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6078)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黄凌风林施泉朱致盛熊源郭丰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异养细菌
  • 2篇浮游
  • 1篇摄食
  • 1篇生长率
  • 1篇生态分布
  • 1篇生物量
  • 1篇水团
  • 1篇体积
  • 1篇微型浮游生物
  • 1篇温度
  • 1篇物量
  • 1篇细胞
  • 1篇细胞体积
  • 1篇冷水团
  • 1篇南海北部
  • 1篇蓝细菌
  • 1篇黄海冷水团
  • 1篇海域
  • 1篇丰度
  • 1篇浮游生物

机构

  • 4篇厦门大学

作者

  • 4篇林施泉
  • 4篇黄凌风
  • 2篇熊源
  • 2篇朱致盛
  • 1篇汪文澜
  • 1篇潘科
  • 1篇贾晓燕
  • 1篇陆家昌
  • 1篇郭丰
  • 1篇黄邦钦
  • 1篇吴林南

传媒

  • 3篇海洋学报
  • 1篇寄生虫与医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微型异养鞭毛虫摄食选择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微型异养鞭毛虫(HNF)是海洋微微型浮游生物的重要摄食者,通过摄食作用对后者的种类(或类群)组成、粒径分布、数量结构和营养价值等属性具有重要的影响,而这与HNF的摄食选择性有直接关系。对HNF摄食选择性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HNF在海洋微食物环乃至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就国际上已开展的HNF摄食选择性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分析和总结了影响HNF选择性摄食的关键因素,如食物大小、游动性、营养价值及食物细胞表面的生化结构特征等,并重点介绍了HNF摄食选择性形成的主要机制以及HNF的选择性摄食在调节海洋微微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中的作用。
黄凌风林施泉熊源陆家昌吴林南
关键词:异养细菌
温度对一种海洋微型异养鞭毛虫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研究了温度对海洋微型异养鞭毛虫Cafeteria roenbergensis的生长率和细胞体积的影响,观察了细胞体积在不同生长期的变化。结果显示,当食物浓度满足饱和摄食要求时,在12~28℃的实验温度区间内,该种异养鞭毛虫的生长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生长率为0.19~2.09d-1;不同培养温度和不同生长期的鞭毛虫平均细胞体积有很大差异,最大平均细胞体积均出现在开始进入指数生长期的阶段;20℃和28℃条件下,C.roenbergensis分别于接种后48、36h平均细胞体积达到最大,分别为31.92和26.03um3,是实验初始阶段细胞体积的304%和253%,其后,细胞体积逐渐减小,但仍明显大于初始阶段的细胞体积。研究表明,不同温度下该鞭毛虫的生长适应策略可能存在差异。
黄凌风汪文澜林施泉潘科贾晓燕朱致盛
关键词:温度生长率细胞体积
黄海冷水团海域微型异养鞭毛虫对异养细菌和蓝细菌摄食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2006年10月在黄海冷水团海域的三个站点开展了微型异养鞭毛虫、异养细菌和蓝细菌的密度和生物量调查,进行了微型异养鞭毛虫的现场摄食实验,通过荧光标记细菌法和消化系数法获得该海区微型异养鞭毛虫对异养细菌和蓝细菌的摄食率,并估算了微型异养鞭毛虫对异养细菌和蓝细菌现存量及生产力的摄食压。结果显示,微型异养鞭毛虫、异养细菌和蓝细菌的密度分别为0.36×10^3~1.13×10^3,0.39×10^6~1.13×10^6和0.04×10^4~3.74×10^4cells/cm^3,温跃层以上明显高于底层。微型异养鞭毛虫对异养细菌的摄食率为5.33~14.89个/(HF·h),对蓝细菌的摄食率为0.26×10^2~23.10×10^-2cells/(HF·h),摄食率随深度而下降。微型异养鞭毛虫每天能消耗9.27%~33.08%的异养细菌现存量和8.129/6~16.09%的蓝细菌现存量。同时,微型异养鞭毛虫对异养细菌和蓝细菌的日摄食量各占它们生产力的2.66%~13.10%和8.12%~16.09%。研究表明微型异养鞭毛虫的摄食可能不是秋季黄海冷水团海域浮游细菌及其生产力的主归宿。
朱致盛林施泉黄凌风郭丰
关键词:浮游细菌摄食黄海冷水团
南海北部微型异养鞭毛虫的时空分布
2013年
于2009年7月20日至8月16日(夏季),2010年1月6日至30日(冬季),2010年10月26日至11月24日(秋季)和2011年4月30日至2011年5月24日(春季)在南海北部调查了微型异养鞭毛虫的生态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春、夏、秋、冬的微型异养鞭毛虫丰度分别为0.05×103~1.93×103,0.03×103~2.65×103,0.09×103~2.05×103和0.04×103~1.84×103 cells/mL,生物量(以碳计)分别为0.56~19.50,0.04~24.11,0.96~14.80和0.29~22.26μg/L。4个季节的微型异养鞭毛虫丰度均以2~5μm粒级的为主,其所占比例超过65%,10~20μm粒级所占比例通常低于10%。在水平分布上,微型异养鞭毛虫的丰度随离岸距离的增加逐渐降低;在垂直分布上,微型异养鞭毛虫的丰度随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但夏季微型异养鞭毛虫丰度的高值多出现在次表层叶绿素a极大值层(DCM层)。微型异养鞭毛虫的丰度分布受到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并且其所受调控模式在不同季节存在差异:春季和秋季微型异养鞭毛虫主要受下行调控;夏季微型异养鞭毛虫主要受上行调控;冬季上行和下行调控对微型异养鞭毛虫的影响相近。
熊源林施泉黄凌风黄邦钦
关键词:丰度生物量生态分布南海北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