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2006IK170)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薛芳蔡鹏李云峰吴刚宋锋林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压载
  • 2篇压载舱
  • 2篇国际船舶
  • 2篇病原微生物
  • 2篇沉积物
  • 2篇船舶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检测
  • 1篇国际航行
  • 1篇国际航行船舶
  • 1篇航行
  • 1篇航行船舶
  • 1篇16S_RD...
  • 1篇病原
  • 1篇病原微生物检...

机构

  • 2篇辽宁国际旅行...
  • 1篇辽宁出入境检...

作者

  • 2篇宋锋林
  • 2篇吴刚
  • 2篇李云峰
  • 2篇蔡鹏
  • 2篇薛芳
  • 1篇杨益民

传媒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国境卫生...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国际船舶压载舱沉积物中病原微生物检测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检测辽宁省大连市海湾停靠坞修的国际船舶压载舱沉积物中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探讨压载舱沉积物排放管理和卫生处理方法,为制定相应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压载舱沉积物按照0.5 mg/0.5 mL样品接种10 mL增菌液的比例将压载舱淤泥分别接种到营养肉汤和碱性蛋白胨水中,37℃过夜震荡摇菌。增菌后划线接种在选择培养基上,过夜培养挑取阳性菌落纯培养后鉴定。结果从45艘国际航行船舶采集的48份压载舱沉积物样品中共检出15种细菌,其中12种具有致病性。结论必须加强国际船舶压载舱沉积物的排放监管和卫生学处理。
吴刚薛芳李云峰宋锋林杨益民蔡鹏
关键词:压载舱沉积物病原微生物国际船舶
16S rDNA序列分析法在国际船舶压载舱沉积物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16S rDNA序列分析法在国境口岸监测外来病原微生物的可行性。〔方法〕按照0.5 mg/0.5 ml样品接种10 ml增菌液的比例将压载舱淤泥样品分别接种到营养肉汤和碱性蛋白胨水中,37℃过夜,震荡摇匀。增菌后划线接种在选择培养基上,过夜培养后挑取阳性菌落纯培养,按照试剂盒说明提取细菌基因组,扩增细菌基因组16S rDNA片段,将扩增产物纯化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从48份样品中共检测12种细菌,其中检测到的霍乱弧菌有1株为B33株。这株霍乱弧菌最早在2004年分离自非洲东南部国家莫桑比克的贝拉港,是O1群霍乱弧菌的经典型与Eltor型杂交后产生的菌株,O139群霍乱弧菌尚未检测到。〔结论〕16S rDNA序列分析法可用作国境口岸外来微生物的监测和分析。
李云峰吴刚薛芳宋锋林蔡鹏
关键词:国际航行船舶压载舱沉积物病原微生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