圳市宝安区科技局立项项目(2007082)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 相关作者:娜仁高娃陈丽邓世华朱晔高瑞凤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圳市宝安区科技局立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健脾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动力学超声改变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胃动力学变化,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FD患者用健脾消痞汤加减治疗1个疗程,观察对比治疗前后的胃动力学改变以及胃动素(MOT)、生长抑素(SS)的分泌情况。[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7.5%;超声胃动力学指标:胃窦收缩幅度(△V)为(518.45±160.40)mm2、胃窦收缩频率(F)为(2.80±0.70)次/min、胃窦运动指数(MI)为(1 450.66±538.75)、胃窦半排空时间(T1/2)为(29.93±0.14)min、胃窦排空时间(T)为(46.35±13.82)min。△V较治疗前提高(P<0.05),F较治疗前增加(P<0.05)、MI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T1/2、T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1);患者空腹MOT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SS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1)。[结论]健脾消痞汤治疗FD疗效满意,能够改善胃的排空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各种胃肠激素的分泌所致。
- 高瑞凤邓世华陈丽朱晔娜仁高娃
- 关键词:超声检查胃动力学
- 实时超声观测肥胖儿童的胃动力学改变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肥胖儿伴暴食者、肥胖儿不伴暴食者及正常体质量儿童胃动力学变化,探讨肥胖儿童的胃动力学改变。方法用实时二维超声观测将20例肥胖儿童伴暴食者、20例肥胖儿童不伴暴食者及20例正常体质量健康儿童的胃动力学表现,对比三者的各项胃动力学指标。结果超声胃动力学指标:肥胖儿童伴暴食者、肥胖儿童不伴暴食者以及正常体质量健康儿童的胃窦收缩幅度(△V)分别为(485.54±150.33)mm2、(405.72±175.40)mm2和(418.66±145.44)mm2,胃窦收缩频率(F)分别为(4.80±0.89)次/min、(3.85±0.77)次/min和(3.50±0.86)次/min、胃窦运动指数(MI)分别为(2185.15±656.63)、(1519.46±465.28)和(1447.66±418.65),胃窦半排空时间(t1/2)分别为(17.53±3.14)min、(21.53±3.14)min和(22.53±3.14)min,窦排空时间(t)分别为(32.95±11.88)min、(45.37±12.47)min和(46.68±14.18)min。肥胖儿童伴暴食者较正常体质量儿童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V较正常组增大(P<0.05),F较正常组增加(P<0.05)、MI较正常组增大(P<0.01),而t1/2、t均较正常组缩短(P<0.05);而肥胖儿不伴暴食者与正常组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儿不伴暴食者与正常体质量儿童胃动力无显著差别,而肥胖儿伴暴食者较正常体质量儿童胃动力显著增高,胃动力改变可能是部分肥胖儿童的发病机制之一。
- 高瑞凤邓世华陈丽朱晔娜仁高娃
- 关键词:肥胖儿童超声检查胃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