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261002)
- 作品数:16 被引量:61H指数:6
- 相关作者:陶朱祝黔江薛赛凤牟兰张建新更多>>
-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省长基金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瓜环与2,2'-联吡啶衍生物的相互作用被引量:5
- 2005年
- 利用1H NMR技术、紫外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方法,考察了对六、七以及八元瓜环与多种2,2'-联吡啶衍生物相互作用形成的主客体配合物结构及光学性质.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2,2'-联吡啶衍生物与瓜环作用不仅形成多种不同包结比的稳定包结配合物,且所形成的主客体包结配合物的结构及光谱性质也各不相同;同时用几种方法协同考察起到了互为补充、互为验证的良好效果.
- 杜莹薛赛凤牟兰祝黔江陶朱张建新
- 关键词:瓜环^1HNMR技术联吡啶衍生物相互作用配合物结构
-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对制备超细Co_3O_4粉体形貌的影响
- 2009年
- 通过液相沉淀法,在反应体系中分别引入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PVA)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得到沉淀前驱体,再将沉淀前驱体在一定温度下热处理,获得两种超细Co3O4粉体.对合成的Co3O4粉末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添加PVP所制得样品的首次可逆容量为851.4 mAh/g,但是容量保持能力差,添加PVA制得样品首次可逆容量为759.0 mAh/g,具有更好的容量保持能力.并初步分析了在制备超细Co3O4材料形的过程中,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其形貌的影响.
- 鲁顺保刘超王科军郭辉瑞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形貌
- 六~八元瓜环与咪唑[4,5-f]-1',10'-菲咯啉衍生物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1
- 2005年
- 合成了2-苯基-咪唑[4,5-f]-1',10'-菲咯啉和对二甲氨基-2-苯基-咪唑[4,5-f]-1',10'-菲咯啉两种咪唑[4,5-f]-1',10'-菲咯啉衍生物,并经过一、二维核磁共振谱以及质谱方法的验证.利用1H NMR、质谱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考察了以六~八元瓜环为主体,咪唑[4,5-f]-1',10'-菲咯啉衍生物为客体的作用体系,以及形成的主客体包结配合物的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瓜环均与2-苯基-咪唑[4,5-f]-1',10'-菲咯啉发生相互作用,客体以较小的苯基一端穿过瓜环内腔直至苯基部分和菲咯啉部分分别露置在瓜环的两个端口外,特别是八元瓜环能容纳两个客体分子.而对二甲氨基-2-苯基-咪唑[4,5-f]-1',10'-菲咯啉仅能与七及八元瓜环相互作用,作用模式与前者相同.
- 向双春陶朱胡育向章敏薛赛凤祝黔江张建新
- 关键词:相互作用包结配合物菲咯啉咪唑瓜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光谱法研究1-萘酚、2-萘酚与瓜环的包结作用被引量:6
- 2007年
- 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瓜环与1-萘酚、2-萘酚的相互作用,考察了pH对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萘酚、2-萘酚与六元、七元瓜环都不发生作用,而与八元瓜环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物质的量比为1∶1的稳定包结配合物。用荧光法测定1-萘酚、2-萘酚与八元瓜环包结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为4.2×104L.mol-1和1.6×104L.mol-1,紫外光谱法测定的稳定常数为4.2×104L.mol-1和5.4×104L.mol-1;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1-萘酚、2-萘酚与八元瓜环发生包结作用,形成稳定包结物,而在强碱性条件下不发生包结作用。
- 王娅牟兰薛赛凤陶朱祝黔江
- 关键词:瓜环萘酚光谱法包结作用
- 光谱法研究体系pH对七、八元瓜环与萘胺异构体相互作用的影响
- 2007年
