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NY[2005]3021)
- 作品数:5 被引量:76H指数:4
- 相关作者:杨文鹏关琦赵致王伟戴保威更多>>
-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贵州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贵州70份玉米自交系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其杂种优势群分析被引量:36
- 2011年
- 从251个SSR标记中筛选出均匀分布在玉米基因组上的88个SSR标记,用以分析评价贵州省2000年以来47个审定品种的70份亲本材料的遗传多样性。SSR标记检测的结果:88个标记共检测出466个等位基因,每个标记可检测等位基因2~18个,平均为5.31个;每个标记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为0.213~0.965,平均为0.586,这表明贵州玉米自交系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POPTREE聚类分析结果:70份自交系分为Ⅰ、Ⅱ和Ⅲ类群。Ⅰ类群含8个自交系,以瑞德和兰卡斯特等温带种质为主。Ⅱ类群有11个自交系,以PN78599、瑞德和兰卡斯特等温带种质为主。Ⅲ类群拥有51个自交系,可分为A和B 2个亚群,B亚群还可再分为B1和B2 2个次亚群,A亚群中的10个系以我国地方温带种质为主,B1次亚群中的19个系以贵州地方亚热带种质为主,B2次亚群中的22个系以泰国苏湾热带种质为主。杂种优势利用分析的结果表明,贵州近些年在玉米育种中,主要是利用贵州地方亚热带种质和泰国苏湾热带种质2个杂种优势群,这与其多态位点百分率较高有关,与其群内SSR位点的平均等位数较多有关。贵州玉米育种利用的种质类型较少,有必要加强玉米种质的扩增、改良与创新研究。
- 杨文鹏关琦杨留启王伟张文龙祝云芳潘敏娜沈建华赵致
- 关键词:自交系SSR标记杂种优势群玉米
- 玉米SSR分子标记技术操作规程的优化被引量:20
- 2008年
- [目的]建立玉米SSR标记技术操作规程,为其在生产中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2个玉米杂交种(黔单16号、西山99)和4个玉米自交系(苏37、交51、黄C、4011)为试材,从玉米中提取基因组DNA,分别对不同DNA提取方法、SSR反应体系、PCR扩增程序和银染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采用SDS法、CTAB法提取DNA的扩增效果较好。玉米的最佳SSR反应体系为:1U Taq酶,1×Bufer,60ng模板DNA,2.0 mmol/LMg2+,0.15 mmol/LdNTPs,0.3μmol/L引物。最佳SSR扩增程序为:93℃,1 min;93℃,1 min;60℃,2 min;72℃,2 min,30个循环;72℃,5 min。用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或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来检测玉米SSR标记较好。[结论]采用优化的SSR标记检测体系,对贵州51份玉米杂交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大多数引物扩出清晰条带。
- 王伟杨文鹏关琦张文龙戴保威
- 关键词:玉米SSR技术规程
- 利用聚类分析筛选玉米杂交种SSR指纹库中鉴别能力强的标记被引量:2
- 2010年
- 作物DNA指纹库构建后,如何有效应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首先设定品种间某(些)分子标记位点遗传距离大于零者为某(些)分子标记可鉴别的品种,分析DNA分子标记鉴别品种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设定品种间某(些)分子标记位点最小遗传距离大者为优,筛选出鉴定参试品种所需的最少标记数。然后利用聚类分析,从20个SSR标记构建的48个玉米杂交种的指纹库中,可以筛选出鉴别能力最强的标记和鉴别效果最优的标记组合。结果表明,该方法直观、易行、快速、高效,可为指纹图谱库的高效应用提供参考。
- 王伟杨文鹏冯浪滕安平
- 关键词:指纹图谱聚类分析SSR玉米
- DNA指纹图谱技术及其在玉米遗传育种上的应用被引量:14
- 2008年
- DNA指纹技术所检测的是基因组DNA水平的差异,适合于品种资源、育种材料和杂种的鉴定工作。本文简要叙述了DNA指纹图谱技术的发展概况、特点,常用指纹图谱技术的原理及其优缺点,以及这些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另外,对目前指纹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 王伟杨文鹏戴保威关琦
- 关键词:DNA指纹图谱遗传育种玉米
- 贵州主要玉米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选用在黔中、黔北、黔西和黔西南4个生态区育成的9个玉米品种,即黔兴201、黔单16、安单3号、遵玉3号、西山99、毕单10号、盘玉5号、兴海991和兴海201,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贵阳进行叶面积、干物质重、经济和产量等性状的测定,同时进行全基因组SSR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以了解这些品种的生态适应性、遗传多样性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黔中和黔北生态区育成品种的叶面积增长较为正常。2、四个生态区育成品种的干物质重增长都较为正常,以黔中和黔西生态区育成品种的为好。3、从经济和产量性状上看,在黔中育成的黔兴201和黔单16号以及在黔北育成的遵玉3号三个品种在贵阳生态环境条件下表现较优。4、遗传差异较小的品种间,若其遗传基础较好,生态适应性较强,则产量差异较小;若其生态适应性不同,则产量差异较大。遗传差异较大的品种间,其产量主要取决于遗传基础,遗传基础差者,即使生态适应性较好,其产量亦低;遗传基础优者,即便生态适应性较差,其产量也不会太低。
- 关琦杨文鹏王明春赵致
-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生态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