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0933604)

作品数:13 被引量:111H指数:5
相关作者:明庆忠史正涛苏怀张虎才张文翔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云南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篇地貌
  • 3篇气候
  • 3篇孢粉
  • 3篇金沙江
  • 2篇早更新世
  • 2篇气候变化
  • 2篇临夏盆地
  • 2篇环境变化
  • 2篇环境演化
  • 2篇季风
  • 2篇更新世
  • 2篇干热
  • 2篇干热河谷
  • 2篇变化环境
  • 1篇地理
  • 1篇地理环境
  • 1篇地貌演化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元素

机构

  • 12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新加坡国立大...
  • 2篇云南财经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湖南城市学院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作者

  • 11篇明庆忠
  • 4篇苏怀
  • 4篇史正涛
  • 3篇丁文荣
  • 3篇张文翔
  • 3篇张虎才
  • 2篇张自强
  • 2篇李华勇
  • 2篇方小敏
  • 2篇董铭
  • 2篇段立曾
  • 2篇吕喜玺
  • 2篇赵庆由
  • 1篇高红山
  • 1篇沈才明
  • 1篇潘保田
  • 1篇常凤琴
  • 1篇刘梦竹
  • 1篇吴雯雯
  • 1篇蒙红卫

传媒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第四纪研究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人民长江
  • 1篇山地学报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 1篇节水灌溉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地球科学前沿...
  • 1篇地理科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1
  • 2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20年来昆明市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近年来,城市化对城市气温影响是气候变暖研究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利用1987-2006年昆明及周围3个站点的气象数据分析城区和周围站点的气温变化差异,给出城市和郊区在不同年份、不同季节城市化影响下的气温变化趋势。研究发现:近20年来,城区年平均温度为15.7℃,郊区为14.9℃,受城市化的影响,昆明市城区热岛效应一直呈现增幅的趋势,其中在冬季热岛强度最大且增幅为0.399℃/10 a,而热岛强度最小的是夏季,UHI最高气温增幅为0.29℃/10 a,UHI最低气温增幅为0.56℃/10 a。在此基础上结合昆明城区的城市发展资料,运用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了城市发展对年热岛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段影响因素不同,1987-1994年主要因素是建成区面积和人均GDP,而1995-2006年则是人均GDP和城镇人口。
赵庆由明庆忠
关键词:城市化热岛效应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理环境演化研究进展与问题被引量:3
2013年
金沙江干热河谷是一种分布在金沙江流域的特殊地理景观,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与周围地区有巨大差异,形成一种局部的干旱生境。由于特殊的干、热气候条件使得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劣,生态系统脆弱,严重地制约了这些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社会发展。本文主要对近几十年来众多学者对金沙江干热河谷的生态环境特点、植被、水土及演化原因的研究进行了回顾,认为现阶段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干热河谷的界定不清;干热河谷形成原因及过程研究不明;人地关系研究不足;整体、系统的研究较少。有鉴于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未来研究应予重视或优先研究的方向:重视干热河谷的界定研究;加强干热河谷形成原因和过程的研究;开展人地关系的深层次研究;深入干热河谷对全球变化响应的研究;开展整体、系统的研究。
张自强明庆忠张虎才李华勇段立曾
关键词:干热河谷金沙江
金沙江堵江堰塞事件及其地貌环境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强烈的新构造运动和区域地质地貌条件使得堵江堰塞事件在金沙江河谷广泛发育,通过总结前人研究与笔者野外考察和分析研究后认为,堵江堰塞事件发育对金沙江河谷演化的作用与影响大致为以下次序:构造活动及气候异常事件→发生滑坡堵江事件→形成堰塞坝(湖)→堰塞坝(湖)解体消亡→河谷地貌及环境变化→现代金沙江河谷地貌的形成。同时,堵江堰塞现象有在地质构造破碎带、河谷纵比降变化、构造运动活跃和异常气候事件高发期高频发育之规律和具有突发性、短暂性等显著特点;堵江堰塞造成区域沉积过程和河流下切动力过程的快速改变以及水文、局域气候、地质稳定性、河谷地貌和生态环境的快速变化。堵江堰塞事件在各河段的发生形式、发育年代和机制、期次及次生地貌环境效应表现各异,加上后期侵蚀及堵江过程对于前期遗迹的破坏作用使得其研究变得十分复杂而困难。因此,在其系统研究、年代的确定、堰塞坝(湖)的识别、堰塞湖钻探采样及其沉积物信息提取研究等方面还有更大的深入探讨和提升空间。
段立曾明庆忠明庆忠李华勇张虎才
关键词:金沙江
甘肃省临夏盆地更新世早期湖泊沉积孢粉记录的古气候演化被引量:13
2011年
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将临夏盆地早更新统东山组(2.50~1.76Ma)的孢粉划分为3个孢粉带(含6个亚带),即3个植被、气候阶段:第一阶段(2.50~1.91Ma,带Ⅰ),植被类型是以柏科、榆属和禾本科为优势种的温带森林,气候表现为温凉稍干,并有逐渐干旱化的趋势。第二阶段(1.91~1.80Ma,带Ⅱ)是以云杉属、榆属和禾本科为主的温带森林,气候冷湿;尤其在1.89~1.87Ma期间,云杉林面积最大,气候最为湿润;第三阶段(1.80~1.76Ma,带Ⅲ),植被类型为以云杉属、梣属和禾本科为主的温带森林,云杉林面积逐渐减小,禾本科逐渐增加,气候逐渐干旱。
董铭方小敏史正涛明庆忠苏怀
关键词:孢粉组合临夏盆地早更新世古气候
1971—2009年金沙江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5
2010年
