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1051)

作品数:12 被引量:84H指数:7
相关作者:周贤良叶志国华小珍朱敏崔霞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航空大学教育部九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9篇耐蚀
  • 9篇耐蚀性
  • 8篇氧化皮
  • 6篇氧化皮结构
  • 4篇带钢
  • 4篇轧带
  • 4篇热轧
  • 4篇热轧带钢
  • 3篇显微组织
  • 2篇熔覆
  • 2篇球墨
  • 2篇球墨铸铁
  • 2篇热处理温度
  • 2篇铸铁
  • 2篇基合金
  • 2篇激光熔覆
  • 2篇合金
  • 2篇表面激光
  • 2篇表面激光熔覆
  • 1篇电化学

机构

  • 10篇南昌航空大学
  • 4篇教育部
  • 3篇九江学院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10篇周贤良
  • 9篇叶志国
  • 8篇华小珍
  • 5篇朱敏
  • 3篇李养良
  • 3篇崔霞
  • 2篇周伟
  • 2篇彭新元
  • 2篇邹爱华
  • 1篇张汪年
  • 1篇杜大明
  • 1篇王利
  • 1篇潘东
  • 1篇陈庆军
  • 1篇邓宁
  • 1篇余慧燕
  • 1篇聂轮
  • 1篇都学飞
  • 1篇李晖榕
  • 1篇盛永奇

传媒

  • 3篇材料热处理学...
  • 3篇中国腐蚀与防...
  • 1篇焊接学报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耐火材料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材料工程