-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方法和^1HNMR技术考察了体系pH对七、八元瓜环(Q[7],Q[8])与萘胺异构体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Q[7]与萘胺异构体在-0.3〈pH〈8范围内均是以主客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方式相互作用,在8〈pH〈14的范围内,观察不到相互作用;Q[8]与萘胺异构体相互作用体系在pH为-0.3~14的范围内,呈现了5个作用阶段:在“较高”的pH范围,瓜环与萘胺异构体发生相互作用,形成1:1的包结配合物;在“较低”的pH范围,主客体存在1:1和1:2两种作用模式的竞争;而在介于“较高”与“较低”之间的pH范围,Q[8]与这些客体发生相互作用,形成1:2的包结配合物。
- 曾启华陶朱薛赛凤祝黔江牟兰
- 关键词:紫外吸收光谱
- 七、八元瓜环对萘二胺异构体相互作用的考察被引量:12
- 2006年
-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1HNMR方法考察了七、八元瓜环(Q[7],Q[8])与1,8-萘二胺(g1),2,3-萘二胺(g2),1,5-萘二胺(g3)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Q[7]与客体g1发生端口作用,作用比为1∶1;Q[7]与客体g2,g3相互作用也形成1∶1的包结配合物.Q[8]与三种客体相互作用情况各不相同,除Q[8]与客体g2相互作用形成1∶2的包结配合物;Q[8]与客体g1或g3可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溶解性较差的作用产物,其表观相互作用的比例为1∶1.考察溶液酸度对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影响还表明:当pH大于某一值之后,如Q[7]主客体体系,pH大于6.0;Q[8]主客体体系,pH大于12.0,用光谱方法观察不到瓜环与客体的相互作用.Q[7],Q[8]为主体的上述主客体作用产物分别与金刚烷胺盐酸盐、1,10-癸二胺盐酸盐的竞争反应结果表明,已作用的萘二胺异构体容易被所选用的竞争客体所取代,只有g2与Q[8]形成的包结配合物被1,10-癸二胺盐酸盐部分取代.
- 曾启华王娅祝黔江薛赛凤牟兰陶朱
- 关键词: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1HNMR技术
- [Co(meapma)(amp)Cl]^(2+)体系配合物三异构体的水解合成,结构特性与量子化学计算
- 2011年
- 用过氧化物法合成了[Co(meapma)(amp)Cl][ZnCl4][meapma=N-(2-甲基乙二胺基)-2-呲啶甲胺,amp=2-(胺甲基)吡啶]体系配合物三异构体.能量量子化学计算、元素分析及13C,1H NMR检测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是标题体系配合物的三异构体,且其阳离子中可能具有C—H…π结构或C—H…π相互作用.
- 沈家庭易飞温祖标
- 关键词:核磁共振技术几何异构体
- 瓜环与4,4'-二氨基二苯甲烷衍生物的相互作用被引量:4
- 2005年
- 合成了三种长链多芳环多胺基客体,它们分别由三种醛基吡啶异构体与4,4'-二氨基二苯甲烷形成的Schiff碱还原而成,并得到1H NMR以及质谱分析方法表征证实.以核磁共振技术、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方法以及滴定1H NMR方法为研究手段,对瓜环(cucurbit[n]urils,n=6~8)分别与三种4,4'-二[N-(吡啶甲基)氨基]二苯甲烷盐酸盐相互作用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六元瓜环与三种4,4'-二[N-(吡啶甲基)氨基]二苯甲烷盐酸盐相互作用均形成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哑铃型包结配合物;八元瓜环与三种N,N'-二(N-(吡啶甲基)二苯甲烷盐酸盐相互作用形成以类轮烷结构为主的包结配合物;七元瓜环与三种N,N'-二(N-(吡啶甲基)二苯甲烷盐酸盐相互作用存在多种模式的竞争.
- 杨守林薛赛凤马培华祝黔江陶朱张建新
- 关键词:瓜环包结配合物二苯甲烷相互作用SCHIFF碱
- 瓜环与链状客体自组装结构模式的考察
- 2005年
- 以核磁共振技术为研究手段,系统考察了瓜环(cucurbit[n]urilsn=6-8)为主体,链状多元胺化合物N,N’-二(吡啶甲基)-二胺基烷烃为客体的主客体包结实体自组装过程及其特殊结构,这些结构还得到ESMS质谱分析的支持。
- 姚晓青唐永巩育军
- 关键词:核磁共振瓜环类轮烷自组装
- 瓜环与链状客体自组装结构模式的考察
- 2005年
- 以核磁共振技术为研究手段,系统考察了瓜环(cucurbit[n]urilsn=6)为主体,链状多元胺化合物N,N'二(吡啶甲基)二胺基烷烃为客体的主客体包结实体自组装过程及其特殊结构,这些结构还得到ESMS质谱分析的支持。
- 姚晓青巩育军唐永
- 关键词:核磁共振技术瓜环类轮烷自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