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7055) 作品数:21 被引量:150 H指数:8 相关作者: 李培强 李欣然 曾小军 胡泽 周丽英 更多>> 相关机构: 湖南大学 广东电网公司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长沙供电分公司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电子电信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更多>>
一种新型有源调压变换器的实现 被引量:5 2015年 针对目前普通的电压调整模块中变换器存在输入、输出电压变化量大、变换效率低、占空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源浮充平台的新型电压调整模块,该模块具有稳定的调压率,同时模块能在不采取均流的情况下自动调节平衡各相感应电流提高其效率,精简了控制电路。对新模块进行了稳、动态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证明了新模块理论的正确性。 胡建平 李培强关键词:变换器 电压应力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两种低电压穿越方案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随着风力发电量的急剧增加,新的电网运行准则对并网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DFIG的数学模型,分析了Crowbar电阻的合理取值范围,提出了在故障切除前退出Crowbar电路的低电压控制策略。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并网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探讨了网侧变流器最大限值电流对低电压主要性能指标直流母线电压的影响,得出合理的限流值能改善系统自身LVRT能力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对比转子侧Crowbar电路、Crowbar电路与直流侧卸荷电路相结合两种低电压实现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后者通过提高Crowbar阻值能够吸收多余的能量,在抑制定转子侧的暂态浪涌电流和稳定直流母线电压方面较前者更有效。 欧阳惠 李培强 李欣然 朱琳 户龙辉关键词:风力发电 低电压穿越 CROWBAR电路 直流母线电压 双馈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影响因素分析 2016年 随着风力发电量的急剧增加,近年对DFIG低电压穿越保护方案的研究文献甚多,对系统自身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影响因素报道却很少。通过DFIG的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并网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探讨了网侧变频器最大限值电流和控制网测变频器不同无功补偿时刻对DFIG低电压穿越能力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合理的限流值能稳定直流侧母线电压,而及时控制网侧变频器进行无功补偿则能减少DFIG系统的暂态振荡,这两方面都直接或间接地改善了系统的LVRT能力。 邵锟 李培强 欧阳惠 朱琳 刘卫健关键词:风力发电 低电压穿越 无功补偿 直流母线电压 低压微网多逆变电源的综合控制策略设计 被引量:1 2013年 针对微电网通常是接入低压配电网的情况,分析了低压微电网输电线路与传统高压输电线路阻抗比的差异,对低压微网功率传输进行了理论修正.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对低压微电网进行综合控制,联网模式下为了执行支撑本地电压和调节馈线潮流,微电源采用PQ控制策略;孤岛模式下为确保负荷能各自快速分担负载和电压频率稳定,微电源采用电压频率V/f下垂控制.为保证逆变器输出阻抗与线路阻抗相匹配,在逆变器控制策略中引入阻性虚拟阻抗,根据低压线路参数呈阻性的特点,对传统高压大电网下垂特性进行修正,通过旋转坐标正交变换矩阵,对电压频率V/f下垂控制进行了改进,使得传统的V/f下垂控制得以扩展应用于低压微网中.仿真验证分析,证明了低压微电网系统下设计的综合控制策略能够保证系统与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李培强 谷勇钦 李欣然 邵锟 潘远 王继飞关键词:PQ控制 V 孤岛模式 基于模态分析的双馈机组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6年 我国现有风电场一般并入大电网末梢,对系统电压稳定有深刻影响。该文在分析双馈风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Matlab电力系统分析软件PSAT搭建了包含双馈感应风电机组的New England 10机39节点系统,采用模态分析方法,研究了双馈感应风电机组在不同接入位置和不同电气距离情况下对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仿真分析表明:双馈风电机组接入重负荷区域有助于提高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性,接入薄弱区域会减弱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性;接入电网的电气距离的增大会降低风电场及附近区域的静态电压稳定性。 