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P11086)

作品数:16 被引量:227H指数:10
相关作者:汤良杰杨勇李萌谢大庆岳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2篇塔里木盆地
  • 12篇盆地
  • 3篇地质
  • 3篇油气
  • 3篇塔里木盆地巴...
  • 3篇走滑
  • 3篇走滑断裂
  • 3篇基底
  • 3篇巴楚隆起
  • 2篇地层
  • 2篇断裂带
  • 2篇石油地质
  • 2篇裂带
  • 2篇滑脱层
  • 2篇北坡
  • 1篇地质学
  • 1篇地质意义
  • 1篇断层
  • 1篇断层特征
  • 1篇旋回

机构

  • 16篇中国石油大学...
  • 16篇中国石化
  • 16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国土资源部
  • 2篇中国冶金地质...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16篇汤良杰
  • 9篇杨勇
  • 7篇李萌
  • 6篇谢大庆
  • 6篇岳勇
  • 5篇余腾孝
  • 5篇陈刚
  • 4篇曹自成
  • 4篇云露
  • 3篇李宗杰
  • 3篇蒋华山
  • 3篇郭颖
  • 3篇邱海峻
  • 2篇吕明
  • 2篇杨素举
  • 2篇漆立新
  • 2篇黄太柱
  • 2篇张旭光
  • 2篇谢欣彤
  • 2篇赵彬彬

传媒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现代地质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岩石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早古生代古构造格局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选择巴楚地区典型的地震剖面,对加里东早期、加里东中期Ⅰ幕、加里东中期Ⅲ幕以及海西早期形成的T18,T47,T07,T06不整合面进行研究.根据不整合面与之上、之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将不整合分为整一/整一型、整一/削截型、超覆/整一型以及超覆/削截型4类.对比分析不同时期不整合面类型以及分布范围的变化规律,同时利用测井资料,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早古生代古构造演化过程,认为巴楚地区在早古生代具有明显的差异构造演化特征.研究表明:巴楚地区在寒武纪呈坳陷形态,地层均匀展布,无明显的差异隆升特征;中奥陶世,巴楚地区整体均匀隆升,造成巴楚地区中奥陶统一间房组及恰尔巴克组的缺失;从晚奥陶世开始巴楚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差异隆升特征,呈现出西南高、北东低并向北东倾的斜坡形态;志留纪-早中泥盆世,巴楚地区东南部成为整个地区的构造高部位,进而表现为南东高北西低、北西倾的斜坡形态.
吕明汤良杰余腾孝杨勇曹自成岳勇
关键词:巴楚隆起
塔北南坡差异构造隆升及其对古岩溶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利用平衡剖面恢复法,研究了塔北南坡各次级单元构造演化的时空差异性,结合寒武系—奥陶系储层不整合面的发育特征,进一步探讨差异隆升过程对古岩溶尤其是表生岩溶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英买力凸起和库尔勒鼻凸形成于加里东中期早幕,至燕山晚期基本定型;构造隆升对应了加里东中期早幕—燕山中期的岩溶作用,岩溶持续时间长、溶蚀作用强烈,但古岩溶也在长期暴露过程中遭到剥蚀。阿克库勒凸起和草湖凹陷则形成于加里东中期Ⅰ幕,定型于印支期;构造隆升时间与加里东中期Ⅰ幕—海西晚期的岩溶作用相对应,抬升暴露适度,有利于大规模岩溶的形成和保存。哈拉哈塘凹陷形成于加里东中期Ⅰ幕,海西晚期已基本定型,对应加里东中期Ⅰ幕和Ⅲ幕的岩溶作用,表生岩溶作用的影响相对较弱。
李萌汤良杰李宗杰甄素静
关键词:构造隆升岩溶发育特征
塔里木盆地色力布亚断裂带变形特征和演化史被引量:11
2013年
色力布亚断裂带为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与巴楚隆起两个构造单元间的边界断裂带,其构造样式和构造演化与巴楚地区及柯坪地区的形成演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合最新的钻井、测井以及二维地震资料解释,提出了原来的色力布亚断裂带可分为两个断裂带。剖面上主要表现为基底卷入高角度逆冲挤压断裂样式和正花状走滑断裂样式,与柯坪隆起上的皮羌断裂早期共同构成了皮羌-色力布亚断裂带;而亚松迪断裂属于叠加型逆冲断裂,剖面上表现为浅层倾向南西的盖层滑脱型逆冲断层和深层倾向北东的基底卷入型逆冲断层的相互叠加。平面上呈现出分段性,主要分为北段和南段。断裂带整体表现为深层高角度逆冲断裂和正花状构造样式,而南段向上切入新近系和第四系,且新近系和第四系发生微弱的褶皱变形,并且伴有局部的沿古近系的盖层滑脱。结合巴楚地区和柯坪地区的区域演化,认为色力布亚断裂带的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加里东晚期断裂形成阶段、海西晚期(二叠纪晚期)、喜马拉雅早-中期(古近纪—中新世)及喜马拉雅晚期(上新世—第四纪)4个阶段。
姚文倩汤良杰谢大庆杨勇蒋华山张宇航余腾孝曹自成
关键词:逆冲断裂走滑断裂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玉北三维区撕裂断层特征及形成机制被引量:12
2014年
为了确定玉北三维区撕裂断层的形成机制,利用构造要素相关性分析及构造解析方法,通过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揭示了玉北三维区撕裂断层的构造变形特征,确定了研究区撕裂断层的形成演化模式.结果表明:玉北三维区发育的撕裂断层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高陡断裂带,具有明显的花状构造特征.根据撕裂断层两侧断块运动方向和断块间的相对运动方向,可以将玉北三维区发育的撕裂断层分为单侧逆冲型和同向差异逆冲型两种类型.这些撕裂断层的形成演化明显受基底断层和区域挤压应力的控制.先存基底断层控制后期撕裂断层的发育位置和展布方向,区域挤压应力在基底断层两侧造成的位移变形量差异为撕裂断层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来源.
