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科委基金(8091)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 相关作者:龙天渝侯亚芹郭蔚华刘腊美李继承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委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生态幅在重庆嘉陵江主城段营养盐限制因子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7年
- 为了解重庆嘉陵江主城段营养盐与藻类的关系,探索富营养化发生的机理,笔者运用生态学中的生态幅原理对该段水体营养盐限制因子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磷是试验段水体的限制因子,随总磷浓度的提高,藻类现存量增加,两者成正相关;试验藻对磷的生态幅表现为单峰型,耐性限度0.005~100mg/L,磷浓度0.005~0.150mg/L为藻类增幅最大区间;氮磷比值在10.O~40.0内藻类增幅最快,13.5为藻类生长的最适氮磷比值;试验段水体总磷浓度年变化区间为0.065~0.128mg/L,总氮年浓度变化区间为1.52~2.24mg/L,氮磷比值年变化在17~28间;温度在5~30℃区间内,磷生态幅的峰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5~15℃增长缓慢,20~30℃增长迅速;4、5、6、7月为藻类快速增长期.分析藻类营养盐限制因子的生态幅能够更好的反映出藻类、限制因子、富营养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富营养化发生条件与机理的探索提供新思路.
- 龙天渝郑敏郭蔚华侯亚芹
- 关键词:富营养化AGP试验温度
- GIS的嘉陵江流域吸附态氮磷污染负荷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以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为基础,根据研究流域的特征和已有的研究成果确定方程中的因子算式,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估算了各单元的土壤流失量,应用吸附态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对嘉陵江流域吸附态氮磷污染负荷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嘉陵江流域近年平均输沙模数为161.94 t/(km2.a),北碚出口吸附态氮磷污染负荷分别为29620.8 t/a和1391.96 t/a,吸附态氮磷流失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白龙江和西汉水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吸附态氮磷流失模数大小顺序依次为:荒地>灌木>草地>农田>城镇>林地。
- 龙天渝刘腊美李崇明李继承
- 关键词:嘉陵江流域非点源水土流失
- GIS与盲数理论下吸附态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根据流域降雨、土壤、地形、植被、水土保持等因素具有未确知性的特点,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数学语言盲数来处理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中各因子的不确定性,进而运用盲数理论、运算法则及均值计算公式计算小江流域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和输沙量;再用盲数均值计算公式,计算得到流域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最后结合土壤中氮磷含量资料,计算出流域出口1997~2007年吸附态氮磷流失量,以期为小江流域吸附态非点源污染的控制与治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 吴磊龙天渝刘腊美李继承蒙国湖李崇明
- 关键词: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土壤侵蚀量地理信息系统
- 嘉陵江出口段藻类生长与氮磷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 2008年
- 为认识嘉陵江出口段藻类生长变化规律,运用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了藻类生长与氮磷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6~7月藻类处于快速增殖期;在相同气候条件、营养盐浓度差别不大的情况下,藻类细胞密度与水流速度反相关,缓流水域有利于藻类增殖;藻类细胞密度与氮磷浓度呈线性正相关,缓流水域中磷对藻类生长的影响权重大于氮的影响权重,表明磷为藻类生长限制因子,相对而言,缓流水域中磷对藻类的生长作用更强,藻类活动更活跃;流速大、泥量高、水温低等影响藻类与氮磷的相关性;涨水期藻类生长与氮磷相关性不明显。这为嘉陵江水质变化趋势研究及其富营养化发生条件、机理分析提供了重要参数。
- 郭蔚华侯亚芹龙天渝刘长文
- 关键词:藻类生长氮磷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