基于1971—2009年金沙江流域(云南段)35个气象站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分析了近40 a金沙江流域上段、中段、下段的气象要素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40 a来,金沙江流域年平均气温变化幅度为0.29℃/10 a;在空间分布上,流域中段年平均气温相对较高且升温幅度达到0.46℃/10 a,上段的年平均气温低且变化幅度不大。金沙江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以8.89 mm/10 a的速率增加;春季流域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在空间分布上,流域上段、中段年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而流域下段呈下降趋势。各气象要素年代变化趋势不太明显。金沙江流域云南段的气候变化对流域内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量和自然灾害等产生影响,从而加剧了流域内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赵庆由明庆忠
关键词:金沙江流域气候变化生态环境
金沙江攀枝花至凹嘎段水系河道纵剖面形态特征及其对河谷发育的指示被引量:4
2019年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利用ArcGIS和MATLAB中的河流纵剖面工具对金沙江攀枝花-凹嘎段水系的河道纵剖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大多数支流的河道纵剖面呈上凸型,发育一个或多个裂点,将河道分割成若干河段.其中,大部分裂点聚集分布在海拔2 000~2 300, 1 600~1 800和1 400~1 500 m,可以与该区广泛发育的三级夷平面相对应,共同指示了该区地势上的不整合.根据对裂点之上古河道纵剖面的重建,获得了河谷累积的下切量,结合区域侵蚀速率研究,推算这3次强烈的构造事件分别发生在3.47、2.19和1.45 Ma,说明目前的金沙江河谷是从晚上新世以来河流自夷平面上下切而形成的新蚀河谷.
刘芬良高红山胡小飞李宗盟潘保田王姣姣
关键词:地貌演化金沙江
变化环境下的龙川江流域水循环要素响应与趋势被引量:4
2011年
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1950年以来龙川江流域气温、降水、水面蒸发和径流等水循环要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受全球升温的影响,龙川江流域气温和降水量均为较明显的升高和增加趋势,年径流量呈现为非常微弱的减少趋势,而年蒸发量则表现为非常明显的减少趋势。从年代际来看,气温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偏冷期,80年代以来为偏暖期;蒸发量规律较为明显,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持续减少;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降水量较丰富,70和80年代相对较少;年径流量的变化与年降水量类似;水循环要素在年内的变化与年代变化趋势同步。对于未来趋势,年均气温有可能转向降低,年降水量转向减少,蒸发量持续减少,径流量则由目前的微弱减少变为明显减少。
丁文荣吕喜玺明庆忠
关键词:变化环境水循环
龙川江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龙川江流域是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极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该地区的水资源脆弱性以及其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于该地区的水资源合理利用十分关键。从该地区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生态环境形势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4个方面,分别研究了龙川江流域水资源的脆弱性问题。并结合流域的实际情况,从水资源综合管理、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建立节水型社会、调整产业结构和依靠科技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举措,及时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支撑。
丁文荣
关键词:水资源气候变化脆弱性适应性
泸沽湖记录的西南季风区15000a B.P.以来植被与气候变化被引量:49
2014年
泸沽湖是云贵高原第二大深水湖。取自水深44.5m处长度880cm的连续岩芯显示,泸沽湖沉积岩芯物理特征变化不明显,色调单一、物质构成均匀、植物残体(古树叶)丰富。本文对该岩芯上部474cm进行了孢粉分析和TOC(总有机碳)、CaCO_3(碳酸钙)百分含量的测定。在16个树叶残体AMS^(14)C测年基础上建立了岩芯的年代序列。岩芯孢粉组合表明,在泸沽湖流域,15000~12300a B.P.植被以松林为主,伴有山地针叶阔叶混交林,指示温凉偏湿的气候条件;12300~10300a B.P.的植被以松林减少而落叶阔叶林扩张为特点,表明当时气候相对偏暖偏干;在早全新世(10300~7500a B.P.)和中全新世(7500~3800a B.P.),植被以松林占优势,伴有铁杉林和云冷杉林,植被盖度大,反映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在中全新世常绿栎类偏多,表明有效湿度不如早全新世;在3800~3300a B.P.,松林明显减少而硬叶常绿栎林急剧扩张,指示了一次持续的冷干事件;在晚全新世(3300a B.P.至今),松林有所恢复但未达到早中全新世的水平,常绿青冈林增加并出现较多的铁杉林和云杉林,但植被盖度明显降低,表明晚全新世的气温和湿度比早中全新世均偏低。TOC和CaCO_3含量反映的湖泊环境和湖面变化与孢粉分析结果有较好的对应,虽然彼此在年代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碳酸盐含量变化显示在13600~3400a B.P.期间湖水整体较高并形成间断性外流湖。泸沽湖沉积记录不仅揭示了末次冰消期以来升温-高温-降温的变化趋势,还记录了与Younger Dryas(YD)和约4000a B.P.的冷事件等相关的气候异常事件。因此,本研究对于认识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气候环境变化过程、气候突变事件及植被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郑茜张虎才明庆忠常凤琴蒙红卫张文翔刘梦竹沈才明
关键词:全新世气候环境
基于DEM的长江第一弯地区地貌因子特征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对金沙江拖顶-三江口段的宏观地貌参数、河流地貌发育特征、地质构造背景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发现区内地势起伏非常显著,边缘区表现出高坡度、高起伏的特征,而中部地区坡度和地形起伏度相对较缓,研究区的坡度、起伏度具有先增后减的特征;金沙江干流东侧各支流发育程度明显低于西侧;晚新生代以来构造带的快速抬升及差异下降导致了以石鼓为界的金沙江上下两段水系发育程度迥异,下段多数支流表现出纵比降偏大的低发育特征。通过对金沙江上游河段的地貌参数定量分析,为本区域的地貌历史、古环境演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视角。
吴雯雯张文翔明庆忠史正涛苏怀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河流地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