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FX095)

作品数:19 被引量:181H指数:8
相关作者:李奇伟彭本利李奇伟李爱年张富利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生态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3篇污染
  • 3篇污染场地
  • 3篇城市
  • 2篇生态补偿
  • 2篇碳排放
  • 2篇乡村
  • 2篇乡土
  • 2篇交易
  • 2篇法律
  • 2篇村治
  • 1篇低碳
  • 1篇低碳发展
  • 1篇新乡村建设
  • 1篇信息公开
  • 1篇行政
  • 1篇行政区
  • 1篇应对气候变化

机构

  • 8篇湖南师范大学
  • 7篇重庆大学
  • 5篇南华大学
  • 5篇玉林师范学院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吉首大学
  • 1篇长沙环境保护...

作者

  • 5篇彭本利
  • 5篇李奇伟
  • 5篇李奇伟
  • 2篇李爱年
  • 2篇张富利
  • 1篇李长友
  • 1篇秦鹏
  • 1篇蒋慧
  • 1篇彭丽娟
  • 1篇王超
  • 1篇黄锡生
  • 1篇肖爱
  • 1篇谢玲

传媒

  • 3篇吉首大学学报...
  • 2篇环境保护
  • 2篇玉林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求索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政治与法律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高等农业教育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年份

  • 4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候正义是气候治理的基础被引量:3
2014年
气候变化自始存在正义因素,应对气候变化绕不开正义的维度。气候治理应以气候正义为基础,气候制度也应以气候正义为价值导向。有关气候正义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和气候治理一样主要集中于国际层面和国家主体之上,但两者实施起来都困难重重。地方层面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气候治理的新突破口,气候正义在地方层面同样存在且同样重要,在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法律行动中也应贯彻和体现气候正义的理念。
彭本利
关键词:气候正义气候治理
城市污染场地风险的公共治理与制度因应被引量:15
2017年
由污染场地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对污染场地的风险管控应依循公共治理路径,以多元主体共治为治理形式,以透明、法治、参与为基本要素,以实现风险责任的分配正义与城市永续发展为价值旨归。由于受到效益主导型环境治理模式的影响,当前我国政府主导的城市污染场地风险治理机制在实践运行中遭遇了诸多困境,诸如治理主体单极化、风险决策技术理性化、治理结果公平性缺失等。以提升社会风险治理能力为目标,通过构建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模式、完善相关立法和政策决策机制、建立场地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制度、健全监督管理体制、确立场地治理责任制度等方式,可以有效矫治这些问题,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李奇伟秦鹏
关键词: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公共治理
论区域环境信息协作法律机制被引量:9
2014年
区域环境信息协作是区域环境法治主体对区域环境信息的生成、公开、获取乃至运用等所进行的建设性活动。它既是区域环境法制科学建构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区域环境法律健康运行的前提和基础。进行区域环境信息协作才能形成区域环境共识并推动区域性环保行动。目前,我国现行环境信息公开法制缺乏区域性规定,宗旨的偏失阻碍了区域环境信息协作动力的生成,基层社会主体缺位也制约着区域环境信息生成和发布并使其无法覆盖整个区域。应该将保障环境知情权作为环境信息公开法制宗旨贯穿始终,并改进区域环境信息生成方式、强调区域内乡镇以上政府和所有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律义务、鼓励区域社会组织合法生成和公开区域环境信息、明确区域环境信息公开内容、将区域环境信息公开超越行政边界,以此建立和健全区域环境信息协作法律机制。
李长友
关键词:跨行政区知情权
社会转型语境下的乡村复兴之路被引量:8
2014年
社会精英自晚清始便对乡村社会的建设与改良做出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但由于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最后均以失败告终。今日的农村建设与民国新乡村运动有着内在的历史渊源。在现代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下,重提新乡村建设运动,溯本清源,让精英回归,通过逆城市化来承继传统、弘扬文化,重新追溯根植于乡土社会的道德、文化,形成新时代背景下对传统的传承,是新时期农村建设运动的最终出路。
张富利
关键词:乡土文化
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低碳发展机制研究
2016年
气候变化成为发展制约因素的同时,也是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实现城市低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新契机。城市低碳发展可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城市低碳发展本身也是一种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因而低碳发展是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促进城市低碳发展机制不存在一刀切的制度模式,需要根据各地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地实施制度创新,主要包括低碳发展税收优惠机制、低碳产业发展导向机制、发展低碳建筑和低碳交通机制、低碳发展目标责任机制。
彭本利
关键词:低碳发展气候变化城市
棕地范畴的英美解释路向与规范认识
棕地治理的首要问题在于,透过学理阐释与规范论述合理界定棕地范畴,形成棕地为何物的基础认识。从学理认识上看,英美国家最初存在'环境主导'与'效益主导'两种不同的解释路向;从法规范认识上看,与棕地对应的法律概念是'污染场地'...
李奇伟
关键词:污染场地
文献传递
论生态文明建设守法主体的“生态化”被引量:4
2015年
生态文明建设守法主体应该是具有法治思维和生态思维的"人",是生态人格和法权人格的融合体,这样的"生态人"是生态意识和法治意识内化一体的生态人,守法成为其行为的一般性准则。塑造这样的"守法生态人"的过程就是政府主体、企业主体和社会公众主体协同法治的过程,是实施最严密和最严格的环境法律制度的过程。
李爱年肖爱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法治思维生态思维
美国城市化进程中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构建与启示被引量:3
2018年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度。为了应对城市化进程中农地数量下降的挑战,美国逐渐发展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在联邦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相关政策立法的出台、农地保护计划的实施以及农业区划、税收减免、开发权转移与购买等多元政策工具的运用为基本农田保护构筑了制度屏障。这些经验对我国的基本农田保护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就我国而言,实现对基本农田的有效保护需要健全中央与地方耕地保护协作治理机制,形成以农业功能分区为基础的多元政策保护体系,完善以公平补偿为特征的耕地保护激励机制。
李奇伟王超
关键词: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激励机制耕地保护
论环境标准制度中“日落条款”的设置被引量:14
2016年
环境标准"超期服役"折射出中国现行环境标准与环境管理客观需要的严重脱节,这一现象成为在环境标准制度中引入"日落条款"的直接动因。作为一种法律淘汰机制,"日落条款"的基本理念与环境标准的内在属性高度契合。在环境标准制度中设置"日落条款",可以平衡法的稳定性和灵动性之间的冲突,增强环境标准修订的可预见性并增加环境标准修订程序的正当性。唯有明确"日落"期限和期限届满效力、完善后评价制度和环境标准修订的程序规范,构建环境标准常规审查修订机制,才能实现环境标准制度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黄锡生谢玲
关键词:环境标准超期服役
“黄金大米”:风险时代技术理性的失范与规约被引量:5
2014年
对"黄金大米"事件起因与事件进程的解读表明,它不只是阐释一个新的科研失范案例,其深层次的认识根源在于技术理性的单向度发展,其社会面向则凸显了技术理性与社会理性之间的分歧与断裂。在风险社会的时代背景之下,寻求规制技术理性泛滥的守则与方法在路径选择上不应囿于理性概念的纯粹思辨,而应立足于社会的审视与反思,透过风险意识启蒙、公共对话与道德法治的规约,促使技术角色合理回归,弥合技术理性与社会理性之间的深深裂痕。
王超李奇伟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