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2002DIB10046)

作品数:30 被引量:491H指数:15
相关作者:康凤琴张强渠永兴董安祥李照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兰州中心气象台甘肃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2篇冰雹
  • 8篇雹云
  • 7篇雷达
  • 7篇冰雹云
  • 6篇回波
  • 4篇多普勒
  • 4篇多普勒雷达
  • 4篇雷达回波
  • 4篇冰雹天气
  • 3篇预警
  • 3篇灾害
  • 3篇气候
  • 3篇青藏
  • 3篇青藏高原
  • 3篇降雹
  • 3篇防雹
  • 3篇雹灾
  • 3篇冰雹天气过程
  • 3篇冰雹灾害
  • 2篇多普勒雷达回...

机构

  • 24篇中国气象局兰...
  • 9篇兰州中心气象...
  • 5篇甘肃省气象局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气象局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甘肃省人民政...

作者

  • 11篇康凤琴
  • 7篇渠永兴
  • 7篇张强
  • 6篇董安祥
  • 4篇李照荣
  • 4篇张杰
  • 3篇赵红岩
  • 3篇付双喜
  • 2篇马鹏里
  • 2篇王润元
  • 2篇王遂缠
  • 2篇杨瑜峰
  • 2篇汤懋苍
  • 2篇杨启国
  • 2篇郭学良
  • 2篇陈旭辉
  • 2篇王锡稳
  • 2篇冀兰芝
  • 2篇杨兴国
  • 2篇孙旭映

传媒

  • 13篇高原气象
  • 11篇干旱气象
  • 2篇灾害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气象科技