杨勇汤良杰余腾孝陈刚岳勇赵彬彬
关键词:花状构造基底断层
走滑断裂特征对油气勘探方向的选择——以塔中北坡顺1井区为例被引量:28
2016年
通过三维地震精细解释,运用断距分析、断层生长指数等方法,探讨了塔中北坡顺1井区走滑断裂的几何学特征、活动期次及其成因机制。该区走滑断裂及其伴生构造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同时又具有分段差异:西段构成基底走滑卷入的"负花状"构造,东段则表现为盖层滑脱型。加里东中期(Ⅲ幕)基底走滑断裂已开始活动;海西早期,走滑断裂再次活动,上奥陶统桑塔木组厚层泥岩起到滑脱层的作用,基底走滑断裂剪切引起的盖层变形,在志留系发育伴生雁列正断层及其地堑、地垒组合;海西末期,挤压应力沿NE走向释放减弱而出现构造分异,基底走滑断裂西段再次复活,并与雁列正断裂上下贯通构成"负花状"构造;之后在印支期持续活动,发育断层相关褶皱等。海西末期―印支期,基底卷入型走滑断裂油气运移通道的开启、志留系等构造圈闭的定型与主成藏期具备良好的时空配置关系,走滑断裂附近可发育奥陶系岩溶。
李萌汤良杰李宗杰甄素静杨素举田亚杰
关键词:石油地质走滑断裂
塔里木盆地玉北冲断带分期活动特征及其控油气作用被引量:17
2014年
通过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对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断裂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该区主断裂在加里东中期早幕已开始活动,厘定了加里东早期、加里东中期早幕、加里东中期Ⅰ幕、加里东中期Ⅲ幕、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喜马拉雅期等7个断裂活动期次.玉东1和玉东2断裂带加里东中期以后基本不再活动,玉北7、玉北1、玉东3和玉东4断裂带加里东中期以后仍有继承性活动.总体看,加里东中期断裂活动强烈,后期断裂活动性变弱.呈NE走向的6排断裂带,总体具有东强西弱、北强南弱的活动特点.玉北地区基底断裂和古生界滑脱断裂在中、下寒武统盐岩层内的对接,构成油气向上运移的主要通道,但不同时期断裂活动对油气的控制有差异.加里东中期、海西晚期、喜马拉雅期断裂活动对油气成藏具有建设性作用,其中海西晚期断裂活动对油气成藏有利,喜马拉雅期断裂活动主要影响油气调整.
