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07021)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 相关作者:赵亮王静唐思远段文杰沙保峰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省科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河南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苯胺-磺酸基苯胺共聚物对染料吸附性能的研究
- <正>聚苯胺类高分子由于其较好的环境稳定性和优异的吸附性能,被应用于水体中有机染料的吸附去除[1,2]。文献中报道的聚苯胺类吸附剂对阴离子染料有较好的吸附效果,但对阳离子染料的去除效果不佳[3]。若在聚苯胺中引入磺酸基,...
- 张卡卡王静许群赵亮
- 文献传递
- 载镧胺基纤维对含氟水的吸附处理被引量:1
- 2013年
- 将稀土镧负载于胺基纤维上制备新型除氟材料(APAN-La),研究了该吸附剂对水中氟的吸附去除性能.研究表明:镧的负载可显著提高APAN-La对氟的吸附去除效果;APAN-La对氟的吸附平衡时间约为120 min,吸附动力学可用拟二级动力学速率方程式描述,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25℃时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表明单分子层吸附是氟吸附的主要形式,拟合得到的饱和吸附量为6.74 mg/g;溶液pH值对APAN-La的吸附性能影响显著,最佳吸附发生在酸性环境中;NaOH溶液能对吸附饱和的APAN-La进行有效的脱附,从而为该新型除氟材料的再生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 韩洛利赵亮王静
- 关键词:镧氟离子
- 载镧偕胺肟基纤维除氟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本文将稀土元素镧(Ⅲ)负载于偕胺肟基纤维上制备成载镧偕胺肟基纤维吸附剂,探讨该纤维吸附剂对水溶液中氟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吸附最佳pH范围为5~7,在较宽的范围4~10之间也能显示出较高的除氟率;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最大吸附容量为40.1mg/g;吸附动力学可用准二级速率方程描述。
- 唐思远赵亮王静
- 关键词:镧除氟
- 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冶金企业废水中的砷被引量:4
- 2012年
- 采用HNO3/HClO4(体积比10∶1)消解冶金废水样品,经6mol.L-1 HCl溶液酸化后,加入碘化钾(3%)、抗坏血酸(1%)及硫脲(1%)混合溶液进行还原,用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HG-AAS)测定了样品中的As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297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463%,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3%~108%;其操作方便、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干扰少,适合于复杂废水中微量和痕量As的测定.
- 沙保峰张小转王静唐思远段文杰赵亮
- 关键词:原子吸收光谱冶金废水砷
- 聚苯胺在胺基改性腈纶纤维上的负载及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以胺基改性腈纶(APAN)纤维为基体材料,通过一系列仪器分析手段研究了聚苯胺(PANI)在其上的负载行为,并与前期研究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所得PANI/APAN复合材料在水中Cr(VI)去除方面的应用前景.研究结果表明,APAN基体纤维可明显促进苯胺的聚合速度,并使部分苯胺聚合反应由溶液中转移至基体纤维表面;聚苯胺可在APAN基体纤维表面实现成功负载,且负载量及负载均匀性均明显优于前期研究中的未改性腈纶(PAN)纤维;研究制得的PANI/APAN复合材料对水中Cr(VI)具有显著的吸附效果,其吸附性能优于单独的APAN纤维和PANI.
- 王静王艳锦赵亮
- 关键词:聚苯胺
- 煤改性聚乙烯塑料的降解性能及其机理探讨被引量:5
- 2012年
- 通过对力学性能、红外光谱、粘均分子量及扫描电镜的分析,研究了煤/聚乙烯塑料在室内加速老化实验中的降解性能,并运用降解机理对实验过程进行解析及验证。结果表明,煤降解剂引发的交联和降解反应控制了薄膜的强度,使其柔韧性一直降低,且在整个120h光照过程中,断裂伸长率一直呈下降趋势;72h前是聚合物的氧化诱导期及衰变期,之后进入完全降解期。煤在改性塑料光照过程中引发自由基反应,引入羰基,导致聚乙烯大分子断链降解;共聚物的粘均分子量整体呈降低趋势,说明光照促进聚合物的降解,降解和交联交替控制着反应。煤/聚乙烯的光降解过程遵循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反应机理,在煤大分子光催化作用下,改变了聚乙烯常规光降解过程,加速了聚乙烯大分子断链和分子量降低。运用煤/聚乙烯塑料降解机理,能够解释样品力学性能变化、化学结构中羰基指数变化、分子量降低及降解过程中的现象和规律。
- 沙保峰赵亮张小转赵东
- 关键词:煤聚乙烯塑料光降解
- 新型含季铵基腈纶纤维的制备被引量:4
- 2012年
- 以商品级腈纶为基体,二甲氨基丙胺(Ⅰ)为胺化剂,经胺化反应制得含叔胺基的腈纶纤维(1)。以溴辛烷(Ⅱ)为季铵化试剂对1进行季铵化改性,制得新型的含季铵基的腈纶纤维(2),其结构经IR和EDS表征。较佳的胺化反应条件为:以乙二醇为溶剂,Ⅰ的体积分数为30%,于118℃反应3 h。较佳的季铵化反应条件为:以乙醇为溶剂,Ⅱ.的体积分数为10%,于70℃反应6 h。
- 徐其超王静赵东赵亮
- 关键词:腈纶胺化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