年份

  • 4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20篇200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克苏北部绿洲强对流暴雨与冰雹红外云图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14
2004年
利用GMS—5静止气象卫星逐时红外云图数值资料,分析了阿克苏北部绿洲1998~2001年5~8月各10次强对流暴雨和冰雹过程的红外云图特征,表明强对流暴雨与冰雹中尺度云团在尺度、形状、强度、发生、成熟时间和生命史方面具有显著的异同,这些指标对它们的监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杨莲梅张广兴
关键词:强对流暴雨冰雹
“8.28”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与水汽输送特征分析被引量:18
2004年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及NCEP\NCAR逐日每6h再分析资料,对甘肃省2003年8月27~28日的连续性大到暴雨过程(简称"8.28"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普勒零速度线在测站两侧顺转程度不一致,是暖平流和大尺度辐合运动的叠加所造成的,这一结构为强降水的产生和维持提供了有利的水汽垂直输送和辐合上升运动;逆风区、中小尺度的辐合辐散都与强降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是临近降水预报的重要指标;降水的区域和量级与水汽通量输送的大小及其辐合程度有关。
黄玉霞王宝鉴王锡稳刘治国
关键词:暴雨多普勒天气雷达水汽通量
甘肃永登强对流云的雷达气候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2
2004年
利用甘肃永登19年(1971—1985年,1999—2003年)的雷达回波资料,分析了强对流云回波形成及分布特征与甘肃永登地区特殊地形的关系;强对流天气大尺度天气背景和相应的强对流雷达回波的移动、高度、强度和回波谱等特征。结果表明,该区的特殊地形造成气流阻挡并使其折转汇合、垂直运动剧烈加速,使得对流云迅速发展,这是该区对流云形成和分布的决定因素;高空天气形势和对流云结构制约了对流云雷达回波的移动和基本特征。雹云回波谱表明,雹暴对流活动一般均处于旺盛状态,强回波高度和其所处的云内温度是形成雹云的重要条件。
渠永兴张强康凤琴
关键词:强对流云雷达回波雹暴高空波形
西北区冰雹分布及与地温场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5
2004年
利用1970—2001年历年1~12月中国西北地区冰雹日数资料,研究了它与3.2m深度的地温场及西北区降水场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北区多雹区与少雹区均呈带状分布,并且山区多雹,平川少雹。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年雹日距平图与当年夏季3.2m地温场吻合得相当好,多雹带总与高地温带相吻合,少雹带则与低地温带相吻合。因此,一定深度的地温是控制冰雹多少的重要因子。
赵红岩汤懋苍杨瑜峰康凤琴费晓玲祝小妮
关键词:地温场冰雹降水场温带夏季
中国西北地区冰雹的气候特征及异常研究被引量:88
2004年
选取西北地区均匀分布的85个地面测站1961—2001年冰雹资料,分析了降雹的空间分布和年、日变化及持续时间。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冰雹与地形、海拔高度有密切关系,具有明显的局地性。其自然正交函数分解(EOF),主要表现为干旱区、高原区等空间差异(LV)。旋转自然正交函数分解(REOF)表明,旋转载荷向量场(RLV)反映了8个主要降雹异常类型区。旋转主分量(RPC)揭示了近41年来西北地区冰雹日数时间演变特征:北疆、南疆和秦岭南部年冰雹日数总体呈多雹—少雹—多雹趋势;柴达木盆地和青藏高原东北侧总体呈少雹—多雹—少雹趋势;天山、青藏高原东南部、河套南部总体呈减少趋势。
刘德祥白虎志董安祥
关键词:冰雹气候特征降雹时间演变特征南疆北疆
张掖市降雹特征及短期预报被引量:16
2004年
通过分析张掖市冰雹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冰雹天气的特征,归纳出张掖市降雹的天气形势,并据此进行分型,建立了张掖市5~9月份冰雹短期预报方程,在实际预报中进行应用,预报准确率达63%,试报效果较好。
殷雪莲董安祥丁荣
关键词:降雹预报准确率冰雹天气
VIL在识别冰雹云中的应用及估测误差分析被引量:83
2004年
介绍了兰州CINRAD/CC(3830)多普勒雷达体扫描资料中垂直累计液态含水量VIL产品资料的生成技术及其估测误差分析,并结合甘肃中部地区降雨和降雹实测资料,提出了VIL(3km×3km)识别冰雹云的判别指标,有益于CINRAD/CC(3830)多普勒雷达在甘肃人工防雹增雨作业中有效应用。
付双喜安林康凤琴李宝梓李照荣何金梅
关键词:冰雹云液态含水量多普勒雷达人工防雹降雹
甘肃省主要农作物水分供需特征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采用FAO-PM公式,计算了甘肃省主要农作物的需水量,并分析了它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不同气候区的水分供需状况。结果表明,甘肃省主要农作物需水量自东南向西北方向增加,最大值在极端干旱的安西及敦煌一带,为515mm;最小值在徽县及成县盆地一带,为282mm。农作物全生育期日需水量呈单峰型。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农作物需水量呈波动减少趋势。对于雨养农业区,考虑到土壤水库的供水作用后计算的农作物水分供需特征更接近于实际状况,虽然玉米的需水量大于小麦,但由于其关键需水期和最大需水期与降雨时段相吻合,其水分供应状况反而优于小麦。而对于灌溉农业区,虽然目前的地表水资源总量上可以满足其流域内作物需水量,但实际已挤占了生态用水,导致水分供需矛盾突出。
杨兴国刘宏谊傅朝马鹏里王润元杨启国
关键词:农作物水分供需
陇中黄土高原夏季地表能量平衡观测研究被引量:56
2004年
利用2003年6~8月的实际观测资料,分析了陇中黄土高原夏季地表通量特征。在春小麦下垫面,无论晴天或阴天,能量主要消耗于农田蒸散。在裸地下垫面各能量通量表现出同样的变化特征,但由于降雨量的增加,导致潜热占净辐射的比例比春小麦地的还高。在晴天或阴天地气之间能量传输引起土壤温度变化的深度,主要出现50cm以上,其日变化均呈现准正弦曲线形式,50cm以下的土壤温度不存在日变化。在半干旱区云和降水对地表辐射和能量平衡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波文比在日出以后逐渐增大,到正午达最大值;春小麦下垫面时的波文比大于裸地时的值,两者的极值分别是1.01和0.75。
杨兴国张强王润元马鹏里杨启国刘宏宜
关键词:黄土高原地表感热
西北地区冰雹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35
2005年
应用1991~2000年西北地区基本站资料,统计分析了西北地区降雹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地区降雹主要的高频区在青藏高原中部、祁连山和天山山脉西段,并呈带状分布,多雹中心一般位于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坡,南北走向山脉的东坡.西北地区降雹旬、侯分布不均匀,产生双-多峰特征,从多雹区各代表站的旬或候际演变看,高原北部降冰雹来的比其南部早且持续时间长,但降雹日数明显少于其南部.天山山脉、祁连山降雹盛发期处于波动状态而高原中部降雹盛发期比较集中.
赵红岩宁惠芳徐金芳董安祥李青燕
关键词:冰雹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