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JS2009-9)

作品数:2 被引量:24H指数:2
相关作者:金银根包志峰王守红张聚涛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扬州大学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扬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螯虾
  • 2篇克氏原螯虾
  • 1篇雄性
  • 1篇交配
  • 1篇交配时间
  • 1篇交配行为
  • 1篇繁殖
  • 1篇繁殖季节
  • 1篇雌性

机构

  • 2篇扬州大学
  • 2篇江苏省生态农...
  • 1篇江苏里下河地...

作者

  • 2篇金银根
  • 1篇张聚涛
  • 1篇王守红
  • 1篇包志峰

传媒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克氏原螯虾自相残食特性及人工繁育中的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研究了不同体长、密度、雌雄配比条件下克氏原螯虾自相残食的情况。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自相残食特性与体长、群体密度、性别配比等因素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虾苗饲养密度提高,自相残食率相应提高。在相同密度条件下,体长越大的虾苗其自相残食率越高。体长1.0~1.5、2.0~2.5、3.0~3.5cm的虾苗,培育密度分别为667万、400万和267万只/hm^2时,其自相残食率均在7%左右,人工培育虾苗时可以此为参照;在不同规格虾苗混养情况下,个体间体长相差越大,体长小的个体被残食的概率越高。人工培育虾苗时,应根据虾苗大小分群培育;成虾饲养密度小于16只/m^2时,其自相残食率低于5%。人工养殖成虾时,养殖密度以157万只/hm^2为宜。在雌雄比为(2~3):1时,克氏原螯虾自相残食率为5%左右。在克氏原螯虾人工繁育配种时,适宜雌雄比应为(2—3):1。
张家宏王守红寇祥明金银根毕建花包志峰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
克氏原螯虾交配行为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分别对同性别(全雌、全雄)、异性别小龙虾在繁殖季节的交配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同性别小龙虾雄性个体之间存在交配行为,但交配过程中的交配行为、交配时间、交配频率与异性别小龙虾明显不同;同性别小龙虾雌性个体之间没有观察到有交配行为;异性别小龙虾个体之间存在典型的交配过程。
寇祥明张家宏王守红金银根张聚涛张聚涛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交配行为交配时间繁殖季节雄性雌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