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2013071004010473) 作品数:5 被引量:12 H指数:2 相关作者: 汪海平 胡思前 朱金凤 蔡少君 更多>> 相关机构: 江汉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智能自修复高分子材料用高稳定性微胶囊的制备 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高分子材料的自修复,选取双环戊二烯(DCPD)作为芯材,采用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为壁材,对其进行微胶囊化包裹。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光学一摄影显微镜、微机差热天平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微胶囊的粒径分布、表面形貌、热性能和化学结构等进行了表征。讨论了芯材投料量、乳化剂用量以及乳化速率对微胶囊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微胶囊的平均粒径和囊芯含量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工艺参数得到控制,其囊芯含量最高约90wt.%,体积平均粒径为50~70μm。 汪海平 胡思前 朱金凤 蔡少君关键词:双环戊二烯 微胶囊 纳米Al2O3改性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2016年 以纳米Al_2O_3改性的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为壁材,以1,2-环己烷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DGCHD)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纳米Al_2O_3改性的环氧树脂微胶囊。通过红外光谱、热失重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微胶囊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壁材中加入适量的纳米Al_2O_3时,微胶囊的热稳定性和表面粗糙度均增加,且纳米Al_2O_3并不会破坏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预聚体的缩聚反应。当壁材中纳米Al_2O_3为3%(wt,质量分数,下同)时,微胶囊的囊芯达94.5%。 汪海平 李猛强关键词:微胶囊 环氧树脂 聚合物微胶囊的形态结构和性能表征方法 被引量:1 2015年 聚合物微胶囊作为一类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聚合物微胶囊的形态结构、粒径大小及分布、芯材含量和机械强度等性能是决定其应用成功与否的关键。综述了聚合物微胶囊的形态结构和性能表征的几种经典和现代的仪器方法,详细阐述了各种表征方法的特点及用途,并对其优势和不足进行了比较。 李猛强 汪海平1,2-环己烷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改性脂环胺的固化 2017年 采用非等温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对1,2-环己烷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改性脂环胺固化剂(DGCHD/1618)体系的固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Kissinger和Crane方程求得了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和反应级数n,由T-β外推法求得体系的起始固化温度、恒温固化温度和后处理温度。结果表明,DGCHD/1618体系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47.01 k J/mol,反应级数n为0.914,体系的最佳固化温度分别为40℃、79℃和185℃。 汪海平 朱阳倩 李猛强 万思煜 胡思前关键词:环氧树脂 固化动力学 聚砜包覆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 被引量:6 2013年 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了聚砜包覆双酚A型环氧树脂微胶囊,通过光学显微镜、激光粒度分布仪和微机差热天平对微胶囊的形貌、粒径分布及热性能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分散剂种类及用量、搅拌速度、反应温度以及壁材与芯材投料质量比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过高时不能形成微胶囊;选择1.0%(质量分数,下同)的聚乙烯醇分散剂、搅拌速度为750r/min、反应温度为30℃、壁材与芯材投料质量比为2∶1时制得的微胶囊呈规则球形,产率较高,微胶囊分散较好,平均粒径在100μm之内。 汪海平关键词:聚砜 环氧树脂 微胶囊 包覆 自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