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0832209)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盘晓荣许立民俸道荣樊秋萍胡玉英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帕金森
  • 3篇帕金森病
  • 2篇帕金森病大鼠
  • 2篇高压氧
  • 2篇黑质
  • 1篇凋亡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行为学
  • 1篇氧化应激
  • 1篇鼠模型
  • 1篇帕金森病大鼠...
  • 1篇中脑
  • 1篇中脑黑质
  • 1篇羟基
  • 1篇羟基多巴胺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凋亡
  • 1篇脑黑质
  • 1篇黑质细胞

机构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广西中医学院...

作者

  • 3篇俸道荣
  • 3篇许立民
  • 3篇盘晓荣
  • 2篇樊秋萍
  • 2篇胡玉英

传媒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压氧联合抗震颗粒对帕金森病大鼠行为及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抗震颗粒对帕金森病大鼠行为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射于大鼠右侧中脑腹侧被盖区造成偏侧帕金森病模型。实验设立了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高压氧联合抗震颗粒组各12只大鼠,观察治疗前后帕金森病大鼠神经行为学及氧化应激的变化。结果帕金森病模型组进行高压氧联合抗震颗粒治疗后有明显的行为学改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均明显升高,丙二醛(MDA)含量降低(P均<0.05)。结论高压氧联合抗震颗粒治疗能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盘晓荣俸道荣胡玉英许立民樊秋萍
关键词:帕金森病高压氧行为学氧化应激
单点注射6-羟基多巴胺成功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成功建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模型的快速有效方法。方法将Wistar大鼠9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80只)及对照组(12只),采用脑立体定向术,实验组在大鼠右侧中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注入6-OHDA,经阿朴吗啡(Apomorphine,APO)诱导表现为恒定左侧旋转且旋转圈数>210 r/30 min的视为成功PD大鼠模型,对照组则在脑部相应位置注入生理盐水。免疫组化法观察成功模型毁损侧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及数量变化。结果 (1)行为学检测:模型组与对照组手术后分别死亡2只及1只,实验组78只大鼠中36只左侧恒定旋转圈数>210 r/30 min,造模成功率为46.2%,并且维持时间长。(2)免疫组化:成功大鼠模型毁损侧黑质区TH阳性的神经元较对侧及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大鼠中脑VTA单点注射6-OHDA制作PD大鼠模型,易于定位,操作简单,动物死亡率低,模型成功率较高,成本较低,是较快建立稳定PD大鼠模型的可行方法。
盘晓荣胡玉英俸道荣许立民
关键词:6-羟基多巴胺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中脑黑质
高压氧结合抗震颗粒对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细胞凋亡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结合抗震颗粒对实验性帕金森病(PD)大鼠黑质细胞凋亡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右侧中脑黑质腹侧被盖区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的方法建立PD模型。免疫组化法测定治疗后假手术组、模型组及HBO结合抗震颗粒组PD大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Bc 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PD模型组进行HBO结合抗震颗粒治疗后TH阳性细胞数量及Bc l-2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GFAP平均光密度及Bax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HBO结合抗震颗粒能明显抑制黑质神经元细胞凋亡的表达,对PD大鼠有保护性治疗作用。
盘晓荣俸道荣许立民樊秋萍
关键词:高压氧帕金森病细胞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