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计划(2009GZ75657)
-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蔡云李玉娟蔡云更多>>
-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计划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被引量:1
- 2010年
- 对于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有些学者研究主张发展高科技产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本文结合比较优势理论、H-O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以贵州省为例,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得出西部地区更适合把有限的资金优先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积累一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后,才能按照竞争优势顺势实现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文章最后对贵州省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建议。
- 蔡云
- 关键词:H-O理论竞争优势理论
-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战略的实证分析——基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思考被引量:5
- 2011年
-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是发展中国家可供选择的两种贸易发展战略,亚洲"四小龙"出口导向战略的成功,使得许多学者主张以出口导向战略带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对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产生的背景进行综述,得出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的目标、弊端及实施条件,在此基础上对两种贸易战略进行较深入全面的对比分析,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实证分析与外部环境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得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更适宜采用混合贸易战略,即以出口导向带动进口替代,以进口替代推动出口导向,同时进一步加强内需的作用。
- 李玉娟
- 关键词:出口导向战略进口替代战略贸易战略国际金融危机
-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由于富裕的劳动力优势影响到资本项目的顺差,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战略及政府的相关鼓励措施,我国出口产业已经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由此造成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持续性国际收支顺差会加剧我国与国家收支逆差国的摩擦,增加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难度,使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国际市场需求。对此,要解决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问题,应扩大内需,让内需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有效驱动力;鼓励我国企业集团进行对外投资。
- 李玉娟蔡云
- 关键词:国际收支顺差国际贸易资本与金融账户经常账户
- 当前中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 2009年
-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出口产业受到极大的影响,出口下滑会否造成多年的贸易顺差出现逆转?通过对2008年与2009年对外贸易相关指标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对外贸易仍然保持顺差状态,运用国际贸易学。
- 蔡云
- 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贸易顺差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贸易学
- 金融海啸下中国国际收支保持双顺差的原因及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国际金融危机给欧美经济造成极大打击的同时,对中国宏微观经济的影响也非常大,但中国的国际收支却仍然保持双顺差,这似乎是一个与常理相悖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次贷危机以来,中国2007--2009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了纵向与横向、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从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具体的分析了双顺差产生的原因,对中国经济的不良影响,最后得出结论以及政策的调整方向。
- 蔡云
- 关键词:国际收支平衡表双顺差海啸微观经济
- 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目标失衡与政策搭配冲突探索被引量:1
- 2010年
-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目标与政策搭配影响深远。在对国际金融危机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四大宏观经济目标的失衡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发现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积极财政政策与宽松货币政策搭配的缺陷性主要表现在就业困境、股市与房产市场泡沫重生、通货膨胀有抬头的趋势、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引发的问题与国际收支双顺差压力仍然存在五个方面。
- 李玉娟蔡云
- 关键词:政策搭配经济目标财政政策金融危机货币政策
- 从国际金融风暴视角透析中国国际收支存在的问题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2010年
- 2008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经济,同时也给其他国家的经济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中国经济会否受到冲击,中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存在问题,文章对中国2000年到2008年八年间的国际收支进行了纵向与横向、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对中国宏观经济的不良影响以及应该注意调整方向,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 蔡云
- 关键词:C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