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SS011)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4
相关作者:梁茂信张艳蓓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移民
  • 3篇外来移民
  • 3篇留学
  • 3篇留学生
  • 2篇移民美国
  • 2篇移民政策
  • 1篇学历
  • 1篇亚洲移民
  • 1篇英属北美殖民...
  • 1篇战后
  • 1篇世界历史
  • 1篇奴隶
  • 1篇契约
  • 1篇外国留学生
  • 1篇冷战
  • 1篇历史透视
  • 1篇美国国家利益
  • 1篇美国移民
  • 1篇美国移民政策
  • 1篇民政

机构

  • 8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梁茂信
  • 1篇张艳蓓

传媒

  • 2篇史学集刊
  • 2篇史学月刊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历史研究
  • 1篇世界历史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外来移民在美国国家利益中的地位变迁被引量:3
2013年
目前,虽然中美学界关于美国国家利益的研究,在概念和理论构建方面并无明显分歧,但几乎所有成果研究的焦点都集中在美国对外关系方面,对于外来移民与美国国家利益的历史关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客观而言,两者走向呈"U"型模式。在1789-1880年,移民是备受欢迎的财富,而在1880-1924年逐渐被看做是"威胁"而加以限制。在1924-1943年,因经济危机和二战爆发,移民在美国国家利益中的地位跌入谷底。到1943-1965年,美国缓慢地开放了国门,欢迎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移民入境。在1965-2013年,移民在美国国家利益中的地位再次上升到新的历史高度。
张艳蓓梁茂信
关键词:外来移民
1950至1980年外国留学生移民美国的趋势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大力招收外国留学生,人数随之与日俱增,并在20世纪70年代末达到高潮。与此同时,随着美国科技革命的展开和经济结构的转型,高科技人才严重短缺,于是,美国政府实施了允许外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永久性移民的政策。由于美国在工作环境、科研设备和工资水平等方面具有别国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许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最终成为永久性移民。他们定居美国后,其母国遭受了预想不到的人才流失,他们在母国成长期间的抚养费、教育和医疗费,以及在美国读书期间各种费用等人力资本投资也随之流失。
梁茂信
关键词:外国留学生外来移民
英属北美殖民地白人契约工的构成与特点被引量:3
2010年
在北美殖民地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契约工不是作为奴隶来到北美的,他们在劳动市场上出卖的是劳动力而非人身。由于殖民地地广人稀,契约工被赋予了多重性功能,他们在田野是劳动力,在维护社会秩序和抵御外敌入侵方面又是雇佣兵。虽然这种多重性功能比契约工在英国单一的劳动力职能更加复杂,但在雇佣关系上,不过是英国劳动雇佣关系的延伸。在社会结构上,契约工不是来自于被奴役的单一阶层,而是除英国贵族以外所有阶层的青年群体,因而契约工制度不是奴隶制。
梁茂信
关键词:北美殖民地移民奴隶
二战后专业技术人才跨国迁移的趋势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兴起,跨国人口流动日益活跃,其范围逐渐覆盖了全球五大洲。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波澜壮阔的人口流动中,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争夺科技人才的战争。其中,美国一马当先,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开始积极网络外国人才。此后到20世纪末,吸引外来人才就成为美国移民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虽然欧洲发达国家吸引科技人才的政策实施较晚,但到20世纪末期,欧盟国家成为当代全球继美国之后另一个人才聚集最多的地区。从人才来源看,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从母国迁入发达国家的移民,第二类是来自各国的留学生。无论以何种身份入境,科技人才作为母国政府、家庭和社会多年来投入的人力资本的载体,其作为移民永久性定居欧美发达国家,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人才的流失,其中以人才资源稀缺的加勒比海和非洲国家遭受的损失最严重。从科技人才迁移的原因看,在微观上,科技人才的主观因素作用比普通移民更加突出;从宏观上而言,用传统的移民观已经无法解释战后扑朔迷离的跨国人才流动的现象。在经济全球化的视野下,可以发现,被卷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国家都出现了科技人才跨国活跃流动的趋势。同时,区域性的经济协作和跨国公司及各国教育的国际化趋势等因素,都成为人才跨国流动的主要推动因素。毋庸讳言,科技人才的跨国流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消极影响,对于发达国家则意味着巨大的人才收益,并为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
梁茂信
关键词:世界历史移民留学生
当代美国外来移民的学历构成分析:1965-2000年被引量:3
2011年
自1965年以来迁入美国的外来移民日渐增多,并在20世纪末期达到了历史高潮。在入境移民中,整体学历结构呈两极化趋势:即接受1-11年教育的移民和在大学学习一年以上的移民比例相对较高,而高中毕业的移民数量较少。这种状况源于美国移民政策中强调移民"家庭团聚"条款,同时也因为美国在20世纪后半期吸纳了大量难民,赦免了数百万低学历的非法移民。在各民族群体中,墨西哥和拉丁美洲移民的学历整体较低,亚洲和欧洲移民的学历较高。另一方面,高学历移民呈逐渐提高的趋势,特别是在90年代更加明显,这主要归因于美国政府加大引进外国优秀人才的政策。大量优秀人才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流失值得重视。
梁茂信
关键词:移民政策非法移民
全球化视野下亚洲科技人才移民美国的历史透视被引量:3
2015年
二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口迁移的全球化趋势和规模日新月异,流向美国的亚洲移民与日俱增,其中以技术移民尤为突出。从1970年代起,亚洲就成为当代美国技术移民的首要来源。这既与美国移民政策变化所产生的拉力作用相关,也源于战后亚洲国际关系中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由于许多亚洲国家曾长期遭受欧美列强的殖民统治,它们在战后也因为工业化的发展而进入社会转型时期,其人口压力、经济落后和生活水平低下等因素合力发酵,使亚洲各国都出现了其人口在国内、国际和洲际三个层次上的大规模迁移与流动。大批技术移民流向美国,既是亚洲各国人口流动的组成部分,也是亚洲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虽然回流亚洲的技术移民逐渐增多,但从整体上看,亚洲仍然是当今世界上人才流失最多的地区。
梁茂信
关键词:美国移民政策亚洲移民技术移民
冷战与美国人才吸引机制的形成(1945—1960)被引量:7
2014年
冷战直接催生了美国人才吸引机制的形成,不仅使二战时期美国的"人才赤字"问题趋于常态化,而且在《1952年移民法》中对吸引人才的双轨制产生双重影响。在难民问题上,美国表面上打着"人道主义"旗号,但在实际操作上却优先安置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美国在加紧宣传其政治价值观的同时,积极吸引外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赴美深造,然后又适时创造条件,允许美国需要的人才永久定居。通过这些措施,美国确立了一整套人才吸引机制,奠定了20世纪后期人才吸引政策的基础。
梁茂信
关键词:冷战难民
战后美国的外来人才与移民:概念、类型与趋势被引量:4
2012年
战后美国的外来人才已引起国际学界广泛关注,学术成果汗牛充栋,但国内相关研究不仅滞后,关于其人才概念亦无定性研究。文章在参考国外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人才概念,认为其中应包括各学科领域的高学历人才、掌握精深诀窍但不一定拥有高学历的文化娱乐劳工以及工商业界的成功商人。从战后美国外来人才和移民趋势看,其中既有永久性移民,也有众多的临时性技术劳工。纵向看,美国吸引外来人才的总体趋势经历了一个平稳的曲线式增长过程。特别是1990年以后,入境的各类技术人才与日俱增,多数来自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在大批技术人才迁居美国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大稳定的人才回流现象。
梁茂信
关键词:移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