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1074)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江华叶翠玲具春花黄春林金钟大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撑法间断吻合肾静脉建立大鼠肾移植慢性排斥模型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用简便可靠、成功率高的大鼠静脉吻合术建立肾移植慢性排斥模型。方法以近交系F344大鼠为供体、近交系Lewis大鼠为受体,从腹主动脉原位灌注,移植时供体肾静脉与受体肾静脉采用内撑法行端端间断吻合,供、受体肾动脉端端吻合,供、受体输尿管端端吻合。结果共施行大鼠肾脏移植100例,存活率为95%,24周存活率为92.6%。结论用肾动、静脉及输尿管端端吻合能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其中采用内撑法行端端间断吻合原路取回内撑管是肾静脉重建可靠方法。
- 金钟大具春花黄春林
- 关键词:肾脏移植动物
- 丹参注射液对大鼠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大鼠肾移植慢性排斥(CR)的影响。方法 F344和Lewis大鼠作为供、受体,建立大鼠肾移植CR模型,将受体型大鼠分为对照组、丹参注射液组、环孢素(CSA)组、CSA联合丹参注射液组,对照组接受生理盐水治疗。观察移植后受体大鼠第6、12、18周24 h尿蛋白定量,第24周时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及移植肾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丹参注射液组和其他各组第12、18、24周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第24周时肾功能、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明显降低(P<0.05),Banff总分降低(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抑制大鼠肾移植CR,并能提高CSA疗效。
- 金钟大具春花黄春林叶翠玲
-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
- 改进的套袖法吻合肾动脉建立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观察改进的套袖法吻合肾动脉用于大鼠肾移植的可行性。方法选择F344大鼠和Lewis大鼠分别作为肾移植的供、受者。切取供者左侧肾脏时,先剪断输尿管,然后阻断肾动、静脉水平上下的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靠近下腔静脉剪断左肾静脉根部,经腹主动脉注入含肝素的4℃生理盐水对供。肾进行原位灌洗后,靠近腹主动脉剪断。肾动脉根部,取出供肾,放入4℃生理盐水中保存。切除受者左侧肾脏时,尽可能长的保留肾动、静脉以利于吻合。供肾植入时,采用改进的套袖法:用显微镊轻轻扩张供‘肾动脉后,协助显微持针器将针从供肾动脉血管外向血管内穿入,并从血管断端穿出第1针;接着穿入受者肾动脉断端,从受者肾动脉腔内向腔外穿出第2针;然后再从供肾动脉腔内、靠近第1针进针点处向腔外穿出,并与第1针的另外一端打结,此时受者的肾动脉已套入供肾动脉内;将供肾动脉边缘与受者肾动脉外膜固定2针,2针呈180度对角。供、受者的肾静脉及输尿管均行端端吻合。术后5d内,若受者死亡,则认为手术失败。结果共行肾移植20次,整个手术耗时70-90min,供肾热缺血时间为4~9s,冷缺血时间为30-40min,肾动脉吻合用时(4.6±0.6)min,肾静脉吻合用时(11.8±1.2)min,输尿管吻合用时(12.2±1.4)min。术后5d内,受者不明原因死亡1只,存活19只,手术成功率为95%。结论采用改进的套袖法吻合肾动脉具有便捷、易于掌握、可靠及实用等优点,大鼠肾移植的成功率较高。
- 金钟大具春花
- 关键词:肾移植动静脉吻合
- 大鼠心肾联合移植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大鼠心肾联合移植模型手术方法。方法心肾联合移植组雄性近交系Lewis大鼠做为肾移植的供、受者,原位灌注取左肾及心脏,肾动脉重建用套袖吻合法,肾静脉用内撑法间断吻合,左肾原位移植后将供体心脏主动脉和肺动脉分别与受体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端侧吻合,受体右肾立即切除,以Lewis大鼠右肾切除为对照组。结果心肾热缺血时间10 s,供体取肾时间(30.0±3.0)min,供心摘取时间(6.0±1.8)min,冷缺血时间肾脏(40±3.2)min、心脏(70±4.1)min,受体手术时间(95±5.4)min,实施移植手术21例。手术成功率为80.9%,术后30 d肾功能及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大鼠心肾联合移植模型稳定可靠,可作为心肾联合移植的理想模型,可应用于多脏器移植免疫的基础研究。
- 金钟大具春花
- 关键词:肾移植心脏移植
- 含白花蛇舌草血清对大鼠淋巴细胞和混合培养淋巴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含白花蛇舌草(Spreading Hedvotis Herb,简称SH)血清对植物血凝素(PHA)诱导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简称MLR)淋巴细胞增殖及对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的影响。方法:大鼠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分为SH低剂量(4 g/kg)、中剂量(16 g/kg)、高剂量(24 g/kg)组,含环孢素A(CsA)血清组,按相应药物灌胃,空白血清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MTT法测定PHA诱导的大鼠脾淋巴细胞和MLR淋巴细胞增殖,ELISA法测定PHA诱导淋巴细胞分泌IL-2、IFN-γ含量。结果:SH高剂量组可抑制PHA诱导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SH高剂量组、含CsA血清组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双向MLR体系中,各剂量组含SH血清均可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其中SH高剂量组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单向MLR体系中,各剂量组含SH血清可调节淋巴细胞增殖。SH中剂量组、SH高剂量组血清抑制脾淋巴细胞增殖,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含CsA血清组血清可抑制单向、双向MLR体系中淋巴细胞增殖,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SH中剂量组、SH高剂量组、含CsA血清组血清均可显著抑制大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L-2、IFN-γ含量,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H能抑制淋巴细胞和混合培养淋巴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淋巴细胞分泌IL-2、IFN-γ有关。
- 金钟大陈江华
- 关键词:白花蛇舌草血清药理学混合淋巴细胞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