李培强 王继飞 唐捷 黎文黛 李欣然 李文英关键词:双馈感应风电机组 静态电压稳定 模态分析 电压灵敏度 电气距离 基于阻尼转矩分析法的光伏发电系统小信号建模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光伏发电系统的动态特性是分析其对系统影响的关键。本文在对光伏发电系统小信号模型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阻尼转矩分析的角度解释了光伏发电系统阻尼成因,推导了无功电流内环模式的性质判定条件,结合特征值轨迹分析了系统特征模式随参数变化的规律,并依此优化设计了系统控制参数。研究表明:与同步机动力学阻尼类似的电气阻尼现象决定了光伏发电系统阻尼;系统等效阻尼系数和等效同步系数及各状态变量间的耦合关系决定了模式的性质。根据阻尼转矩分析优化选取系统控制参数可增强系统阻尼,改善系统受扰暂态性能。 李培强 胡泽 李欣然 曾小军 邱时严 周丽英关键词:光伏发电系统 小信号建模 考虑主从控制策略的微电源逆变器设计 被引量:3 2013年 逆变器的设计能使微电源参与微电网频率调节,并可以将微电网切换到孤岛模式。采用平均功率法设计了功率控制外环,构建了基于功率电流双环控制的PQ控制的逆变控制器为从控制器;通过调整传统的控制方程和设计适宜的控制器参数改变了传统电网的下垂特性,从而设计了基于改进型下垂特性的外环控制器为主控制器,进而提出了一种无需通信的各类型分布式电源间的主从控制策略。仿真算例结果验证了该协同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潘远 李培强 李欣然 刘乾勇 徐长鸿 陈德生关键词:微电网 分布式电源 孤岛模式 直流逆变分布式电源降阶模型及小扰动稳定分析 被引量:2 2016年 分布式电源类型及控制方式多样,致使含多种分布式电源的小扰动机电暂态分析的电网模型复杂,分析难度加大.针对应用较广的光伏和燃料电池两种分布式电源,在对其全阶状态空间模型的特征分析和电池动特性时间尺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前馈解耦控制下考虑电池U-I外特性和逆变控制系统动特性的光伏发电系统降阶模型和忽略逆变系统快动态特性的燃料电池降阶模型,并应用于4机2区域系统并网小扰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直流DG并网主要通过改变系统潮流及平衡点影响系统阻尼特性;直流DG出力增加时,与采用降低出力增加旋转备用运行方式的常规机组强相关的模式阻尼特性会呈现增大的趋势. 李培强 胡泽 李欣然 周丽英 曾小军 邱时严关键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光伏发电 降阶模型 小扰动稳定 面向综合负荷的燃料电池等效模型及参数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5 2015年 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及其并网系统的动态模型,研究了SOFC发电系统的外特性。从外特性等效拟合的角度出发,忽略SOFC并网系统的无功功率,提出了SOFC发电系统的等效模型。该模型结构简单,参数少,易于辨识,能够有效拟合电网在大扰动和连续小扰动情况下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外特性,与其他模型相比能够模拟燃料电池的出力极限问题;分析了该模型的参数的灵敏度,模型的两个参数的灵敏度虽不高但易于辨识;用本文提出的SOFC等效模型并联传统的综合负荷模型(Synthesis Load Model,SLM)构建广义负荷模型,对含SOFC发电系统的配电网负荷特性进行辨识建模。算例表明,该广义负荷模型能够有效描述含燃料电池发电系统配电网负荷特性,且模型的参数辨识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李培强 曾小军 李欣然 李龙桂 肖亚宁 郑柳柳关键词:燃料电池 等效模型 综合负荷建模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技术 被引量:16 2017年 为研究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在提升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运行性能上的作用,提出一种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分析计算了不同控制对象的控制率,在所建立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Simulink仿真模型上对滑模变结构控制在双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变换器控制、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控制和空载并网控制上的应用进行系统性研究,并和PI控制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不仅简化了控制结构,而且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控制精度和鲁棒性,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李培强 邱时严 李欣然 曾小军 周丽英 胡泽关键词: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滑模变结构 指数趋近律 SIMU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