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1037)

作品数:59 被引量:1,391H指数:22
相关作者:张小林吴江国马远军李红波陈晓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9篇经济管理
  • 15篇历史地理
  • 3篇建筑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城市
  • 9篇乡村
  • 8篇空间结构
  • 7篇旅游
  • 7篇城乡
  • 6篇农村
  • 5篇土地利用
  • 5篇聚落
  • 5篇城市化
  • 4篇都市
  • 4篇农村居民
  • 4篇农村居民点
  • 4篇居民点
  • 4篇村居
  • 3篇都市圈
  • 3篇乡村聚落
  • 3篇景观
  • 3篇分形
  • 3篇城市化进程
  • 3篇城乡关系

机构

  • 54篇南京师范大学
  • 6篇淮阴师范学院
  • 4篇浙江师范大学
  • 3篇安徽师范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2篇池州学院
  • 2篇江苏省土地勘...
  • 1篇池州师范专科...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国土资源
  • 1篇江苏省国土资...
  • 1篇汉诺威大学

作者

  • 43篇张小林
  • 8篇吴江国
  • 8篇马远军
  • 7篇冀亚哲
  • 7篇陈晓华
  • 7篇李红波
  • 6篇尚正永
  • 5篇梁丹
  • 5篇沙润
  • 5篇陈丽
  • 5篇冯淑华
  • 3篇石诗源
  • 3篇周心琴
  • 3篇李经龙
  • 3篇郑淑婧
  • 2篇黄飞飞
  • 2篇王丽华
  • 2篇花小丽
  • 2篇崔开俊
  • 2篇余华

传媒

  • 7篇安徽农业科学
  • 7篇人文地理
  • 6篇长江流域资源...
  • 5篇地理与地理信...
  • 4篇经济地理
  • 4篇经济问题探索
  • 3篇中国土地科学
  • 2篇统计与决策
  • 2篇特区经济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旅游科学
  • 1篇乡镇经济
  • 1篇现代经济探讨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农业经济问题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农业经济

年份

  • 2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13篇2006
  • 11篇2005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及其分形特征被引量:22
2009年
在定性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格局、过程与机理的基础上,运用分形方法,从城市空间分布的向心性、均衡性和城市要素的相关性三个方面,测算了描述空间结构分形特征的集聚维数、网格维数和关联维数,根据三个维数的地理意义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
尚正永张小林
关键词:城市体系空间结构长江三角洲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居住集中的途径与驱动机制被引量:24
2006年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居住的传统形式——村落体系正在受到冲击,同质同构性弱化。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是农村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农业产业化,以及村庄整理与改造等是我国农村建设过程中实现农民居住集中的主要途径。从农民集中居住的驱动机制上看,我国各地乡村建设实践中形成了土地开发驱动型、乡村旅游发展型、市场开发带动型、现代农业园区型、移民建镇建村型、城镇发展带动型等动力模式。
陈晓华张小林
关键词:城市化
城市规划区内乡村土地利用与流转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乡村土地都面临着非农化的趋势。本文在分析了城市规划区内乡村土地的特点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形成这种土地利用格局的机制,以及城市规划区内乡村土地保护和流转的措施。
陈丽
关键词:规划区城中村农用地
国外城乡关系研究动向及其启示被引量:15
2006年
本文通过大量国外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重点分析了国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城乡关系研究的移民、社会、城市偏见、居民健康等方面问题;总结了城乡关系研究在经济理论、要素流与空间模式等方面的进展。进行国内外研究的比较后,提出了中国城乡关系发展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马远军张小林梁丹梅思思
关键词:城乡关系
丘陵山区城市竞争力的定量评价——以粤闽湘赣省际边界区域地级市为例被引量:7
2009年
珠江三角洲北向拓展最有可能惠及的粤闽湘赣省际边界区域,还处于较低发展阶段,相邻的9个地级市之间竞争发展比较激烈。科学评价城市竞争力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工作,在突出城市集聚与扩散功能比较的理念下,构建了城市竞争力比较的指标体系,在总量、质量、流量3个一级指标下选取了12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对粤闽湘赣省际边界区域9城市的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发现各城市的竞争力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尚正永张小林白永平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
乡村城市化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以江苏省为例被引量:7
2005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乡村也受到来自城市化的各种冲击,乡村的经济形态、社会形态以及居民生活方式等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笔者以江苏省乡村城市化发展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乡村城市化的发展现状,在总结推动乡村城市化进程的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江苏省乡村城市化的3种不同发展模式。
张婷杨山梁丹
关键词:乡村城市化动力机制
游客对古村落旅游的“真实感—满意度”测评模型初探被引量:55
2007年
从旅游感知角度,建立了游客"真实感-满意度"测评模型,模型由古建筑真实感、生活文化真实感、古村落真实度、游客满意度、游客忠诚度等5大因素,以及影响这5大因素的16项观察因子组成,形成一种线性结构关系,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用路径系数表示,系数的阈值为>0,<0.95。路径系数通过SPSS软件对模型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求取,所得回归系数即为路径系数。以江西婺源为案例,对所建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显示模型因果关系显著,与研究假设条件相符合,模型可以接受。
冯淑华沙润
关键词:旅游感知古村落旅游测评模型
中国国家公园的旅游发展被引量:53
2007年
与其他国家的国家公园相比,中国的国家公园体系在部门管理体制下逐渐演变为7种类型: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矿山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各类国家公园知名度的比较,探讨不同类型国家公园的旅游价值,采用18等分法评价了中国31个省(市、区)国家公园的旅游竞争力,并对国家公园旅游的深化发展提出建议。
李经龙张小林郑淑婧
关键词:国家公园旅游价值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
江苏省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村庄用地集约化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研究目的:以1990年以来江苏省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村庄规模变动为基础,指出当前村庄用地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其变化的动力机制与用地集约化的途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论:江苏省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村庄总人口减少和用地面积增大并行,江苏省城镇用地与农村用地同步扩张;村庄规模的变动受内、外因的共同影响,城镇空间扩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是主要的外因,内部建设用地变动是主要的内因。未来村庄用地集约化要进一步加强村庄规模的调控力度,使其协调发展,适应农村用地集约化发展的需要。
吕亚生张小林
关键词:土地管理农村城镇化人口规模动力机制
城市群竞争与共生的时空机理分析被引量:14
2008年
城市群演化是一个竞争与共生相互作用的过程,竞争是指在城市群内的各个城市在共同发展中为获取有利的发展地位和发展条件而进行的角逐,而共生是指群体发展中的统一规划和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关系。城市共生关系的根本内涵和特征是空间上的临近性、时间上的长期性、功能上的分工互补性、个体之间的差异依赖性以及作用关系的支持协调性。依据系统论的原理,提出竞争与共生作用可以划分为弱竞争弱共生、强竞争弱共生、强竞争强共生、弱竞争强共生4个发展阶段,并呈现周期性特征,这从城市与区域的演化中都找到了实证。并将城市群竞争共生作用划分为群内竞争与共生、群外竞争与共生、群内竞争与群外共生、群外竞争与群内竞争4个空间作用层面,初步总结出竞争共生作用的一般模式。
马远军张小林
关键词:城市群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