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sk009zd)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莹莹曹丽莉王凌云缪经崔璨更多>>
-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扬州市人民政府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 从林译副文本看林纾翻译的爱国动机被引量:2
- 2011年
- 林纾翻译作品中大量的副文本,包括标题、副标题、序、跋等,有助于研究林译翻译动机。林纾的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在其翻译作品的副文本中清晰可见。唤醒国人、救亡图存是林纾翻译外国作品的主要动机。甘做警醒同胞的"叫旦之鸡"、倡导学习西方的"备盗之方"、承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主张振兴民族实业,是林纾翻译爱国动机的主要体现。
- 崔璨李莹莹
- 关键词:林纾翻译副文本
- 伦理视角下林语堂翻译活动探究——以林译《浮生六记》为例
- 2012年
- 中国伦理思想古已有之,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影响着整个国民的思想和生活,其在文学活动上产生的影响也不可小觑。林语堂是我国著名的学者、作家和翻译家,其对唐朝作家沈复自传体笔记《浮生六记》的翻译可谓其最高水平的体现。本文将从伦理视角对林语堂的翻译活动进行探究,并且以《浮生六记》作为研究的范本。
- 曹丽莉
- 关键词:伦理《浮生六记》异化悲剧命运
- 从翻译伦理视角看林纾翻译中的“讹”被引量:1
- 2013年
- 翻译研究历经语言和文化两大研究阶段之后已经回归伦理之路。文章以切斯特曼提出的翻译伦理的四个模式,即再现模式、服务模式、交际模式和基于规范的模式为依据,探讨林纾译本中的"讹"产生的缘由。林纾翻译之饱受争议的"讹",其背后蕴含着一定的社会及历史因素,体现了译者对于翻译伦理模式的遵从。
- 李莹莹
- 关键词:翻译伦理
- 从文化的角度看口译中的零翻译
- 2013年
- 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型翻译策略,零翻译在翻译实践中已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该文从文化的角度谈论了零翻译在口译中的应用,强调口译过程中使用零翻译策略时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 王凌云曹丽莉
- 关键词:口译零翻译文化因素
- 林语堂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林语堂译作《浮生六记》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的两种基本策略,林语堂译作《浮生六记》是学者们探讨的热点,本文拟从林译《浮生六记》看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在其中的运用,探讨了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在林译作品中的体现。
- 曹丽莉王凌云
- 关键词:归化异化
- 翻译伦理视角下的典籍英译——《楚辞》国内英译本探析被引量:2
- 2011年
- 以《楚辞》的四个国内译本为研究对象,在我国国际影响力提升、文化输出重要性逐渐彰显的大环境下,从翻译伦理的角度重新审视典籍英译的翻译方法,走出文本分析的局限,强调译本的整体传播效果。回顾了翻译学回归伦理探讨的历史,针对译本体例编排和异质转化两个方面,从翻译伦理角度评析近十年来《楚辞》的四个国内译本,突出翻译伦理在典籍英译中的指导作用以及"丰厚翻译"法对今后典籍英译的启迪。
- 缪经李莹莹
- 关键词:翻译伦理典籍英译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