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7D37)

作品数:11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杨桂文安利国祝文兴秦玉广袁金铎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山东轻工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鲤鱼
  • 3篇克隆
  • 3篇基因
  • 3篇基因克隆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组织特异性
  • 2篇免疫
  • 2篇FC受体
  • 1篇单胞菌
  • 1篇蛋白
  • 1篇得率
  • 1篇动物
  • 1篇动物病
  • 1篇动物病原
  • 1篇毒株
  • 1篇多糖
  • 1篇亚基
  • 1篇硬骨鱼
  • 1篇蛹虫草

机构

  • 11篇山东师范大学
  • 2篇山东省淡水水...
  • 1篇山东轻工业学...

作者

  • 11篇杨桂文
  • 8篇安利国
  • 2篇黄建勋
  • 2篇袁金铎
  • 2篇秦玉广
  • 2篇邵茜
  • 2篇张珍
  • 2篇彭少卿
  • 2篇祝文兴
  • 1篇张福淼
  • 1篇朱士文
  • 1篇王钦东
  • 1篇王晓勇
  • 1篇刘超
  • 1篇王永敏
  • 1篇朱永安
  • 1篇唐华荣
  • 1篇吕翠
  • 1篇王春生

传媒

  • 6篇济南大学学报...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生命科学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硬骨鱼新型免疫球蛋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1年
鱼类是最早出现免疫球蛋白的动物,鱼类免疫球蛋白在鱼类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在硬骨鱼中仅存在IgM和IgD两种免疫球蛋白,而2005年以来,陆续在斑马鱼、虹鳟鱼及鲤鱼等硬骨鱼中发现了新型免疫球蛋白,分别命名为IgZ、IgT及IgM-IgZ等。这些新型免疫球蛋白不仅在基因结构上很特别,而且呈现出多样性,在不同种的硬骨鱼中的功能也不完全相同,同一种鱼中的IgT也呈现多样性。虽然目前对于鱼类新型免疫球蛋白的研究刚刚起步,对其功能了解较少,但有研究表明IgT在硬骨鱼的粘膜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且认为它与IgA是同源的。该文拟对硬骨鱼中发现的新型免疫球蛋白的结构特点、基因组成和分布模式及功能差异作一简要综述。
吕翠安利国杨桂文
关键词:硬骨鱼免疫球蛋白IGT粘膜免疫
鱼类Fc受体研究
2009年
Fc受体是免疫细胞表面一种重要受体分子,通过与免疫球蛋白Fc段结合触发多种生物学功能,是联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桥梁。部分硬骨鱼中已经发现了Fc受体,在斑马鱼、斑点叉尾鮰和鲤鱼中都克隆到了Fc受体的γ亚基,在鲨鱼和大西洋鲑中证明有能够与免疫球蛋白结合的Fc受体存在,并在斑点叉尾鮰、河豚和虹鳟中存在着类似α亚基的Fc受体。对鱼类Fc受体的发现和研究必将为了解鱼类的免疫机制及免疫进化提供重要的资料。
邵茜安利国杨桂文
关键词:FC受体鱼类免疫
硒盐对黑斑蛙蝌蚪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诱导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研究硒酸钠和亚硒酸钠对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蝌蚪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浓度的硒酸钠(1.25~20mg/L)和亚硒酸钠(0.25—4mg/L)染毒处理7d后,黑斑蛙蝌蚪红细胞的微核细胞率,随染毒剂质量浓度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核异常细胞率、总核异常细胞率均随染毒剂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亚硒酸钠的毒害作用明显强于硒酸钠,对黑斑蛙蝌蚪红细胞均存在较强的细胞遗传毒性。
祝文兴杨桂文安利国
关键词:黑斑蛙蝌蚪微核核异常
优化条件对蛹虫草菌丝体与胞外多糖得率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采用摇瓶法对蛹虫草无性型菌种(ACCC 50383)菌丝体发酵培养,以菌丝体与胞外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S-N-K多重比较和回归方程分析,分别考察6种碳源和6种氮源,确定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大豆蛋白胨;对发酵条件的研究表明,获得较高产率的发酵时间为6 d,最适发酵温度为(26.3±0.9)℃,发酵液初始pH值对发酵产率无影响,获得最大发酵产量时装液量为(208±28)mL。
王永敏祝文兴安利国杨桂文
关键词:蛹虫草菌丝体胞外多糖发酵条件
构建我国省级水生动物细菌性病原库的探讨
2011年
