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西医院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作品数:15 被引量:128H指数:6
相关作者:王琳李甘地刘卫平徐晨万川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医科大学绵竹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细胞
  • 10篇肿瘤
  • 9篇淋巴
  • 9篇淋巴瘤
  • 8篇细胞淋巴瘤
  • 6篇脂膜炎
  • 6篇皮肤
  • 6篇皮下
  • 6篇皮下脂膜炎
  • 6篇皮下脂膜炎样
  • 6篇皮下脂膜炎样...
  • 6篇膜炎
  • 4篇皮肤肿瘤
  • 4篇基因
  • 4篇T细胞
  • 3篇增殖
  • 3篇临床病理
  • 3篇临床病理分析
  • 3篇免疫
  • 3篇病理

机构

  • 13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二人...
  • 1篇重庆市第九人...
  • 1篇南充市中心医...
  • 1篇绵竹市人民医...
  • 1篇达州市中心医...
  • 1篇广安市人民医...
  • 1篇成都铁路局成...

作者

  • 9篇李甘地
  • 9篇王琳
  • 8篇徐晨
  • 8篇刘卫平
  • 5篇万川
  • 4篇张文燕
  • 4篇王婷婷
  • 3篇廖殿英
  • 3篇任婧婧
  • 3篇林苹
  • 3篇张洁
  • 3篇李俸媛
  • 3篇王修杰
  • 2篇李薇
  • 2篇王静
  • 2篇吴亚英
  • 2篇杨翰君
  • 2篇熊竹娟
  • 2篇唐源
  • 2篇任婧婧

