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SCX2-SW-133)

作品数:57 被引量:986H指数:19
相关作者:胡远满贺红士布仁仓李秀珍周广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14篇生物学
  • 13篇天文地球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1篇气候
  • 9篇气候变化
  • 7篇森林景观
  • 6篇LANDIS
  • 5篇地形
  • 5篇采伐
  • 4篇地形因子
  • 4篇冻土
  • 4篇多年冻土
  • 4篇湿地
  • 4篇LOGIST...
  • 4篇LOGIST...
  • 3篇树种
  • 3篇土地利用
  • 3篇丘陵
  • 3篇丘陵区
  • 3篇珠江三角
  • 3篇珠江三角洲
  • 3篇净初级生产力
  • 3篇火烧迹地

机构

  • 42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中国科学院研...
  • 8篇中国科学院植...
  • 7篇密苏里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华...
  • 5篇北京大学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广东商学院
  • 2篇香港大学
  • 2篇中国气象局沈...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国科学院烟...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作者

  • 21篇胡远满
  • 20篇贺红士
  • 18篇布仁仓
  • 18篇李秀珍
  • 7篇周广胜
  • 7篇刘宏娟
  • 7篇冷文芳
  • 7篇王绪高
  • 6篇金龙如
  • 6篇周宇飞
  • 6篇解伏菊
  • 6篇赵平
  • 5篇沈承德
  • 5篇刘克新
  • 5篇吕久俊
  • 5篇付东坡
  • 5篇丁平
  • 5篇丁杏芳
  • 4篇王宪伟
  • 4篇肖笃宁

