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2055)

作品数:6 被引量:236H指数:6
相关作者:刘少峰卢霞郑礼全杨农孟晖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德兴铜矿
  • 2篇地貌
  • 2篇遥感
  • 2篇铜矿
  • 2篇ASTER数...
  • 2篇DEM
  • 1篇导数光谱
  • 1篇地貌研究
  • 1篇地球
  • 1篇动力学机制
  • 1篇遥感影像
  • 1篇灾害
  • 1篇制图
  • 1篇三维模型
  • 1篇生态损害
  • 1篇数据分析
  • 1篇水污染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重金属胁迫

机构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环境...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5篇刘少峰
  • 3篇卢霞
  • 2篇郑礼全
  • 1篇张会平
  • 1篇张岳桥
  • 1篇杨巍然
  • 1篇孟晖
  • 1篇胡振琪
  • 1篇程博
  • 1篇王平
  • 1篇杨农
  • 1篇胡明卿
  • 1篇王凯
  • 1篇郜瑭郡

传媒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华东地质学院...
  • 1篇地学前缘
  • 1篇测绘科学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矿区植被重金属胁迫高光谱分辨率数据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研究矿区植被重金属胁迫,植被反射光谱测量必不可少。用成像光谱仪野外测试江西德兴铜矿区典型植被的冠层反射波谱曲线,利用导数光谱评价植被“红边”位置。分析得知,植被红边“蓝移”,最大“蓝移”达11nm。根据红边位置与叶绿素含量的正相关关系,并结合铜矿区地质、地貌特点以及开采情况,初步断定铜矿区植被主要受到重金属胁迫而且胁迫程度与植被冠层重金属含量也呈正相关关系。这可作为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技术在矿区植被修复方面的决策支持和参考依据。
卢霞刘少峰郑礼全
关键词:导数光谱胁迫德兴铜矿
Terra卫星ASTER数据的特点与应用被引量:27
2003年
ASTER是搭载在Terra上的一种多光谱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源 ,它包含从可见光到热红外范围的 14个波段 ,分辨率从 15m到 90m ,具有多种用途 ,如环境监测、地表覆盖变化、短期气候预测、自然灾害监测等。了解它的数据特点及应用 ,对于我们了解地球。
程博刘少峰杨巍然
关键词:遥感自然灾害地球卫星遥感影像ASTER数据
基于DEM进行地貌研究的最新进展(摘要)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数字表达、模拟,基于DEM的地貌研究实质上就是进行数值计算的过程。通常,DEM以特定的数据结构组织表达,包括:二维数据矩阵、规则格网(Grid)以及不规则三角网(TIN)等。综合...
张会平刘少峰
文献传递
ASTER遥感数据在矿区生态损害现状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7年
德兴铜矿矿山多年开采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为维护矿区可持续发展,生态损害现状调查尤为重要。利用ASTER数据结合野外实测各类地物反射光谱曲线,利用矿物指数提取矿区重金属和粘土污染;采用差值法提取水体污染状况;采用NDVI彩色密度分割法提取矿区植被污染信息。研究表明,铜矿区生态损害现状甚为严重,利用遥感手段监测矿区生态环境是完全可行的。这为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郑礼全卢霞
关键词:德兴铜矿生态损害ASTER数据差值法
中、上扬子北部盆-山系统演化与动力学机制被引量:43
2010年
中国南方中生代经历了中国大陆最终主体拼合的陆缘及其之后的陆内构造演化。晚古生代末期,在秦岭—大别山微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存在向西张口的洋盆,即勉略古洋盆。中三叠世末期开始,扬子板块相对于华北板块发生自南东向北西的斜向俯冲碰撞作用,扬子北缘晚三叠世至中侏罗世发育陆缘前陆褶皱逆冲带与前陆盆地系统。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中国东部的大地构造背景发生了重要的构造转变,中、上扬子地区处于三面围限会聚的大地构造背景。在这种大地构造格局下,中、上扬子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发育陆内联合、复合构造与具前渊沉降的克拉通内盆地系统。自中侏罗世末期开始,扬子北缘前陆带与雪峰山—幕阜山褶皱逆冲带经历了自东向西的会聚变形过程及盆地的自东向西的迁移过程和收缩过程。扬子北缘相对华北板块的斜向俯冲导致在中扬子北缘的深俯冲及超高压变质岩的形成。俯冲之后以郯庐断裂—襄广断裂围限的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地块在晚侏罗世向南强逆冲,致使扬子北缘晚三叠世至中侏罗世前陆盆地被掩覆和改造。
刘少峰王平胡明卿郜瑭郡王凯
关键词:动力学机制
岷江水系流域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指示意义被引量:131
2006年
晚新生代以来发育岷山构造带内部的岷江水系流域盆地,无论是流域盆地内的新生代沉积记录,还是其流域地貌所呈现的典型特征,都深刻指示了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的新构造活动。文章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空间分析技术,利用最新获取的高精度SRTM-DEM数据,系统提取了岷江水系中上游流域汇水盆地以及67个亚流域盆地的典型地貌参数,如流域面积、河流长度、分支比等。通过对流域地貌参数以及纵向河道高程剖面等的统计分析,认为岷江水系东西两侧具有截然不同的地貌特征,东侧流域盆地主要表现为面积小、河流长度短、分支比低以及河流梯度大等特征。由于岷江水系东西两侧地层岩性的对称发育以及整个岷江流域盆地对气候因素具有同一的响应特征,所以亚流域盆地典型参数特征指示了岷江水系两侧晚新生代构造活动的差异性,反映并印证了岷江断裂东西两侧晚新生代以来的不均衡抬升。晚新生代以来岷山构造带的快速隆起以及龙门山构造带内部差异活动是造成岷江水系东侧各支流发育程度低,东西两侧亚流域差异地貌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张会平杨农张岳桥孟晖
关键词:DEM地貌
矿区水污染遥感识别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矿山水污染严重影响了矿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其现状调查十分重要。在详细分析野外实测水体光谱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新型的多光谱ASTER遥感数据,采用光谱角制图技术,提取江西某铜矿区水污染信息并生成该矿区的三维立体模型,获取矿区水污染现状和成因。为矿区污染治理提供及时、准确和大尺度的遥感信息,从而有效地实现矿区污染动态监测。
卢霞刘少峰胡振琪林炎
关键词:光谱特征光谱角制图三维模型水污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