传媒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癌症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肿瘤
  • 1篇华西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与皮肤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通过对20例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ubcutaneous panniculitis-like T-cell lymphoma,SPTL)和19例皮肤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对比研究,加深对2者的认识。方法:从临床病理、免疫标记、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感染和T细胞受体(T-cell receptor,TCR)基因重排等多个方面对2者进行比较。结果:临床表现上2者不易鉴别,但皮肤NK/T细胞淋巴瘤常伴皮肤外播散、预后差;组织学上,SPTL常严格局限于皮下脂肪组织,而皮肤NK/T细胞淋巴瘤以真皮为中心形成弥漫性浸润,常累及皮下脂肪层,更易于见到大片凝固性坏死、血管中心性浸润和亲表皮现象;免疫表型上,SPTL常表达βF1、膜型CD3、CD8,不表达CD4、CD56,而大部分皮肤NK/T细胞淋巴瘤则表达CD56和细胞质CD3ε,仅少数表达膜型CD3、CD8。CD56、CD3、CD8和βF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TL患者中检出EBER1/2原位杂交阳性,而皮肤NK/T细胞淋巴瘤100%病例为阳性,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TL患者中检出TCR-γ基因克隆性重排,而皮肤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仅有4/18例(22.2%)检出重排,2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无皮肤外播散,组织学上有无大片凝固性坏死、血管中心性浸润和亲表皮现象,是否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标记CD56、CD3、CD3ε、CD8和βF1,EB病毒原位杂交阳性与否,以及TCR-γ克隆性重排检出与否,均可作为SPTL和皮肤NK/T细胞淋巴瘤的鉴别要点。准确鉴别2者需综合临床、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EB病毒感染和基因重排等结果进行全面分析。
杨翰君万川王婷婷徐晨刘卫平李甘地王琳
关键词:皮肤肿瘤淋巴瘤T细胞皮肤
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淋巴瘤样丘疹病(LyP)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分析13例LyP的临床病理资料,用LSAB法、Eli Vision法行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活化淋巴细胞和细胞毒性等12种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结果13例LyP中男6例,女7例,平均年龄26.4岁,皮损多表现为四肢、躯干无症状的多发性丘疹、结节。组织学分型:A型6例,B型1例,C型6例,主要在真皮与皮下脂肪组织内浸涧,主要浸润方式分别为楔形、带状及片状、结节状。13例中8例有瘤细胞亲表皮现象;1例B型无大瘤细胞,余12例的大瘤细胞均表达CDS0。13例瘤细胞均表达2~3个T细胞标记(CD3、CD5或CIM5RO)及1~3个细胞毒性标记[T细胞胞质内抗原(11A)-1、粒酶B或穿孔素];13例均表达CIM、4例表达CD8、1例表达CD15、1例表达CD20(局灶阳性),均不表达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1。亲表皮之瘤细胞多为CD3^+、CD4^+、CD8^+表型。13例中1例EBER1/2原位杂交阳性。获随访的12例均存活。结论LyP有独特的临床病理表现和免疫表型,预后较好。A型和C型中亲表皮的瘤细胞均为核扭曲、深染,似覃样霉菌病细胞,推测其与CD30^+大瘤细胞可能来源于不同的克隆群体有关。EB病毒与LyP可能无明确的相关性。
王婷婷王琳张文燕廖殿英徐晨刘卫平李甘地
关键词:淋巴瘤样丘疹病疱疹病毒4型免疫表型分型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的EB病毒感染和P53蛋白表达的关系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PTL)中EB病毒(EBV)的潜伏感染情况及其与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EBER1/2原位杂交检测20例SPTL组织中的EBV感染;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P53蛋白表达。结果20例SPTL中5例(25%)EBER1/2原位杂交阳性,6例(30%)的P53阳性。统计学分析,二者具有相关性(r= 0.533,P<0.05)。结论部分SPTL病例伴EBV潜伏感染,伴有EBV感染的SPTL患者可能预后较差。SPTL组织中P53蛋白表达可能与EBV的感染有关。
万川王琳徐晨李俸媛刘卫平李甘地
关键词:淋巴瘤皮肤肿瘤脂膜炎EPSTEIN-BARR病毒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基因重排检测及其在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免疫表型和基因重排检测在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PT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参照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WHO-EORTC)皮肤淋巴瘤分类标准收集20例SPTL。采用10种抗原标记进行免疫表型检测,运用PCR技术检测TCRγ,、IgH基因重排,并用EB病毒编码的小RNA1/2(EBER1/2)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感染。结果(1)本组病例中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29.5岁;(2)所有病例的瘤细胞均表达1个或多个T细胞分化抗原(CD2、CD3或CD45RO),18/19病例表达βF1,18/20病例表达CD8,20/20、16/20病例分别表达细胞毒颗粒相关蛋白TIA-1、颗粒酶B,瘤细胞不表达CD4、CD20和CD56;(3)16/20病例检出TCRγ基因重排,未检出IgH基因重排;(4)5/20病例EBER1/2原位杂交阳性。结论SPTL的瘤细胞具有克隆性TCR基因重排,综合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基因重排检测有助于本病确诊。
万川徐晨王琳李甘地江炜张文燕唐源阚蓓刘卫平
关键词:淋巴瘤皮肤肿瘤脂膜炎免疫表型基因重排
新锌指蛋白基因Zfp637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对乳腺癌EMT6细胞的作用
2009年
