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08355)
- 作品数:2 被引量:70H指数:2
- 相关作者:倪晓诚霍中洋魏海燕戴其根姚义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扬州大学苏州市粮食作物技术指导站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苏州市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播期对不同类型品种直播稻生长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1
- 2010年
- 以具有代表性的3种类型水稻品种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对不同播期条件下直播稻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3种类型品种水稻产量均显著下降,但变化程度不一;全生育期显著缩短;群体茎蘖消长动态逐渐趋于不平缓,此现象并随播期的推迟而加剧;叶面积指数在生长前期逐渐上升,生长中后期则相对下降;各阶段光合势呈降低的趋势;干物质累积在拔节期递增,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则递减,收获指数递减;各阶段群体生长率下降趋势显著。对直播稻安全适宜播期进行综合评价表明,该地区宜推广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品种,可以使用早熟晚粳品种;各类品种在前茬滕茬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早播,易取得高产,但从生育安全性来考虑,中熟中粳品种最迟要在6月下旬播种,迟熟中粳品种最迟要在6月中下旬播种,早熟晚粳品种最迟要在6月中旬播种。
- 姚义霍中洋张洪程夏炎倪晓诚戴其根许轲魏海燕
- 关键词:直播稻播期生育期
- 机插杂交粳稻超高产形成及其群体质量指标被引量:9
- 2011年
- 以太湖地区杂交晚粳稻常优1号、常优2号和常优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肥料运筹对产量、群体生长特性的影响以及机插杂交粳稻超高产(≥11 250kg.hm-2)的群体特征。结果表明:机插杂交粳稻超高产田的平均产量为11 476.5kg.hm-2,干物质积累在拔节前较对照低,抽穗期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抽穗后则显著高于对照;群体生长率和对照表现较为一致,移栽-拔节期较低,拔节-抽穗期最高,抽穗-成熟期次高;茎蘖数在拔节期以前低于对照,抽穗至成熟略高于对照;与各生育期茎蘖数的变化相类似,叶面积指数在生长前期低于对照,生长中后期明显高于对照;颖花/叶比为0.668~0.693,实粒/叶比为0.584~0.614,粒重(mg)/叶比为15.31~15.66,均显著大于对照。在超高产前提下,适当减少前期氮肥用量,增加穗肥用量,同时增加磷钾肥用量提高产量。
- 邱枫孙菊英陈昱赵品恒郁寅良
- 关键词:杂交粳稻机插超高产生育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