的优化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钉螺人工群体感染血吸虫的优化时间。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日本血吸虫毛蚴分别感染钉螺2、3、4 h 3组,观察感染60-120 d后各组钉螺死亡率、钉螺感染率及尾蚴获得量,分析各组3个指标的差异,以钉螺死亡率相对低、钉螺感染率和尾蚴获得量相对高的钉螺感染时间为最优时间。结果3 h感染组60 d的钉螺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钉螺死亡率低于其他组(P〈0.05),60-120 d的尾蚴获得量显著高于2 h感染组(P〈0.05),与4 h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室条件下,血吸虫毛蚴人工群体感染钉螺3 h为相对优化的感染时间。
熊春蓉姚韵怡杨坤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感染率尾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