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13XKGJ008YB)
-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侣传振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基层信访治理的症状、成因及对策被引量:2
- 2015年
- 目前基层信访治理虽有成效,但也问题重重,主要表现为信访治理"恐惧虚弱症"、"变异症"、"强迫症"三种症状。基层信访治理症状是由基层政府治理能力不足与社会利益诉求多元化内在张力所致,应从推进基层政府创新,提升治理能力,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以社会参与化解矛盾两个层面加以应对。
- 侣传振崔琳琳
- 关键词:基层政府信访治理
- 新生代农民工有序的政治参与与社会公正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为视角
- 2014年
- 社会公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所在。目前,新生代农民工有序的政治参与还呈现出明显的社会不公正。这需要构建政治公正、经济公正、教育公正、价值公正四位一体的社会公正体系,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的发展。
- 侣传振
-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正马克思主义公正观
- 乡镇政府视域中的信访治理——基于H镇的田野调查
- 2014年
- 通过对H镇的实地调查,文章从政策的选择性执行理念、齐抓共管的治理模式、隐形的治理技术与手段、信访的简约治理方式四个层面具体展示了乡镇政府信访治理的实际。这种信访治理看似有效,但最终只会导致基层政府信访治理的"内卷化",需呼吁"顶层设计"加以解决。
- 侣传振
- 关键词:乡镇政府信访信访治理内卷化
- 农村基层政府的信访目标责任制及其实践逻辑——基于C县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基于C县调查分析表明,信访目标责任制是由多个不同层级政府、部门的责任主体相互勾连而成的管理体系;在其具体运作过程中,既有体现刚性约束、压力传递、责任考核等手段的日常式治理,也有特殊时期的运动式治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农村基层政府政治行政化与行政吸纳的联合运作、压力型体制下的简约治理、理性科层制下的反科层运作、一定限度内的反控制博弈、乡政与村治的制度联结的实践逻辑。
- 侣传振
- 关键词:信访政府治理实践逻辑农村
- 当前中国底层社会激情抗争的演进逻辑及其解读——以陶村的土地纠纷为个案被引量:1
- 2013年
- 该文以陶村土地纠纷为个案,从抗争参与主体和抗争事件过程两个维度对当前中国底层社会激情抗争遵循何种逻辑、该逻辑何以可能、效果如何及何以应对几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价值-利益回归构成了当前中国底层社会激情抗争的演进逻辑;基层党群关系矛盾与村落权势阶层兴起为底层社会激情抗争提供了重要空间,压力型维稳体制、同心圆式政治权力结构为底层社会激情抗争提供了重要机遇;底层社会激情抗争具有组织化程度低、情感性动员强特征,是一种工具性为主、情感性为辅的非政治对抗的利益规则意识;防范利益诉求向价值诉求转变,是化解底层社会激情抗争逻辑演变的重要关键点;西方集体行动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当前中国底层社会激情抗争演进逻辑。
- 侣传振
- 关键词:底层社会演进逻辑土地纠纷
- 从抗争性政治到创造性政治: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研究进路的转换——以农民政治行为为视角被引量:3
- 2014年
- "抗争性政治"理论是目前研究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进路之一,但也存在一定局限。在"中国大历史"视角下,基层社会场域中发生的一系列社会群体性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着对某些体制障碍的突破,并创造出新的体制模式,表现为一种创造性政治实践。这是"抗争性政治"分析框架难以解释的,需要寻找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创造性政治"以基层社会为立场,是一种上层与下层的互构型政治,其注重历史推动的"合力",更强调对制度障碍的"突破",强调社会群体性事件对制度变迁的重要作用,是一种建设性的话语逻辑。"创造性政治"更具有包容性,更能够解释我国农民创造性政治行为并超越"抗争性政治"这一经典研究进路,是一种更贴近中国社会群体性事件实际的分析框架。
- 侣传振
- 关键词:社会群体性事件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