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10ZB114)
-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智唐斌冉曾令罗强施太和更多>>
- 相关机构: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硫在Fe(100)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在广义梯度近似下,计算了硫原子在Fe(100)面吸附的结构和电子性质,并计算了其分子轨道和吸附能.同时讨论了相关吸附性质与硫原子表面覆盖度(0.25~1.0ML)的关系.结果表明:硫原子吸附在H住最稳定,吸附能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单调增加;B位吸附的硫原子与Fe(100)表面的距离随浓度非单调变化,在0.5 ML时达到最大,是由较高的局域电子云重叠产生的排斥作用所导致;对比分析吸附前后硫和Fe的s及p电子的态密度,显示了硫化亚铁的生成.
- 罗强张智唐斌施太和冉曾令
-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态密度吸附能硫化亚铁
- 硅纳米管结构和电子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在广义梯度近似下,研究了(5,0)和(5,5)硅纳米管结构和电子性质。计算结果表明:(5,0)管硅原子相邻键长波动范围为0.068 nm,大于(5,5)管的0.006 nm;通过对(5,0)管的分波态密度进行分析发现,其3s电子和2p电子能量分布在-13~3 eV,但2p电子集中分布在能量较高的-6~3 eV,出现了明显的sp3轨道杂化。同时对(5,0)和(5,5)硅纳米管最高占据轨道和最低未占据轨道的能隙进行了分析,发现两种管导电性能与结构的手性相关,锯齿型(5,0)管能带交叠具有明显的金属性,而扶手型(5,5)管能隙为0.151 eV是半导体纳米管。
- 罗强张强张智唐斌冉曾令
-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硅纳米管态密度能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