年份

  • 2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处理工艺对热轧带钢氧化皮结构及其耐蚀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利用不同热处理工艺在热轧带钢表面形成不同组成与结构的氧化皮。采用SEM、XRD、LRS、干湿周期浸润腐蚀实验、EIS测试、开路电位测试对不同氧化皮热轧带钢在NaHSO3溶液中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慢冷和炉冷所制热轧带钢氧化皮均由Fe2O3、Fe3O4、FeO和Fe组成,其中Fe2O3是微量的,前者含有更多的Fe3O4,后者含有更多的FeO。慢冷所制氧化皮致密、连续、厚度均匀;炉冷制备的氧化皮致密性较差,含有大量的缺陷。慢冷制备的氧化皮热轧带钢的耐蚀性要好于炉冷制备的热轧带钢的耐蚀性。
周贤良朱敏余慧燕华小珍叶志国
关键词:热轧带钢氧化皮耐蚀性
X80管线钢埋弧焊焊接接头的组织和腐蚀性能被引量:24
2011年
采用H08MnMoA焊丝埋弧焊焊接X80管线钢.利用扫描电镜分析焊接接头微观组织;采用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X80管线钢其焊接接头在0.5 mol/LNaHCO3+0.02 mol/L 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0.5 mol/L NaHCO3+0.02mol/L NaCl溶液中,由于显微组织上的差异,X80钢母材的耐点蚀性能最好;焊缝在短时间内的耐点蚀性能基本与母材处于同一水平,但长时间浸泡后的耐点蚀性能却比母材要差;热影响区的耐点蚀性能最差,且相对于母材和焊缝的差值较大.
周贤良李晖榕华小珍叶志国
关键词:X80管线钢焊接接头显微组织耐蚀性
热处理温度对510L钢氧化皮结构及耐蚀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采用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在510L钢表面制备氧化皮。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氧化皮的截面形貌,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定其结构;并采用干湿周期浸润实验、扫描Kelvin探针和交流阻抗谱研究不同结构的氧化皮热轧带钢在0.01 mol/L NaHSO3溶液的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氧化皮厚度增加和微观孔隙增多;在保证氧化皮连续、氧化皮/基体结合良好的情况下,氧化皮厚度对氧化皮耐蚀性能起到较大作用;不同温度下生成的热轧带钢氧化皮的耐蚀性能由好到差依次为:580、560、550和500℃。
周贤良聂轮华小珍叶志国崔霞陈庆军邹爱华
关键词:热处理温度氧化皮耐蚀性
不同冷却方式对热轧带钢氧化皮结构及其耐蚀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利用不同冷却方式在SS400热轧带钢表面形成了不同结构的氧化皮,通过腐蚀形貌宏观观察、SEM、EDS、XRD、失重法、干湿周期浸润腐蚀加速实验和电化学方法对不同结构氧化皮的热轧带钢在NaHSO_3溶液中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不同冷却方式下所制热轧带钢的氧化皮均主要由Fe_3O_4组成,另含有Fe_2O_3和Fe。随着冷却速度的减小,氧化皮中Fe_3O_4的含量增加,但未发现有FeO;随炉冷却所制热轧带钢的氧化皮较厚且均匀,并存在分层现象(外层为Fe_2O_3,内层为Fe_3O_4+Fe),在NaHSO_3溶液中耐蚀性最好;装罐冷却所制氧化皮较均匀平整,耐蚀性次之;自然空冷所制氧化皮存在着较多的缺陷,耐蚀性最差。
周贤良朱敏华小珍叶志国崔霞邹爱华
关键词:冷却方式氧化皮耐蚀性
球墨铸铁表面激光熔覆铁基合金层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DL-T5000型二氧化碳激光器在QT-500球墨铸铁表面熔覆铁基合金层,分析了激光熔覆层的显微组织,测试了其显微硬度及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熔覆层组织致密、无裂纹,与基体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从熔覆层表面到热影响区的组织依次为大量的树枝晶、等轴晶、树枝晶;熔覆层的硬度较基体的提高了2.5倍,其磨损量约为基体的1/3,熔覆层耐磨性能增强的主要原因是铁基合金与元素镍、铬等形成固溶体和碳化物等的强化作用所致。
李养良杜大明王利
关键词:激光熔覆球墨铸铁铁基合金显微组织耐磨性
氧化温度对SS400钢氧化皮结构及耐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以宝钢SS400热轧钢为原料,控制加热温度,在钢表面制备氧化皮。采用SEM分析了氧化皮表面、截面形貌;X射线衍射仪分析氧化皮的相组成;进行室内干湿周期浸润腐蚀试验,对氧化皮试样在NaHSO3(0.01 mol/L)溶液中进行了耐蚀性测试。结果表明,分别在600、700、800℃氧化180 min的过程基本遵循抛物线规律。经过600℃加热保温30 min,所形成的氧化皮厚度小于10μm,700℃时厚度为15μm左右,800℃达到50μm。600、700、800℃制备的氧化皮均含Fe3O4、Fe2O3相和Fe颗粒。同时,800℃制备的氧化皮中保留有少量FeO相。不同温度所制备氧化皮试样耐蚀性能依次为700、600、800℃。
华小珍周伟周贤良叶志国
关键词:氧化皮结构耐蚀性
加热气氛中氧浓度对热轧带钢氧化皮结构及耐蚀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通过控制氮、氧混合气体中的氧含量,650℃保温30 min,在武钢510 L热轧带钢表面制备氧化皮。采用SEM、XRD、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结构氧化皮的热轧带钢在3.5 wt%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氧浓度5%时,所制备的氧化皮没有分层,只含有Fe3O4和Fe颗粒,厚度仅为6μm左右;氧浓度在10%~60%时,所制备的氧化皮结构均为表层Fe2O3较薄,中间层Fe3O4最厚,内层Fe3O4和Fe混合相。氧浓度10%时,其氧化皮厚度约15μm,表层Fe2O3量较少,与Fe3O4层界限模糊;当氧浓度>10%时,其氧化皮厚度均为20μm左右,与氧浓度10%相比,表层Fe2O3量略有增加,Fe2O3层与Fe3O4层界限分明;不同供氧条件下制备的热轧带钢氧化皮的耐蚀性能由好到差依次为:20%、10%、30%、60%、5%。
周贤良周伟华小珍叶志国彭新元
关键词:热轧带钢氧浓度氧化皮耐蚀性
QT-500球墨铸铁表面激光熔覆镍基合金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14
2012年
利用DL-T5000型二氧化碳激光器在QT-500球墨铸铁表面熔覆镍基合金,分析了激光熔覆层的显微组织,测试了其显微硬度及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得熔覆层组织致密、无裂纹,与基体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从熔覆层表面到基体热影响区,组织依次为大量的树枝晶、等轴晶、树枝晶。熔覆层的硬度较基体提高了5倍,熔覆层的总磨损率大约为基体的1/6。熔覆层耐磨性能增强的主要原因是镍基合金与涂层元素镍、铬等固溶强化和碳化物等析出相的强化作用。
李养良潘东甘春飞盛永奇周贤良
关键词:激光熔覆球墨铸铁镍基合金显微组织
热处理温度对510L热轧带钢原始氧化皮结构及其腐蚀行为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利用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工艺改善510L热轧带钢表面原始氧化皮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电化学测试方法对不同结构氧化皮的热轧带钢在NaHSO3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570℃时,随氧化温度的增加,氧化皮上分布的白色弥散状组织减少,氧化皮的微观形貌由带毛刺的小颗粒状演变成针叶状,氧化皮更致密,氧化皮中的Fe2O3的相对含量增加。不同温度制备的热轧带钢氧化皮的耐蚀性由好到差依次为550,500,450,400,350℃。氧化温度介于570℃>T>450℃时,原始氧化皮的耐蚀性可通过热处理得到改善。
叶志国朱敏周贤良华小珍崔霞
关键词:温度氧化皮耐蚀性
岩峰白云石二步煅烧制备镁钙砂被引量:2
2011年
以湖北岩峰地区的天然白云石为原料,在实验室内采用二步煅烧法制备了镁钙砂,研究了轻烧温度(分别为750、800、850、900、950、1 000℃)和轻烧保温时间(分别为1、1.5、2、2.5、3、3.5 h)对轻烧白云石的活性度,镁钙砂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抗水化性的影响,以及煅烧温度(分别为1 550、1 600、1 650、1 700℃)对镁钙砂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抗水化性的影响,确定了实验室制备镁钙砂的最佳工艺为:轻烧温度850℃,轻烧保温时间3 h,烧结温度1 650℃。
张汪年邓宁李养良彭莉莉都学飞
关键词:白云石二步煅烧镁钙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