笔者是继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建成并投入运行之后,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述省级水生动物病原库.在简述了细菌性病原的研究和保藏现状之后,对我国省级水生动物细菌性病原库构建的依据、建库方向、策略、切入点、研究方向、研究内容以及建库的意义进行了系统论述.最后就省级水生动物细菌性病原库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秦玉广陈秀丽杨桂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鲟源豚鼠气单胞菌分离与强弱毒株病原生物学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从患慢性出血败血综合症的杂交鲟和达氏鳇病鱼标本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优势率80%,经回感和重分离确定为致病菌,并经生理生化和16SrDNA检测为豚鼠气单胞菌,命名为ZZF071029(简称ZF1029),以豚鼠气单胞菌弱毒株ZF1029和强毒株XL2-T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菌落形态学、运动性实验、溶血性实验、小鼠致死试验、角膜毒力实验、药物敏感性实验等病原生物学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证明,病原菌运动性、溶血性、小鼠致死力、角膜毒力与菌株毒力和致病力正相关,并与所致杂交鲟和达氏鳇出血败血综合症急、慢性程度和致死率一致。
秦玉广陈秀丽王春生朱永安杨桂文王钦东刘超朱士文
关键词:豚鼠气单胞菌病原生物学
鲤鱼Fc受体gamma亚基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研究鲤鱼Fc受体有助于深入了解鱼类免疫机制,通过提取鲤鱼(Cyprinus carpio L.)肾脏总核糖核酸(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克隆鲤鱼FcRγ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FcRγ基因序列与美国基因数据库(GenBank)上登录的FcRγ基因序列完全一致。对鲤鱼FcRγ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一个高度保守的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经对该序列的同源性比对和分析,显示鲤鱼FcRγ基因与其他物种的FcRγ基因间存在种属差异性。
邵茜安利国杨桂文
关键词:鲤鱼同源性分析进化树
鲤鱼NOD1基因克隆与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RT-PCR技术在鲤鱼(Cyprinus carpio)中首次克隆得到了NOD1基因编码序列全长。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鲤鱼NOD1具有3个保守结构域和相应的保守位点,在进化中与草鱼亲缘关系最近;半定量RT-PCR分析NOD1基因在鲤鱼不同组织中分布发现,NOD1在头肾和血液中表达最高,在肌肉、皮肤和性腺中表达量最少;鳗弧菌(V.anguillarum)刺激后NOD1基因在肝脏、脾脏、头肾和前肠中表达量都有明显上升。研究结果显示NOD1在鲤鱼应对鳗弧菌刺激天然免疫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黄建勋安利国袁金铎张福淼杨桂文
关键词:鲤鱼克隆
鲤鱼NLR-C基因分子克隆及其特性分析
2013年
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鲤鱼(Cyprinus carpio L.)NLR-C基因cDNA全长。经qRT-PCR检测发现,NLR-C基因在鲤鱼血液和脑中表达最高,在头肾、鳃、后肠和口腔上皮中有较高表达。采用鳗弧菌(V.anguillarum)刺激后,NLR-C mRNA在肝、脾、头肾和后肠中的表达有不同程度升高。结果显示,NLR-C基因参与鲤鱼天然免疫应答过程,具有抵御病原微生物侵袭的作用。
张珍杨桂文黄建勋彭少卿安利国
关键词:鲤鱼基因克隆鳗弧菌
鲤鱼Xbp1基因克隆与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鲤鱼(Cyprinus carpio L.)X盒结合蛋白1(Xbp1)基因编码序列全长。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鲤鱼Xbp1 mRNA的26 bp内含子及其两侧序列能形成典型的茎环结构,其蛋白结构具有1个保守的碱性亮氨酸拉链(bZIP)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鲤鱼Xbp1与斑马鱼的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两种亚型Xbp1 mRNA在鲤鱼不同组织中广泛表达,且未剪接型Xbp1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剪接型。
彭少卿安利国张珍袁金铎杨桂文
关键词:鲤鱼基因克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