传媒

  • 13篇应用生态学报
  • 8篇生态学杂志
  • 6篇辽宁工程技术...
  • 5篇生态学报
  • 4篇植物生态学报
  • 3篇第四纪研究
  • 2篇林业科学
  • 2篇水科学进展
  • 2篇热带亚热带植...
  • 2篇生态环境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09
  • 15篇2008
  • 18篇2007
  • 10篇2006
  • 4篇2005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羊草种群生物量分配动态模拟被引量:21
2007年
基于4种密度羊草种群的温室模拟试验,分析了羊草种群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羊草种群的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随生长期呈增加的趋势,且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同密度间羊草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的相对生长速率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密度羊草种群的根冠比随生长进程而增加,但差异不显著,表明环境因子是影响羊草种群根冠比变化的主导因素;单株羊草及羊草种群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间存在显著的幂函数关系,但幂函数指数与系数随羊草密度的变化而变化,表明资源竞争引起的微环境差异导致了羊草种群根冠比的动态变化,可为定量研究光合产物分配提供参考.
平晓燕贾丙瑞袁文平王风玉王玉辉周莉许振柱周广胜
关键词:羊草种群生物量生物量分配根冠比
利用logistic模型对MODIS数据进行湿地提取被引量:7
2007年
MODIS是近年来较常用于宏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一种遥感数据来源。为了克服MODIS空间分辨率的限制,在建立提取模型的时候使用了多期遥感数据,并且加入了地形辅助数据。Logistic模型是一种非线性的回归分析模型,它通常是用于预测和判定未知单元的类别属性。先划出训练样区,计算出湿地分布与各因子之间的关系式,进而得到湿地分布概率图,选取一定的阈值(0.5),最终提取出湿地。研究结果显示,Logistic模型用于遥感分类,分类精度高于最大似然法。另外,加入了地形因子(dem,slope,tpi)后,分类精度得到明显的提高。
刘宏娟胡远满布仁仓周昊冷文芳吕久俊
关键词:LOGISTIC模型MODIS湿地遥感分类地形因子
不同森林管理预案下友好林业局森林景观的动态变化被引量:4
2009年
Knowledge about cumulative effects of forest management alternatives on forest landscape is required to make forest management decision. In this paper,a spatially explicit landscape model,LANDIS,was applied to simulate forest landscape changes in 200 years under four management alternatives (no cutting,clearcutting,selective cutting I and II) in Youhao Forestry Bureau located in Small Khingan Mountains. APACK was used to calculate distribution area of the representative species and species age cohort for six species. The results showed:1) timber harvest decreased area percentage of representative conifer species,Pinus koraiensis,Picea koraiensis and Picea jezoensis,Larix gmelinii to some extent compared to no cutting. The most influencing cutting mode for the area percentage of Tilia amurensis and Quercus mongolica was selective cutting II,followed by selective cutting I and clearcutting. To the contrast,the change of area percentage of Betula phatyphylla was contrary to the management alternatives; 2) As to species age cohort composition,timber harvest significantly changed age structure,that is,it decreased over-matured age cohort of representative species,and increased seedling and middle-age cohort (B. phatyphylla was not included,because its area percentage of over-mature age cohort was the highest under clearcutting than other three scenarios).
金龙如贺红士周宇飞布仁仓孙克萍
关键词:预案采伐森林景观
1987年特大火灾后不同树种种植比例对大兴安岭森林景观的长期影响被引量:24
2006年
应用空间直观景观模型(LANDIS)模拟了1987年大兴安岭北坡图强林业局特大森林火灾后在目前种植强度下,不同落叶松和樟子松种植比例(100%落叶松(P1)、70%落叶松和30%樟子松(P2)、50%落叶松和50%樟子松(P3)、30%落叶松和70%樟子松(P4)、100%樟子松(P5))以及完全依靠天然更新(P0)条件下森林景观的长期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演替的前期、中期和后期,不同种植比例均对落叶松、樟子松和白桦有显著影响;落叶松所占的面积百分比随时间的推移均呈上升趋势,而樟子松则相反;在各种植预案下,落叶松和樟子松的面积百分比均高于天然更新预案的比例,随着落叶松种植比例的增加,落叶松的多度也相应增加;樟子松在该区所占的面积百分比也随其种植比例的增大而增加.白桦在天然更新预案下所占的面积百分比明显高于种植预案下所占的比例;而不同落叶松和樟子松种植比例也对白桦面积有较大影响,樟子松种植的比例越大,白桦所占的面积百分比越高,说明落叶松比樟子松有更强的竞争能力.但P2、P3和P4预案下,落叶松和樟子松的面积所占比例相差不大,但要高于完全种植落叶松(P1)或樟子松(P)所占的比例.
王绪高李秀珍贺红士解伏菊
关键词:LANDIS
中国北方草地植物群落季节生长格局模拟被引量:8
2008年