目的构建锌指蛋白Zfp637真核表达质粒及稳定转染过表达细胞,并观察Zfp637基因对肿瘤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以正常小鼠脾脏组织cDNA作为模板扩增Zfp637DNA,定向插入到pEGFP-C3真核表达质粒中,酶切片段分析和测序鉴定以确定成功构建pEGFP-Zfp637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pEGFP-Zfp637重组质粒转染小鼠乳腺癌株EMT6细胞,并且通过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细胞(Zfp637-EMT6)。荧光显微镜下对Zfp637进行亚细胞定位;RT-PCR检测Zfp637-EMT6细胞中Zfp637基因表达;同时观察细胞生长状况,MTT法测定Zfp637-EMT6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重组质粒经鉴定证实具有Zfp637全长cDNA序列,所建立的Zfp637-EMT6细胞能稳定过表达Zfp637基因,并且其细胞生长增殖显著增加。结论成功构建pEGFP-Zfp637真核表达质粒,显示了Zfp637能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为进一步研究Zfp637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并将为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新靶点。
李凯任婧婧张洁刘凯齐彦宇王修杰肖恒怡林苹
关键词:稳定转染细胞增殖
人参皂苷Rg3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62
2008年
人参有效化学成分20(R)-人参皂苷Rg3作为传统中药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也是我国自行开发的第一个在临床应用的抗肿瘤转移复发一类中药抗癌新药参一胶囊的主要活性成分。本文从Rg3促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逆转肿瘤多药耐药、影响肿瘤细胞信号传导相关基因表达、增强免疫能力等方面,综述近年来有关Rg3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安宁朱文
关键词:人参皂苷RG3肿瘤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20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研究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PT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标记表达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SPT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存档蜡块重新进行切片,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20例患者中男9例、女11例,中位年龄29.5岁,主要体征为无症状的结节、斑块或肿块。首次发现SPTL伴眼球突出2例。瘤细胞在皮下脂肪内呈脂膜炎样浸润,细胞大小不等、异形性明显。瘤内可见豆袋细胞、肉芽肿、小片坏死和肿瘤细胞浸润血管。瘤细胞表达T细胞标志T细胞内抗原-1(TIA-1)、颗粒酶B(GrB)、CD2、CD3、CD8、CD45RO,不表达CD4、CD20、CD56和CD68。2例患者部分大瘤细胞表达CD30。接受随访的11例患者7例死于本病。结论:SPTL有特殊的临床病理表现和免疫标记;皮损溃疡形成、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王琳万川廖殿英张文燕徐晨邱瑞成刘卫平李甘地
关键词:淋巴瘤T细胞肿瘤脂膜炎临床病理分析
儿童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儿童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PTL)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基因重排及EB病毒(EBV)感染情况。方法将收集的5例儿童SPTL作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采用PCR检测TCRγ、IgH基因重排,运用EBER1/2原位杂交检测EBV感染。结果男4例、女1例,年龄9~13岁,主要表现为无症状的结节、斑块或肿块。组织学上肿瘤在皮下脂肪内呈脂膜炎样浸润,细胞大小不等、异形性明显,瘤内可见豆袋细胞、上皮样肉芽肿和小片状坏死。瘤细胞表达T细胞标记βF1、CD2、CD3、CD8、CD45RO和细胞毒颗粒相关蛋白标记TIA-1、粒酶B,不表达CD4、CD20。4例检出单克隆性TCRγ基因重排,未检出IgH基因重排。EBER1/2原位杂交阳性2例。获随访的3例中1例死于本病,该例EBER1/2阳性。结论儿童SPTL面部易受累,全身症状多见,噬血细胞综合征发生率与死亡率较高。伴有EBV感染者可能预后较差。
万川王琳张文燕唐源徐晨李薇李甘地刘卫平
关键词:儿童淋巴瘤T细胞脂膜炎疱疹病毒4型基因重排
皮肤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1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报道1例皮肤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以引起临床和病理医师对此病的关注。方法通过临床病理分析结合免疫组化染色、EB病毒原位杂交及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的PCR检测分析确诊。结果左膝内后方皮损初次活检诊断为结节性脂膜炎,1个月内再次活检示真皮和皮下脂肪内肿瘤大片坏死,瘤细胞异型性明显,血管中心性浸润和血管坏死。瘤细胞表达CD2,CD8,CD45RO,CD56,TIA-1,GranzymeB和LMP-1,EB病毒(+);未检测到TCR-γ的克隆性基因重排。诊断为皮肤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结论皮肤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恶性度高、易误诊、预后差;诊断有赖于常规组织病理结合分子病理技术。
王婷婷衡琨王琳万川徐晨刘宏杰刘卫平李甘地
关键词:淋巴瘤NK/T细胞皮肤
Na^+,K^+-ATP酶β_1亚基与肿瘤细胞生长相关性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Na+,K+-ATP酶β1亚基(ATP1B1)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的关系,以及外源性ATP1B1对肿瘤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检测肿瘤细胞株、正常外周血单核细胞中ATP1B1的mRNA水平,以及经脂多糖(LPS)促进细胞增殖、二甲亚砜(DMSO)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后ATP1B1的mRNA水平变化,并观察通过转染技术增加肿瘤细胞中ATP1B1表达后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肿瘤细胞株中ATP1B1的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单核细胞(P<0.05),促进细胞增殖后细胞中ATP1B1的mRNA水平增高(P<0.05),诱导分化后降低(P<0.05),导入外源性ATP1B1使肿瘤细胞增殖明显受抑(P<0.05)。[结论]Na+,K+-ATP酶β1亚基可以成为反映细胞功能状态特别是肿瘤细胞增殖代谢的重要指标,为肿瘤生物治疗的新策略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熊竹娟林苹张洁王修杰王琪任婧婧杨洪亮王静吴亚英
关键词:NA^+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分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