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41003)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蔡玉荣姚菊明夏年鑫曹俊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 纳米磷酸钙对MG63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背景:纳米材料的尺寸、形貌、结晶度等性质对其毒性具有明显的影响。目的:选用3种不同形貌的磷酸钙纳米颗粒来探索材料形貌对MG63细胞各种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其物理化学性质与生物学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水热法和化学沉淀法制备球形、梭形和棒状3种不同形貌的磷酸钙颗粒并铺膜,通过透射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动态光散射、X射线衍射对磷酸钙颗粒及其膜的尺寸、形貌、粗糙度和结晶度等性质进行表征。在磷酸钙膜上培养MG63细胞,检测磷酸钙对细胞的黏附、增殖、分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与结论:磷酸钙形貌及结晶度对MG63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影响。颗粒长径比大,结晶度高的颗粒,能促进细胞的增殖;反之,则抑制细胞的增殖。磷酸钙膜的粗糙度对细胞的黏附过程具有明显的影响,粗糙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3种磷酸钙对细胞的分化和凋亡没有明显的影响。
- 曹俊蔡玉荣马寅孙姚菊明
- 关键词:磷酸钙细胞毒性结晶度生物材料
- 纳米银的绿色合成:丝胶蛋白作为还原剂和分散剂被引量:6
- 2011年
- 利用基于天然生物高分子的绿色环保法制备纳米贵金属材料是当今纳米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之一.利用丝胶蛋白(SS)为还原剂和分散剂合成了纳米银颗粒,利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研究了反应温度、pH值、SS/Ag+物质的量比对反应速率和合成的纳米银粒子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方法可以合成尺寸均匀且分散性良好的球形纳米银粒子,且随着反应温度和溶液pH值的逐渐升高,反应速率随之加快,合成的纳米银粒子的粒径逐渐变小,而SS/Ag+物质的量比的变化主要对纳米银粒子的尺寸有影响.
- 夏年鑫蔡玉荣姚菊明
- 关键词:纳米银丝胶蛋白还原剂分散剂