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01085)

作品数:11 被引量:154H指数:9
相关作者:郭涛申鸿彭思利张宇亭邓胤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菌根
  • 13篇丛枝菌根
  • 11篇菌根真菌
  • 11篇丛枝菌根真菌
  • 7篇团聚体
  • 6篇菌丝
  • 5篇水稳性
  • 5篇通径
  • 5篇通径分析
  • 5篇土壤
  • 4篇氮素
  • 4篇水稳性团聚体
  • 3篇土壤水
  • 3篇土壤水稳性团...
  • 3篇团聚体特征
  • 3篇侵染
  • 3篇紫色土
  • 3篇分形
  • 2篇氮素利用
  • 2篇氮素形态

机构

  • 14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2篇郭涛
  • 8篇申鸿
  • 7篇彭思利
  • 5篇邓胤
  • 4篇张宇亭
  • 3篇罗文倩
  • 2篇朱敏
  • 2篇袁俊吉
  • 2篇魏朝富
  • 2篇罗珍
  • 1篇线岩相洼
  • 1篇宫春明
  • 1篇朱金山
  • 1篇秦子娴

传媒

  • 5篇植物营养与肥...
  • 3篇生态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第五次全国土...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根装置中接种AMF对1~2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分根装置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后对中性紫色土1-2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WSA1-2mm)含量的影响,并运用通径分析对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量化比较。结果表明,接种Glomus intrara-dices、G.mosseae和G.etunicatum的菌根室土壤有机质、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接种3种菌种都显著增加了菌根室土壤WSA1-2mm含量。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菌丝密度对WSA1-2mm含量有较大的直接效应(直接通径系数0.678),而GRSP对WSA1-2mm的影响系数较小,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但以直接效应为主。菌丝和GRSP对1-2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作用大小的差异可能源于二者作用机制的不同。
彭思利申鸿袁俊吉郭涛
关键词:菌丝通径分析
丛枝菌根利用氮素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09年
氮素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元素,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形成共生体后能从土壤中获取无机氮、简单的氨基酸,还能利用一些复杂的有机态氮。考虑到NH+4在土壤中的移动性低及丛枝菌根真菌的专性共生菌的特点,丛枝菌根真菌吸收NH+4对植物的贡献较大。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丛枝菌根真菌内存在与氮素代谢有关的鸟氨酸循环,而精氨酸则是菌丝内氮素转移的主要形式。综述最近的AMF对氮素的吸收、转运、同化、交换等方面的文献,旨在揭示丛枝菌根真菌氮素利用特点,阐明丛枝菌根真菌在氮循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邓胤申鸿郭涛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氮素利用精氨酸生态系统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对土壤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7
2012年
为了定量化比较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后,根际、菌根际和菌丝际土壤结构的变化,采用四室分根装置,比较中性紫色土接种不同AM真菌后,菌根际、根际、菌丝际和非根际土壤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大于0.25mm团聚体总量(R0.25)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3个菌种后菌丝际EEG和有机质含量均呈高于菌根际的趋势。菌丝密度和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蛋白(EEG)与MWD、GMD和R0.25呈显著正相关,菌根际和菌丝际土壤水稳性R0.25与菌丝密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7和0.671。接种G.mosseae的菌根际土壤R0.25值显著高于其它分室土壤,而接种G.etunicatum的菌丝际土壤R0.25值显著高于其它分室土壤。试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不同菌种对土壤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反映了丛枝菌根真菌生态功能的多样性。
彭思利申鸿张宇亭郭涛
关键词:水稳性团聚体
不同氮磷水平条件下接种AMF对玉米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0
2008年
以珍珠岩为培养基质的半液培实验比较研究了不同氮磷水平营养液对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玉米的影响。研究表明:菌根真菌侵染率随着外界氮、磷浓度的升高而下降。高浓度或低浓度的外界氮或磷存在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营养无贡献。在正常的供氮(2mol/L)和供磷(0.1mol/L)条件下,接种处理显著提高了植株生物量、磷含量,但对氮含量影响不大,菌根对玉米磷素营养的改善大于氮素。
邓胤罗文倩朱金山宫春明高润霞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供氮水平供磷水平氮磷比
干旱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4
2013年
在土壤有效磷含量较高的条件下,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AMF)对不同水分处理梯度(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45%和20%)条件下玉米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接种AMF显著提高了玉米植株地上部的生物量,且对玉米地上部、地下部全磷含量有显著提高作用。水分胁迫显著降低了玉米叶片水势,增加了玉米叶片脯氨酸、丙二醛、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含量,而不同水分梯度条件下接种AMF均显著提高了植株叶片水势,降低了脯氨酸含量,提高了叶片保护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从而减少丙二醛的积累,减轻植物叶片膜脂过氧化的伤害。由此说明,接种AMF在土壤有效磷含量较高的条件下能够与玉米根系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提高玉米的抗旱性。
秦子娴朱敏郭涛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干旱胁迫生理生化有效磷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特征的影响被引量:30
2010年
为了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l)为宿主植物,在两个不同供磷水平条件下,分别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和Glomus mosseae,收获后分析土壤团聚体数量、分布和分形维数,并运用通径分析对不同作用因子进行统计。结果看出,与对照相比,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也显著增加。接种处理提高了土壤的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而且降低了土壤分形维数。通径分析表明,在影响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众多因子中,菌丝密度具有最大的作用,且以直接作用为主;有机质和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也表现出较大的作用。接种G. mosseae对改良土壤结构的作用优于接种G. intraradices。
彭思利申鸿郭涛
关键词:菌丝分形土壤团聚体通径分析
不同氮素形态比例条件下接种AMF对玉米氮同化关键酶的影响被引量:11
2009年
以珍珠岩为基质,通过供应3种不同的NH4+∶NO3-比例营养液,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氮同化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看出,与不接种的玉米植株相比,接种Glomus intraradices和Glomus mosseae分别在NH4+∶NO3-=3∶1和NH4+∶NO3-=1∶3形态下提高了植物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接种AMF对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GS)影响不大,但在NH4+∶NO3-=3∶1形态下接种3种AMF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根系GS活性,相对提高了铵态氮在地下部的同化比例。在铵态氮比例较高时,接种AMF的促生效应较好,且AMF提高根系GS活性作用较大。表明丛枝菌根真菌在促进宿主植物对铵态氮的利用作用较大。
邓胤申鸿罗文倩郭涛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铵态氮硝态氮谷氨酰胺合成酶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为了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团聚体数量、大小和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l)为宿主植物,在两不同供磷水平条件下,分别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和G...
彭思利申鸿郭涛
关键词:菌丝分形通径分析
文献传递
丛枝菌根真菌根外菌丝对紫色土中的氮素利用状况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修改后的Hawkins and George(1999)的装置,并以中性紫色土壤为基质模拟自然生长环境,研究根外菌丝对土壤中的氮素的利用状况。结果表明:接种Glomus intraradices发挥了较好的菌根效应,相对不接种处理,普遍提高了玉米地上部和根系的氮、磷营养状况;根外菌丝能扩大根系对氮素的吸收范围,扩大的吸收范围应不小于5cm;而根外菌丝利用的氮素形态主要是无机态的氮。
彭思利邓胤张宇亭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菌丝氮素利用
分根装置中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本研究利用分根装置研究了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中性紫色土土壤团聚体数量、大小和稳定性的研究,分析了土壤团聚体数量、分布和分形维数,并运用通径分析对不同作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接种G.intraradices和G.m...
彭思利魏朝富郭涛
关键词:菌丝分形通径分析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