中国北方草地横跨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气候区,水分是限制中国北方草地植物群落生产力的主要气候因子.采用基于水分平衡过程的、简单的植物群落模型,利用460个气象站40年气象数据的月平均值,模拟中国北方7种草地类型的季节及年生长、叶片投影盖度(FPC)、蒸发系数(k)及净第一性生产力(NPP).野外观测数据对模型的验证显示模拟结果与观测值相符较好.温性草地自东向西,青藏高原自东南向西北,植物群落的k、NPP与FPC呈递减趋势,显示了中国温性草地自东向西,青藏高原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干旱的水分梯度;其中高寒草甸的3个模拟参数值均最高,高寒草原FPC次于高寒草甸,而NPP却与温性典型草原相近,温性典型荒漠的3个参数最低.高寒草甸、高寒草原、温性草甸草原、温性典型草原、温性荒漠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和温性典型荒漠等7种类型草地的畜群承载力约为每公顷5.2、2.3、3.6、2.1、1.0、0.6和0.2只羊单位,区域最适恢复植被盖度分别以93%、79%、56%、50%、44%、38%和37%为宜.
张莉郑元润
关键词:净第一性生产力草地
沈阳市城镇扩展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力被引量:44
2007年
利用多时相TM影像,采用GIS空间分析和景观格局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沈阳市辖区城镇扩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和城镇景观格局演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驱动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988—2004年间,沈阳市辖区城镇面积持续增加,扩展强度逐渐增强,2000—2004年间的城镇扩展规模和强度达到最大;城镇扩展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市区西南方向是城镇扩展的主方向,近郊及各级经济开发区是扩展的主要区域;城镇景观格局日趋复杂,城镇发展紧凑程度降低;城镇景观格局演变与城镇扩展特征关系密切,表现出时空分异特征;工业化发展与开发区建设、政府政策与城市规划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沈阳市辖区城镇扩展与城镇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力.
吴晓青胡远满贺红士布仁仓郗凤明
关键词:驱动力
小兴安岭不同年龄林分对气候变化的潜在响应被引量:12
2007年
应用林窗模型LINKAGES分别对小兴安岭原始林不同年龄林分在5种气候变暖情景下的未来演替动态进行了模拟预测.5种气候变暖情景分别为:OSU、GISS、GFDL、UKMO和CGCM2.不同年龄林分的运行结果均表明:在OSU、GISS情景下,温度升高较平缓,小兴安岭的主要树种分布基本保持现有状态,总生物量有升高趋势;在GFDL、UKMO温度大幅度升高情景下,小兴安岭森林不能适应生态环境的急剧改变,存在全部衰退的可能;而CGCM2情景下,红松生物量先上升后下降,红松针阔混交林将逐渐演替为以色木槭和蒙古栎占优势的阔叶混交林.不同年龄林分间比较发现:当增温幅度未超过红松的耐受范围时,过熟林对气候变化的抗干扰能力显著优于其他林龄类型,但总生物量水平略低;中幼林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最强,能够在气候变化过程中朝着最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照、养分等环境因子的方向演替,树种组成达到稳定后的总生物量水平通常最高.反之,当超过红松的耐受范围时,过熟林的抗干扰能力和恢复能力均下降,表现为林分的迅速衰退及总生物量的明显波动;中幼林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仍然较强,演替动态最平稳.
周丹卉贺红士李秀珍周春华王绪高陈宏伟
关键词:气候变化
大兴安岭湿地潜在分布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07年
为了研究大兴安岭湿地在现行气候下的潜在分布,以大兴安岭地区的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为研究对象,选择对湿地可能有影响的地貌因子(海拔、坡度、坡位、综合地形指数、照射坡向)、水文因子(到河流的距离、到湖泊的距离)和气候因子(年平均温度、年降水量),利用SPSS软件建立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探讨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分布与9种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的湿地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和南部都具有较高可信度,其相对特征曲线值(ROC)分别为71.70%和73.40%;同时,模型模拟的沼泽化草甸、草甸在大兴安岭南部的分布也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在大兴安岭北部,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相对特征曲线值则不高。由于其分布形式趋于随机,模型模拟结果也是可信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区域尺度上,大兴安岭南部的草甸分布对温度最敏感;北部的草甸分布及其它类型湿地的分布均对地形因子最敏感。
周昊布仁仓胡远满闫红伟刘宏娟冷文芳许申来
关键词:LOGISTIC回归模型地形因子气候因子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湿地与森林水文功能变化被引量:1
2006年
选取位于主要过火区的图强林业局育英和奋斗两林场作为研究区,基于野外试验以及林相图、卫片等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1987年特大森林火灾后的湿地格局变化以及森林水文功能恢复状况、冻土活动层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湿地面积有所增加,且分布趋于集中;森林的平均水文调节能力已得到全面恢复,但调节能力分布不均;火烧区冻土活动层的厚度显著高于未火烧区。在森林水文调节功能下降的地区、地势较低的谷地,坡度平缓的坡地以及冻土活动层增加的地区,湿地面积明显增加。
解伏菊肖笃宁李秀珍胡远满王绪高
关键词:地形因子
生境适宜度指数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77
2008年
生境适宜度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作为一种生境评价方法,在土地管理规划和评估中得到大量应用。本文总结了HSI模型在野生动物生境评价中的开发及应用,重点介绍了利用3S技术进行HSI建模及与其他模型耦合进行生境评价的现状;阐述了利用多种统计方法对HSI模型的评估和验证;探讨了HSI模型在主观性和非通用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最后,就HSI模型在野生动物生境评价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金龙如孙克萍贺红士周宇飞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