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07056)

作品数:4 被引量:39H指数:3
相关作者:胡发志徐应明谢忠雷史新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土壤
  • 3篇磺草酮
  • 2篇污染
  • 2篇
  • 2篇除草
  • 2篇除草剂
  • 1篇单一及复合污...
  • 1篇新型除草剂
  • 1篇幼苗
  • 1篇幼苗生理
  • 1篇幼苗生理生化
  • 1篇幼苗生理生化...
  • 1篇玉米
  • 1篇原位修复
  • 1篇粘土
  • 1篇植物
  • 1篇生理生化
  • 1篇生理生化特性
  • 1篇生物生态
  • 1篇水稻

机构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天津理工大学

作者

  • 1篇史新
  • 1篇谢忠雷
  • 1篇徐应明
  • 1篇胡发志

传媒

  • 2篇环境化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及降解行为被引量:15
2013年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及田间试验方法,建立了硝磺草酮在土壤、玉米和植株中残留分析方法,研究了硝磺草酮在土壤和植株中的消解动态规律以及玉米中的最终残留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在0.1—2.0 mg.kg-1质量浓度范围内,硝磺草酮的仪器响应值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99以上.通过外标法定量(0.01—0.5 mg.kg-1),硝磺草酮在土壤、玉米和植株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达到75.10%—97.74%、80.08%—107.43%、86.49%—103.38%,其变异系数分别为4.01%—10.42%、3.44%—9.05%和3.06%—6.97%,在土壤、玉米和植株中硝磺草酮最低检出浓度均为0.001 mg.kg-1,该方法的灵敏度和回收率均可满足农药残留分析要求.在天津和南京开展的两年两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硝磺草酮在土壤和植株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硝磺草酮在土壤和植株中的残留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51—3.83 d和2.97—3.07 d.按推荐剂量和1.5倍推荐剂量在玉米上喷施10%硝磺草酮1次,在收获前20 d和收获时采集玉米样品,硝磺草酮最终残留量均低于方法最低检出浓度0.001 mg.kg-1.
孙约兵徐应明孙扬秦旭王倩高阳
关键词:消解动态玉米土壤
膨润土对镉胁迫下水稻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为了探讨膨润土钝化修复镉(Cd)污染土壤对水稻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响应,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膨润土对Cd胁迫下水稻幼苗地上部生物量,叶片叶绿素含量,SOD、POD活性以及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膨润土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水稻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了水稻幼苗的生长和发育,地上部生物量随膨润土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单一Cd污染土壤中,水稻幼苗叶片SOD活性变化不明显,而幼苗根系SOD活性随Cd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投加膨润土后整体上提高了根系SOD活性。单一Cd污染土壤中,水稻幼苗叶片和根系POD活性随Cd浓度的增加而均呈现先应激性升高然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投加膨润土后叶片POD活性有所降低,而5~50 g.kg-1膨润土处理显著提高根系POD活性(P<0.05),比未投加膨润土处理分别增加13.2%~22.4%、4.9%~9.5%、44.8%~80.6%和6.9%~49.6%。单一Cd污染土壤中,水稻幼苗叶片和根系MDA含量随着Cd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与无Cd胁迫对照相比,分别增加139.0%和158.1%;投加膨润土处理水稻幼苗MDA含量显著降低,膜脂过氧化作用明显减弱。因此,膨润土能有效缓解Cd胁迫对水稻幼苗的毒害作用,可用于Cd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
史新徐应明谢忠雷孙约兵胡发志
关键词:水稻膨润土CD生理生化特性
北方地区蕨类植物对镉砷单一及复合污染的耐性与富集能力研究
该研究的目的是调查采集中国北方地区野生的蕨类资源,通过盆栽模拟实验对比分析不同种类的野生蕨类植物对As、Cd单一与复合污染的忍耐和富集能力,初步筛选其中可能存在的As/Cd超富集植物。迄今为止,这是首次在中国北方地区蕨类...
王林徐应明梁学峰孙约兵林大松
关键词:耐性蕨类植物
文献传递
粘土及复配材料原位修复土壤镉铅污染研究
为研究海泡石、膨润土及其复配材料对土壤镉铅污染的修复效果,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某重金属复合污染农田开展原位修复实验,以海泡石、膨润土及其与磷肥复配作为修复材料,以青菜和水稻为模式作物,研究其对植株中镉铅含量的影响...
梁学峰徐应明王林孙约兵林大松
关键词:
文献传递
除草剂硝磺草酮对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硝磺草酮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随硝磺草酮浓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比对照处理都有所升高,分别增加了22.6%~41.0%和3.4%~54.2%,且在硝磺草酮浓度为50mg/kg时达到最大.与之相反,尿酶活性则降低了12.0%~18.6%,但差异性不明显(P〉0.05).施用一定浓度的硝磺草酮激活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均匀性和多样性都呈增长趋势,单孔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值和利用速率均随硝磺草酮浓度增加而增大,微生物群落对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多聚物类、羧酸类、胺类和酚酸类利用率整体上均有所提高,与对照相比,最大增幅分别达到5.3、1.0、4.4、3.2、0.2和6.8倍,但不同浓度硝磺草酮处理下土壤微生物在利用碳源的类型上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孙约兵王润珑徐应明梁学峰王林张贵龙
关键词:酶活性微生物群落土壤
硝磺草酮在黑土和红壤中的吸附-解吸特性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批量平衡实验,研究了硝磺草酮在黑土和红壤中吸附-解吸行为.结果表明,硝磺草酮在两种土壤中的吸附分为快速线性分配和慢速吸附两个阶段,2 h后,基本达到动态平衡.然而,其吸附速率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初始浓度和土壤性质对硝磺草酮吸附速率的变化率没有明显影响.硝磺草酮在红壤和黑土中吸附和解吸过程均能用Freundlich模型进行很好的拟合,拟合系数R2分别为0.999和0.993(黑土)、0.991和0.962(红壤).硝磺草酮在土壤中的吸附等温线呈现"L"型,以物理性吸附为主.硝磺草酮在两种土壤上的解吸过程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且随着硝磺草酮初始浓度增加,其解吸等温线的滞后系数也随之降低.黑土中硝磺草酮的吸附和解吸滞后强度均大于红壤.
孙约兵徐应明孙扬秦旭
关键词:解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