陈刚汤良杰余腾孝杨勇岳勇郭颖张旭光潘玉芳赵彬彬
关键词:活动期次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断裂构造分期差异活动及其变形机理被引量:75
2012年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塔里木盆地断裂构造分期差异活动过程及其变形机理。在地震剖面解释、钻井资料和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编制塔里木盆地不同时期断裂系统图,提出控制塔里木盆地断裂构造形成和演化主要构造活动期次为:加里东早期、加里东中期、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加里东早期断裂活动受伸展环境制约,沿先存基底断裂带形成张性正断层。加里东中期、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断裂活动以逆冲作用为主,在塔东、塔中、塘古巴斯、巴楚和麦盖提地区最为发育。海西晚期断裂活动也是以逆冲作用为特征,并从早期断裂强烈活动的塔中、塘古巴斯、玛东等地区,迁移到塔北隆起和东部地区。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期,前陆地区断裂构造发育,形成叠瓦冲断带、褶皱-冲断带、双重构造、盐相关构造等;但在盆内稳定区,断裂构造不发育,活动性弱。古生代断裂构造发育分布的控制机理,主要与区域大地构造环境的变化和构造转换、先存基底断裂带、大型区域性不整合、滑脱带等要素密切相关。区域大地构造环境的变化和构造转换主要受控于塔里木周缘洋盆的伸展裂解、俯冲消减和洋盆闭合的时限和强度。先存基底断裂带或基底构造软弱带往往控制着后期断裂的发育位置和展布方向。大型区域性不整合和滑脱带控制着断裂构造的发育和分布层位。中、新生代断裂构造发育分布的控制机理,与区域大地构造环境及其构造转换、区域构造位置有关。中、新生代塔里木断裂构造主要分为三种环境,即前陆构造环境、盆内稳定区构造环境和隆升剥蚀区构造环境。盆内稳定区断裂构造不发育,活动性较弱。中、新生代断裂构造主体发育在前陆构造环境中,主要受控于周缘造山带强烈隆升、挤压冲断、走滑-�
汤良杰漆立新邱海峻云露李萌谢大庆杨勇万桂梅
关键词:滑脱层塔里木盆地
塔中北坡顺南地区走滑断裂样式、变形机理及石油地质意义被引量:28
2015年
塔中北坡顺南地区奥陶系储层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结合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属性提取等方法,从剖面形态和平面展布特征探讨了走滑断裂的变形样式、形成机理及其石油地质意义,拟为该区地质构造建模和油气勘探提供新的思路。研究表明,顺南地区主要发育NE向、NEE向、NW向3组走滑断裂,其中NE向、NEE向为2组左行走滑断裂,NW向为规模较小的右行走滑断裂;变形样式上,NE向断裂以典型的"花状"构造为主;NEE向和NW向断裂则较为简单,多为单条陡立的隐伏断层。加里东中期Ⅲ幕,塔中Ⅰ号断裂在由南向北挤压作用下强烈逆冲;在其构造变形分段处,产生与塔中Ⅰ号断裂垂直的走滑分量,在顺南地区则分别发育了2组NE向和NEE向的走滑断裂。在上述2条左行走滑断裂的制约下,夹持在断裂间的地块发生逆时针旋转,导致地块内部发育NW向的右行剪切变形。该区走滑断裂对热液岩溶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沿NE向和NEE向走滑断裂的线状岩溶作用,以及NW向断裂参与下的面状岩溶作用;同时也是油气垂向运移的通道。
甄素静汤良杰李宗杰李萌曹自成杨素举
关键词:走滑断裂石油地质意义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古董山断裂带构造特征及活动时代被引量:12
2014年
根据二维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利用构造解析方法建立了塔里木盆地古董山断裂带的几何学模型,确定了断裂主要活动时代。古董山断裂带构造变形复杂,其形成演化过程与塔里木盆地周缘洋盆和造山带的演化密切相关,在加里东中期、海西早期、海西中期、喜马拉雅早期和晚期等关键变革期均发生了明显的断裂活动。古董山1号和2号断层控制断裂带两侧古生代地层的厚度变化,具有多期活动特征。古董山1号断层活动时间是加里东中期Ⅰ幕和Ⅲ幕,并具有持续增强的特征。古董山2号断层形成于海西早期,之后在石炭纪、古近纪末分别经历了负反转、正反转的过程。古董山3号控制了断裂带两侧前寒武系基底南西高北东低的构造格局,形成于喜马拉雅早期。古董山4号和5号断层形成于喜马拉雅晚期,其中古董山4号断层的逆冲推覆距离达20 km,强烈的剥蚀作用导致其上盘残留地层表现为一个单斜的构造形态。
杨勇汤良杰岳淑娟黄太柱云露谢大庆
关键词:断裂带巴楚隆起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断裂分期差异活动特征及其变形机理被引量:19
2014年
在对典型地震剖面解释和分析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剖面的缩短量和缩短率分析,来确定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断裂的主要活动期,并探讨断裂分期差异活动特征及其变形机理。巴楚隆起断裂活动主要发生在加里东中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喜马拉雅早期、喜马拉雅中期和喜马拉雅晚期。巴楚隆起断裂活动主要受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先存基底断裂、区域滑脱层等因素的控制。洋盆闭合和板块碰撞产生的挤压应力是断裂活动的动力来源。先存基底断裂控制后期断裂的发育位置和展布方向,区域性滑脱层控制断裂的发育和分布层位。
杨勇汤良杰蒋华山陈刚谢大庆李萌曹自成
关键词:巴楚隆起塔里木盆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