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科技局立项课题(200937)
-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 相关作者:胡春凤李武翟金国贾裕堂杨冬林更多>>
- 相关机构: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济宁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童年期受虐经历与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述情障碍及抑郁的关系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SFD)童年期受虐经历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述情障碍及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期受虐经历问卷(CTQ-SF)、贝克抑郁问卷(BDI)、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ERQ-C)、多伦多述情量表(TAS)对109例SFD患者进行评定;以CTQ-SF得分均数为界,将SFD患者分为CTQ-SF高分组与低分组,分析CTQ-SF得分与CERQ-C、BDI、TAS的关系。结果:分别有48例及61例患者归入CTQ-SF高分组与低分组。与CTQ-SF低分组比较,CTQ-SF高分组在CERQ-C中积极重新评价因子分偏低,灾难化、责难他人因子及不适应性策略总分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DI总分及TASII因子分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ERQ-C中的不适应性策略总分与CTQ-SF的情感虐待因子及总分呈正相关(r=0.414,0.217;P<0.05或P<0.01)。BDI总分与CTQ-SF的情感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因子及总分呈正相关(r=0.220,0.230,0.204,0.281,0.298;P<0.05或P<0.01);TAS总分与CTQ-SF的情感虐待及躯体忽视因子呈正相关(r=0.188,0.254;P均<0.05)。结论:童年期受虐经历与SFD患者认知情绪调节、抑郁情绪及述情障碍有较密切的关系。童年期受虐越严重,认知情绪调节能力越差,更易出现严重的抑郁情绪与述情障碍。
- 胡春凤李武
- 关键词:躯体形式障碍儿童期受虐认知情绪调节述情障碍抑郁
- 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SFD)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的躯体症状报告单、贝克抑郁问卷(BDI)、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C)、多伦多述情量表(TAS)对115例SFD患者(SFD组)及101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评定。结果纳入研究的109例SFD中,依症状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认知功能、睡眠及心血管系统症状等。SFD组BDI总分(18.2±10.3vs.7.7±3.1)、TAS总分(59.2±8.7vs.48.0±8.0)及其三个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SFD组CERQ-C适应性策略中,接受(13.2±3.1vs.12.4±3.0)、重新关注计划因子分(14.2±3.3vs.12.5±3.7)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积极重新关注(11.3±3.3vs.12.2±2.3)、理性分析因子分(8.6±3.0vs.11.7±2.4)低于对照组(均P<0.01),而适应性策略总分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D组不适应性策略总分(44.8±8.6vs.43.0±8.6)及灾难化因子分(9.8±3.3vs.8.4±2.6)高于对照组(P<0.01)。TAS-Ⅱ、非专科诊疗次数、治疗中不良反应及不适应性策略总分依次进入SFD症状报告单总分的回归方程。结论 SFD症状涉及多器官系统,常有明显的抑郁情绪与述情障碍,较多地使用了不适应性策略。非专科诊疗次数、述情障碍、不适应性策略等可能为SFD躯体化症状严重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 李武贾裕堂杨冬林胡春凤翟金国
- 关键词:躯体型障碍情感症状述情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