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502004)
- 作品数:48 被引量:801H指数:19
- 相关作者:陈亚宁李卫红陈亚鹏郝兴明叶朝霞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生物学更多>>
- 应急输水对塔河下游生态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 2009年
- 通过对塔河下游8次应急输水前后生态恢复情况进行的系统动态监测资料的分析、以及生态和社会环境的野外调查和试验证明,输水后塔河下游生态和社会环境均得到明显改善。
- 袁峡
- 关键词:生态恢复
- 塔里木河干流上游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机制研究
- 本研究以塔里木河上游农一师10个团场为研究靶区,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该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并分析其变化特点及其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经济是以绿洲农业为主,农田和未利用土地居多,林草和水域面积均不及...
- 黄湘陈亚宁
- 关键词:塔里木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土地利用
- 塔里木河下游丛枝菌根植物的侵染被引量:5
- 2008年
- 通过对塔里木河下游自然和人工植物群落中的15种主要建群种植物根系菌根的定殖状况的调查及对菌根侵染部位、菌根中的泡囊、丛枝和菌丝的观察,其结果显示:其中11种植物可被AM真菌侵染,占所调查植物种总数的73.33%,野生乡土植物表现出较高的菌根侵染率和侵染强度,其中有84.62%的植物为菌根植物,且乔木、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类植物全部为菌根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未见AM真菌侵染;人工引入种蓼科的泡果沙拐枣(Calligonum junceum)和藜科的梭梭柴(Haloxylon ammodendron)均未见有AM真菌侵染。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侵染强度与植物所属的科属关系较密切,也与真菌群落所处时空环境及土壤深度有关。
- 孟晓燕尹林克陈理
- 关键词:塔里木河下游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
- 塔里木河中游天然植物群落结构与数量特征分析被引量:14
- 2008年
- 运用典型样地法,对塔里木河中游30个天然植被样地的群落结构和数量特征做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塔里木河中游沙吉力克、沙子河、乌斯满、阿其河、铁依孜五个断面的天然植物隶属11科,20属,22种。(2)塔里木河中游植物群落结构可分三层,即乔木层、灌木层与草本层。但这种乔、灌、草的三层现象不明显。生境条件差,植物对环境利用不充分。(3)荒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群落结构简单,物种组成单一。从多样性指数的数量特征来看,Simpson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47~0.609,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范围0.849~1.302;Menhinick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范围为2.309~3.175,Margalef2.731~5.461;JSW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6~0.778.JSI指数的变化范围0.633~0.805。五个断面盖度的变化范围是0.259—0.563。
- 刘宏霞陈亚宁李卫红闫培锋
- 关键词:植物群落塔里木河
- 荒漠河岸生态系统退化与物种多样性恢复研究被引量:14
- 2009年
- 通过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后植物群落及其环境因子的调查,采用聚类分析与多样性指数,分析生态系统退化程度与时空维上物种的恢复速率差异。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生态退化可以归为3类,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3种退化类型的地下水埋深依次增大,物种多样性与植被盖度依次减小,沙漠化指数也依次增强。物种多样性差异与环境水分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地下水埋深小于5 m时,物种恢复速率的发生率达100%,而在地下水埋深大于5 m时,多样性恢复速率达46%。根据退化程度的不同与物种多样性的恢复差异,提出该区域的生态恢复应分阶段进行。
- 刘加珍李卫红吴纯渊陈永金
- 关键词:生态输水物种多样性植被盖度塔里木河
- 塔里木河中游物种多样性与水盐关系分析
- 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的基础,也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测度指标,探讨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其成因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它不仅能反映出地段之间物种构成的差异,还可以直接反映环境的异...
- 朱海勇陈永金刘加珍
-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环境因子灰色关联塔里木河中游
- 新疆和田地区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基于和田地区2005年社会经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资料,选取21项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熵权的集对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和田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和田地区民丰县为可持续水平,其他区域则为弱不可持续和不可持续水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和田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制约类型可归为4类:可持续型(民丰县),受制于人口的无河型(皮山县),受制于水资源配置型(策勒县)和受制于人口的有河型(和田河流域,于田县,和田地区)。
- 黎枫李卫红
- 关键词:集对分析联系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熵权法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新疆焉耆县水资源需求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县域水资源利用SD模型,并对焉耆县主要的水资源利用系统中的农业需水量、工业需水量、生活需水量、牲畜需水量和生态需水量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了焉耆县未来20年中各用水系统的动态趋势。通过仿真模拟可以看出,农业用水是该县的主要用水,用水量高达90%以上。农业用水量决定着总需水量的变化趋势,并极大地影响着水资源的供需关系;其他方面需水量在未来20年中虽有大幅度增长的趋势,但所占比例很小,不能对总供需水关系产生明显的影响。从供水角度讲,提高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开发比例,可以较大缓解供水压力。文章旨在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建立SD模型,为认识焉耆县水资源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提供一种途径。
- 祁洪刚陈亚宁李慧敏李卫红
- 关键词:水资源SD模型
- 河川径流的灰色拓扑预测研究--以新疆阿克苏河为例被引量:7
- 2010年
- 根据阿克苏河流域内出山口水文站1957~2006年的径流实测资料,利用数理统计、Mann-Kendall非参数趋势检验及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径流年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阿克苏河年径流量具有相对稳定且振荡上升的趋势,年际变化小;径流序列在1993年发生突变,径流量呈现出显著增加趋势,且通过了α=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丰、枯水周期变化存在着25a左右的主周期,丰水年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且大量连续出现,最长持续时间达7年,枯水年多以连续2年的形式出现,平水年年数占52%。运用灰色拓扑预测方法对突变前后两个径流时间序列分别进行了模拟和预测,模拟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仅为12.06%,且位于同一突变区间的精度达97.7%,预测未来几年阿克苏河年径流量存在上升趋势,但趋势不显著。
- 张霞陈亚宁黄海龙陈忠升
- 关键词:年径流量小波分析
-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本文在系统总结流域尺度上生态经济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为纽带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经济研究框架,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生态系统的过程模拟研究、经济系统过程的模拟研究、水-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耦合模型的构建等。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研究;6)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指出了在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经济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
- 孟丽红陈亚宁李卫红
- 关键词: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